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艾华林:多情的诗人李晃——《李晃抒情诗选》叙论

多情的诗人李晃

——《李晃抒情诗选》叙论

/艾华林

一、引言

写下这个题目,感觉有些唐突,也有些担心,怕引起非议与误解。这里先行说明一下,此文只是就诗论诗而言的。如果说,李晃是多情的,他也确实是多情的。大家都知道诗歌这个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的抒情言志的一种文本。孔子就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至理名言。李晃自16岁开始习诗以来,已有二十来年的光景。在这期间,他已经先后出版了《绝唱》《深圳放牛》《湘西牧羊》《鹿回头》《饮马江南》五部诗集和一部《李晃文学评论选》。余光中自称“多妻主义者”,在现今诗坛,我看李晃也可谓之为多产的“多情”主义者也。

另外,李晃在主编《深圳诗人》《繁星》的同时,还于2003年主持编选了《深圳诗坛大检阅》一部。今年,又由他牵头主编的《深圳青年诗选》(1979—2009)30年精华选本,日前即将付梓问世。现在我手里又拿着他的诗歌选集——《李晃抒情诗选》了,由于我和李晃先生工作居住的地方挨得很近,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这部诗集作了点校对的工作,也就先读为快了。我细读几遍之后,很有些感触;但心灵悸动,是因为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出色的诗坛前辈的文字,不敢妄自言说了。虽说我以前也给他的诗集《饮马江南》写过一点文字(《腹有诗书气自华》发表在2009年10月4日《打工文学》),但那也只是一点读后感而已。这也是我迟迟没有落笔的缘故。今天我很想说话,借着初入文坛的余勇,写下自己读后的一些感受,假以“叙论”的头衔一一而概之吧!

二、在湘西牧羊的诗人

说起李晃,我应该是了解的。因为我的诗歌创作就受益于他。曾经,我在深圳市文艺创作研讨班的一次会议上就公开表示过:“李晃老师,是开启我诗歌性灵的一个人,他既是我的导师,又是我的诤友。”像我这样受益于他的文学青年还有很多。就我所知道的,在深圳,就有李智强、袁叙田、罗益葵、陈才锋等来自五湖四海的诗歌爱好者。当然,还有其它地方为我所不知的了。在他的身边围绕着众多的文朋诗友和文学爱好者,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啊。这主要得益于李晃的为人,因为他为人友善,又善于团结人。他一面苦研诗艺诗技,苦心经营自己的诗风诗路,不断地为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添砖加瓦;一面,又不断创建平台,挖掘、培养文学青年,为中国诗歌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架桥铺路,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才华。来自重庆的、参加过《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在深知名打工诗人程鹏就曾赋诗一首《塘尾之尾》(塘尾诗人潜居的地方)讴歌过李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李晃这样一位大诗人的诗作,在社会上的发出的声响,其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作在诗歌历史的星空上,所具有的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我敢断言,若干年后,李晃将因此种种而名载史册,明若辰星。

下面,我们就从诗歌“多情主义者”这个艺术视角,来品析一下李晃这本抒情诗选吧!

那么,何谓“多情主义者”呢?我姑且定论为:“思想感情丰沛者!”《李晃抒情诗选》收录了诗人各阶段、不同情感、不同风格的诗歌艺术作品,比较系统地概栝了诗人创作的经历和轨迹,以及他诗歌创作时的心理路程和座标,有很强的观赏性和代表性。有些诗作虽然不是诗人最好的作品,但一定是诗人最喜欢的,有着代表性的作品。这大概是诗人对自我创作经验的回顾与总结,为读者研究和探讨李晃诗艺诗技诗风,提供了范本和蓝图,也是这本选集出版的初衷和价值之所在吧。

在《李晃抒情诗选》卷一的诗歌作品,是从他的第二本诗集《湘西牧羊》里选录的。这本诗集我虽然没有读过,但从选入这本选集中的27首小诗来看,这一时期的作品,还处于李晃诗歌创作的初级阶段。从《腊月》《静夜思》《清明》《桃花源》等一些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李晃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传承了诗歌的传统性和诗歌创作的套路,有很厚重的摹仿痕迹和可塑性。尤其是《腊月》这首诗,具有很浓的湘西民歌“山歌”那种风味和音律。我们且看诗人李晃是怎样深情而多情的歌吟的吧!

