陈栅子乡关于刑释解教人员
安置帮教工作情况汇报
陈栅子乡自2006年开展安置帮教工作以来,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26名,帮教26名,安置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就业26人,解除劳教人员10人,签订帮教协议26人,无重新违法犯罪人员,无脱管人员,为了加强安置帮教工作领导,乡、村成立了帮教小组26个,从事安置帮教工作的人员达到了52人。几年来陈栅子乡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和区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衔接好、引导好、扶持好、服务好”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履行工作职能,努力实现帮教安置“工作制度化、措施具体化、帮教日常化、安置市场化”的工作目标,推动了全乡安置帮教工作的深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置帮教工作具体做法。
(一)加强衔接管理,提高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1)在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中切实抓好“五个及时”。一是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个人档案;二是及时进行家访,全面核实刑释解教人员本人及家庭实际情况;三是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严格落实各项帮教工作措施;四是及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重新犯罪;五是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勤劳致富。(2)、认真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工作,及时衔接下落不明的刑释解教人员。为了做好该项衔接工作,我乡曾经12次到滦平县法院、双滦区法院、围场县法院、承德市法院等调查摸底,多方面查找,最后在法院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实现了全部衔接到位,为切实掌握这些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的思想动态,做到有的放失地开展帮教安置。(3)、结合帮教安置工作实际在全乡刑释解教人员中开展一次“面对面”谈心摸底活动。乡司法所帮教人员在谈心实践中切实做到了“三心”,即帮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之间谈心有“诚心”,以诚相见,讲心里话,以心换心,在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帮教人员与刑释解教人员谈心有“热心”,在“诚心”谈心找出问题的基层上,帮教人员能热心地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实际问题,一时解决不了能及时解释清楚,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帮教人员与刑释解教人员谈心有“耐心”,不怕麻烦,一次谈不好的就多次谈,直至找准问题,达成共识,促使刑释解教人员思想稳定。
(二)加大帮教工作力度,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
(1)严格执行各项帮教工作制度:一是严格执行乡、村、组三级帮教制度;二是严格执行“包教育、包转化、包改好”的三包责任制。三是严格执行定期谈话工作制度。要求司法所和各村要在刑释解教人员在返乡一周内,及时找到其本人,根据其本人的具体情况、文化程度、思想状况等不同情况,分别以不同方式把当前社会情况、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基本情况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对其宣传和教育,以后坚持每季度1至2次定期与其谈话,重点帮教对象每月谈话1至2次。通过与帮教对象定期谈话和帮教,达到准确掌握帮教对象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回归社会后遇到的具体困难等预期目的,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教措施。(2)针对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人户分离、外出务工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乡司法所一方面积极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跟踪帮教工作;另一方面在得知其所在务工地情况后,及时与当地帮教安置工作机构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委托帮教。并充分利用逢年过节或秋收季节本人返乡时,及时进行面对面的帮教,最大限度地减少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现象的发生。
(三)加大安置工作力度,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率。
我乡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率:一是转变安置观念,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我乡按照市场化就业安置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培训的通知》,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和扶持刑释解教人员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另一方面,针对刑释解教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缺少劳动技能、就业素质差等问题,积极协调劳动服务就业部门对农村外出务工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二是分类进行安置。对农村户口的刑释解教人员,坚决落实承包地和宅基地,让他们有地种,有房住,有活干,自食其力,服务社会。同时对其提供必要的农业技术服务,帮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如鼓励其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对城镇户口的刑释解教人员帮助、引导、扶持其搞第三产业。三是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严格落实有关政策规定,为提供便利条件,在技能培训、税收、工商管理等政策上申请这些主管部门给予优惠和指导;对于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最低生活标准的,按规定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丧失劳动力又无亲属的给予社会救济。
(四)因地制宜,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
由于陈栅子乡是从滦平县划归双滦区的,是典型的农业乡,乡域内企业很少,无实体过渡性安置基地。在安置上考虑到我乡刑释解教人员大部分户口都在农村,只能从本乡实际出发,以全乡10个行政村为单位,充分发挥本地农业优势,建蔬菜大棚和种植林果、农家院基地,驻4个川区村人员动员他们从事蔬菜大棚产业,驻山区村的动员他们从事林果业生产和农家游服务业,合理开发本地资源安置刑释解教人员从事各业。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在帮教安置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一是衔接工作有脱节,主要表现在司法所和派出所之间相互协调不够,在安置帮教工作上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起来。部分村委会与派出所衔接不好,村委会的帮教工作较被动,不能及时主动地掌握新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二是安置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物力的限制,能够有效安置的人数有限,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基本上自谋职业;三是部分释解人员不回原籍,导致漏管失控。有部分释解人员释解后直接外出打工,不回原籍,造成户口空挂,导致漏管失控,安置帮教组织对其行踪无法掌握控制,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陈栅子乡在今后工作中以中办、国办转发《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0〕5号)精神为指针,以《2010年双滦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点》为着力点,进一步落实各环节工作措施,推动安置帮教工作良性循环发展,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一是加强衔接工作。认真落实安置帮教机构与监所信息核查反馈机制,扎实开展服刑在教人员真实身份、详细户籍家庭住址的核查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乡司法所收到刑释解教人员的有关文书资料后,要及时转交至公安派出所,及时通知并动员其家属、亲友和相关基层组织与单位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对查实的人员登记建档,制定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以防脱管、防漏管为核心,以强化衔接工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与公安部门的协作机制,建立每月通报机制,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尤其要切实做好重点帮教对象的衔接工作,对有明显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未核实清楚姓名、身份、住址的人员和“三无人员”,要建立必送必接和有效安置机制。二是加强安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与劳动、农业、民政办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切实抓好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帮扶和过渡性安置工作。对年老体弱、患病、残疾、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他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济,使他们真正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积极培育和扶持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典型,适时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典型现身说法与交流活动,增强服刑在教人员接受教育改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分类帮教措施,针对刑释解教人员具体情况实施帮教,加强流动人员动态跟踪和高危人员重点帮教管理。加大对安置帮教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安置帮教工作。认真落实安置帮教对象一人一档,帮教动态轨迹清晰,规范建档率达到100%。四是司法所及时将刑释解教人员名册提供给公安、劳动、民政、工商、税务、共青团、妇联等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协调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相关对象的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健全年度考核考评机制,发挥安置帮教相关成员单位职能作用。五是取得上级支持,保障经费。
2010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