爬了三百三十五道山梁

挑了三百三十五担湿柴

唱了三百三十五支山歌

年尾的腊月就匆匆跑来

……

由于诗歌太长,这里恕不能全部引用了。这样的诗歌带给我们的是湘西人那种粗犷的豪野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的音律的美感和享受。在生育养育李晃的湘西农村,他对故乡的歌吟是自然而深情的情感流露,所以他的这一卷诗把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写活了。你看他怀念故土的诗,在《静夜思》里,湘西的月亮竟然会织蓑衣。他“披着月光织就的蓑衣/走在回乡的路上/四周的万物/已背叛我远走他乡”。在怀念母亲的诗《清明》里,诗人李晃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寄托在一棵棵站立的枞树身上:

[转]艾华林:多情的诗人李晃——《李晃抒情诗选》叙论

……

一棵棵站立着的

枞树 跪弯了脖子

总感觉一种声音

在土堆里

轻轻喊着

自己的乳名

在李晃的诗歌织就的情感世界里,家乡的一切生物都是有感知的有生命的。在《黎明掠影》里“雄壮的鸡鸣/擦亮了湘西人家的窗棂”了,那“河心的鸭群伸出掌去/探知春天的体温”了。像这样有鲜活的生活形象的诗作,在这一卷里还有《水稻的呼吸》《我想跟青蛙们商量一声》《露水打湿了我的裤脚》《忧伤的水稻》等。还有博得大众所喜爱与认可的最出色的《大地的翅膀》。““好!”/我听见背后的棕树/使劲地鼓掌”,瞧多鲜活和形象传神啊。但是在这一卷诗作中,我感觉李晃的诗还略显矜持与生硬,像一个羞答答的姑娘。哦,不对,应该说是像一个腼腆而内秀的小伙子更贴切些。这也是所有诗人诗歌创作最初所难免的。在那个时期,诗歌已经没落,对于出生在70年代初的青年诗人李晃来说,他能够做到如些出类拔萃,实属不易了。

对于这一卷作品,我还想援引狄方方的一段话来论证我的观点。狄方方在《印象:诗人李晃》一文中是这样说的:“读他的《湘西牧羊》,我想到了一个诗人,徐志摩。我在李晃身上看到徐志摩,在徐志摩身上看到李晃,在他们的映衬和对比中,我找到了诗人的共性。窃以为,伟大的诗人或者说是好的诗人是为爱而生的。为爱而生是他们的全部要义。爱对他们来说是宗教,是信仰,是生命。他们不能不爱,一个诗人倘若没有激情,感情不充沛,不能够爱憎分明。能算是个诗人么?而没有爱,哪来的恨?他们渴望在爱人的世界里就生,在诗歌中永生,于是他们在世人的眼里是有些癫狂的放荡不羁的多情的。”我很赞同这段话,这样看来李晃确实是多情的。

三、在深圳放牛的诗人

即使李晃为了生活和梦想所迫,不得不离开生育他的故乡,他同样也是多情的放荡不羁的甚至有些癫狂的。在这本选集的第二卷中,看一看诗人李晃在《深圳放牛》就知道,“我是一个来自湘西南山地的/牧童,在深圳放牛的同时/放飞我的青春我的梦/我要握紧高高的地王大厦/为青青竹笛横吹/吹出我生命的真”。李晃的诗歌所表达出来的,也确实是一种真实的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反应了,如他的《建筑工人之歌》“年迈的老妇人没看花眼/洁白的墙面是我贫血的脸/流汗流泪又流血——为建广厦万间/我们建我们建……”他《在太阳那个热锅上行走》中还有更精彩的描述,“在太阳那个热锅上行走/蚂蚁一般惊惶失措/深圳人才大市场的潮水/让载满蓝色呼吸的方舟/抛出的绳索次次落空/码头至今下落不明”这样的诗句对于我们这些曾经流落街头的打工者来说,是有亲身休会的,有很强的共鸣。还有《湖南老乡》《深圳地铁》等诗作也都很有这方面的代表性的。

说到癫狂与放荡不羁,在这一卷诗歌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也是颠覆传统的,是自我的突破与发展,也是对新诗发展的开拓与创新。所以,他的这些诗作难免,也引起了传统型的诗人以及伪诗人的反感与攻击,称之为“下半身”和“色情主义”。和李晃在文朋诗友的多次聚会中,一见面就说到李晃的那首诗里的意象“地王大厦”了,大家好像只是记得李晃的《我要和深圳做爱》的诗了。我曾开玩笑地说,现在“地王大厦”不仅是深圳的地标,也是李晃的诗标了。记得曾经听李晃说过,有一个女性诗人,一走到深圳东门和地王大厦就想起他的那些“色情”诗。

一个诗人,若是因为名气读者就去读他的诗作的话,那么他的诗也是不敢恭维的吧。因为,在现今这个商业横行的社会,靠出卖“肉体”“色像”“隐私”等炒作出名的大有人在。远的国外的我就不说了,大陆的余秋雨、台湾的李敖,还有更近些的,今年在深圳诗坛名声大噪的湖北籍美女诗人若离等,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这些都有公论,这里就不细说了。

相反,如果我们因为一个人的诗歌作品,还记住了一个诗人作家。却是以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认识了李晃。那李晃何其幸也何其不幸啊。这个不幸,不是说李晃的诗作就没有优秀的诗作了吗?不是的。李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作家。他有很多诗歌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诗刊》《诗选刊》《延河》等大型文学报刊上,还曾多次获过奖,作品还入选多种诗歌权威选本。更有诗作《井冈翠竹》被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选播了。这些都足以说明李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作家的。这其实是这个时代的不幸,是诗歌的不幸,是这个昔日自称诗歌的国度的不幸。因为李晃他生不逢时啊,设若李晃出生在唐朝,虽不敢说李晃与“诗仙”“诗圣”相媲美,但也可与“初唐四杰”那样的诗人平分秋色,那也是未可知的事情吧!

现在,我就以《我要和深圳爱爱》这首诗为例,来品析一下这首被别人称之为“色情主义”诗歌的本质含义和创作背景。

我活得不潇洒

我过得不自在

今夜的地王大厦

是我高高勃起的鸡巴

我要和深圳这个现代女孩

做一次爱

要做就做个淋漓痛快

要爱就爱个死去活来

让那些爱我的和我爱的

女孩都有说:

李晃真坏

这首诗作于1999年3月17日,比“下半身”还早,李晃清楚地记录了他当时的生存环境。面对生活中的无奈与辛酸,李晃像一只受伤的豹子发出了他的嚎叫与呐喊。只不过,他的这种呐喊夹杂着年轻人的近乎颠狂的甚至是病态的吧。作为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像这些被称之为“色情主义”的诗作,在李晃的诗中还有很多,如《深圳阴道痉挛》《深圳阳萎的这个冬天》《我要你与我同居》《深圳地铁》等诗作中,用了一些隐私的、粗鲁的、惹火的、引人入胜的字眼入诗。单单就从这些个字面字义上看,确实是粗鲁的不雅的。但就整首诗作创作的背景和诗人创作的心理和诗人所要表达的目的情感来说,诗歌的整体意义和韵味是不可比拟的,如:

深圳阳萎的这个冬天

板着脸孔不给我好脸色看

美丽的女郎你放心

我不是强奸犯

我眼里欲望的火焰

只与面包有关

这样的诗句和话语融入了时代的元素,贴近时代的心脏,就有了不同的韵味,很能引起现代年青人的共鸣和观感的,我记得打工作家郭建勋说:“新诗要想活,就要有点不正经”的话,觉得也很有道理。

我们阅读一个人的诗歌作品,要从他创作的背景和创作时的心灵状态,以及诗人所要抒发表现的情感目的,来解读他的作品。而不是单一的、断章取义的,仅从几个粗暴的、惹眼的字眼来阅读一首诗。看待一个诗人,不能仅从字面字眼来衡量和评价一个诗人和诗人诗作的好劣的。如果真有诗人或者读者这么看,那么,我怀疑他欣赏的水平有问题。

从这些诗作中,我发现李晃与余光中有相通之处,余光中也写过很多“色情主义”的诗歌作品,如《吐鲁番》《远方没有战争》《双人床》等。他们都是“色情主义”的高手。另外,李晃与余光中都好用自己的大名入诗。如在前面那首《我要和深圳做爱》里就有“让那些爱我的和我爱的/女孩都说:/李晃真坏!”这样含有诗人名字的诗作在李晃的诗歌里还能找到很多,不过这本选集里只收录了这一首而已,在《饮马江南》里还有好几篇,这里就不举例了。难怪,诗人李晃在他自己的自序里说:“新诗受臧克家、闻一多、洛夫、余光中营养较多”。的确,在这一卷诗作中,我确实的看到了余光中的影子,而且很形象和清晰,一脉相承,却又独成风景,甚至有青出于蓝还胜于蓝之势。如李晃在《九月九日致李白兄》一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和抒情:

太白兄安在?今日又重阳

莫独个儿细数床前的明月光了

且来我丽湖花园

与我嗑天府花生

喝金威啤酒

浇灌夜夜勃起的乡愁

来,来,对影成三人

此处尚可胜寒

尚可摘星星下酒

看吴刚月宫砍桂树

嫦娥当空舞长袖

让王维兄回山东

遍插茱萸于头顶后

蓦然发现

少了诗友你和我

月牙那把雪亮的刀子

断不敢把你三千丈长发削落

来,来,来,醉就醉罢

醉后你仍可吟诗桃花潭

我且唱我的歌

弄人生这艘蚱蜢舟

于这陌生的河流

熟悉余光中诗歌的朋友,都知道余光中是钟情于李白的,他就曾经写过《寻李白》《戏李白》等诗。在李晃的这首诗中,从“太白兄安在?….到且来我丽湖花园/与我嗑天府花生/喝金威啤酒/浇灌夜夜勃起的乡愁”,再到“蓦然发现/少了诗友你和我”等通篇字里行间,李晃那份诗人的狂妄与不羁可见一斑,没有真才实学的本领是不敢如此口出狂言的,就是敢说,怕也是没有底气的。诗人们好像都有喜欢化用古典的名人名诗入诗“毛病”,如李晃诗作中化用的诗句,“断不把你三千丈长发削落”“弄人生这艘蚱蜢舟”等,在余光中的诗歌作品中也是可圈可点的。如李晃的《长途电话》“一根常青的藤/一头结着/一个甜蜜的苦瓜”就与余光中的《白玉苦瓜》如出一辙,或者诗人创作时的灵感就来自于它吧。

在李晃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里,他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形成。招招式式,都很有章法可寻,首首都可独立成章,又都有连贯性和可溯性。但还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化用的诗作的手法和技巧还有待提高,还没有脱出前辈的阴影,有很强的共同点和雷同性,相似相近的地方太多。对于这样的瑕疵,我相信诗人李晃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在以后的诗歌创作中也一定是可以克服的。

四、饮马江南的诗人

李晃的诗风和诗路在《饮马江南》这一卷里,就已经有明显的提升了。后面的一些诗作发挥的更是淋漓尽致了。如果说前面《深圳放牛》这一卷,是刚和柔的有机结合的话。那么,在这一卷里,李晃的诗就像是太极拳了。他的笔墨笔法就清柔和委婉得多了。表面上看起来是实的,你一触摸却又是虚的。也就是武林世家所说的,看似有招实为无招,看似无招却是实招,有四两拔千斤之功力了。如在《西湖写意》:

款步而来

不管有雨没雨

都把倒下的雷峰塔

当一把油纸伞夹在腑下

站在西湖一个叫断桥的地方

来借用

在上面这首诗里,我看到了闻一多先生所倡导的“三美”,即“绘画美”“音律美”“建筑美”。这首诗,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音律的、听觉视观上,以及绘画的美感上都给人一种全新冲击和振撼。这个力量是巨大。这就是诗人的爱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么一个断桥的地方,构筑了现代诗那种和谐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再现江南古典韵味的目的。诗人饱含真情地对白娘子的同情怜悯,以及对法海所代表的邪恶势力的憎恶和抵抗。像这样优美的表达诗人诗意诗情的真性情的诗作还有很多,如《江南印象》《江南女孩》《江南写意》《江南丝竹》等。在《江南印象》里就有这样的秀美的文字:“环抱琵琶的江南/玉指轻轻一拨/(月色直美呵)/几滴忧伤的情丝/淋湿了石板小巷”这些诗句诗意浓郁,有很委腕和清新秀美的气质在里面,那种气质是古代文人墨客都有的书卷气和傲骨。

说到文人的傲骨,在《寒风中的鸟巢》《北渡长江》《秋临雨花台》等诗作中,李晃的这种气质也非同凡响。李晃生活在现代化的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深圳,在商业主导社会的寒风中李晃想象着:

一阵阵寒风妄想撞掉它

一场场大雪妄想遮盖它

一把把闪电妄想砍落它……

李晃始终地微笑着面对它“它微笑着面对一切/当作上苍的奖赏”“闪电利刃卷起来了…….”的时候:

它依然微笑着

挺起胸膛

它深情地望着人民,土地

望着炊烟袅袅的村庄

它蹲在黑夜那棵树上

孵着一个太阳

你看这样的气魄多宏伟啊。在这一辑诗歌中,我最喜欢《秋临雨花台》一诗:

我的爱人,我们不能跪着死

就应该这样,笔挺挺地走向爱的刑台

秋雨啊你把我的忧伤与惆怅,统统葬埋

一个黄皮肤的民族的脊梁永远不能缺钙。

那种民族的凛然与正义便跃然纸上了。这样的作品还表现在《大运河》《南京黄昏》《车过合肥》等诗篇中。当诗人乘座的卧铺车快要进入合肥的时候,昏昏欲睡的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看看多情的诗人李晃都想了些什么吧?

卧铺车进入夜色中的合肥

我昏昏欲睡

想想偌大的安徽

总是跟瘟疫、贫困、贫瘠、洪水

等词语连在一起

作为省会的合肥难逃其责

今夜她再如何娇媚如何美

哪怕美丽得像一朵黑玫瑰

娇滴滴地流着眼泪

我也不会给她一次

亲热我的机会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晃是个多情但不是无情的人,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悲悯的同情心。一个诗人,只有时时刻刻牵挂祖国和人民的人,才是一个值得世人所敬仰和爱戴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写出来的诗篇,才是经久不衰的,才经得起读者和时间的考验的。只有经得住人民和历史所考量的诗篇,才可以永恒。李晃就是坚守这种信念和信仰的人,他一直都在努力地实践着这种理想与追求。

五、对祖国一往情深的诗人

阅读李晃的诗,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美好的愉悦的享受。李晃在“祖国情深”这一卷里。他那种讴歌祖国山水、历史文化的诗篇。也堪称一绝,首首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因为他的真情是发自诗人心灵的底蕴。是深情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我用坐爱惯了恋人的自行车后座/这乡村和城市相结合的后座/载上你四处走一走/我亲爱的母亲啊——中国”。(《我亲爱的母亲啊,中国》)李晃用这样的平淡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常景中常见的语言入诗,感情自然而真实、真诚的,浑然天成一气呵就。和舒婷、艾青等诗人的祖国情怀一样深沉厚实,那纯粹美感妙不可言。李晃对祖国的爱是纯粹的,对祖国所面临的天灾人祸也是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悯的同情心的。去年四川地震了,李晃的心也震碎了,在那段时期,他如此写道“我也想为你写一首诗或编辑一本诗集……./然面,我什么都不能,疲软无力/那时,我知道,面对地震写诗/无论他动机如何,都是轻浮的/我心灵的桅杆上,降下半旗……”因为李晃“深爱着这片迷人的土地,归去来兮!”(《招魂的短笛》)。像这样具有光辉性的诗篇,还获过奖的《回家》里有更深厚沉实的描述,如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是你皇冠上失落的明珠

我是你乌云掠走的那轮皓月

我是你琴边一缕萦绕的叹息

我是你杯底一粒紫色的忧伤

我是你腹部一块隐隐作痛的伤疤

我是你胸膛上的一束火红的木棉花

被人连根拔起

祖国啊妈妈——

我想回家

该诗,诗人通篇用第一称的称呼,直接抒发了一个离开祖国,已有百年历史的澳门“想回家”、“盼回家”、和“我要回家”,以及“我就这样回家”的情景。第一段,诗人将澳门“我”比作是祖国母亲“皇冠上失落的明珠、乌云掠走的皓月、”通过琴边的叹息、杯底的忧伤、腹部隐隐作痛的伤疤。像祖国母亲胸膛上一束火花的木棉花,来表达“我”急切的想回家的心理。那种情感是任何“游子”都应该具有的情感,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澳门的情感横向的移到自己身上,通过几个意象的和心理语言的描写,就将“游子”那种归心似箭的情感抒写的畅快淋漓了。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诗人用同样的拟人的手法与笔墨,通过不同的意象与心理语言的描写。层层递进,情感步步升温,表达了“我”盼回家、要回家、以及,我就这样回家的情感。

诗人李晃虽然不是澳门人,但他也是一个经常在外漂泊流浪的诗人,所有,他的感觉是敏锐,情感是真实的。一个情感真实的人写出来的诗歌,也一定是能感动人心、震撼人心的。像这样能震撼人心的作品,还有被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选播的《井冈翠竹》等。在这些饱含诗人对祖国无限真情的诗篇中,在诗人李晃多情的诗意中,我分明看见李晃诗意的天空泛起微蓝。

六、结语

曾有古诗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人到中年,性情也就淡了,理性渐渐地战胜了感性,理智也越来越明智起来,李晃也渐渐地在诗坛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隐居在一个永远幸福的小镇,作着台前幕后的工作,虽不人为知,亦不为人解。然而,“为他人作嫁衣裳,”李晃却觉得很幸福。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李晃,一个诗人,一个多情的人,一个善良的、纯粹的、高尚的人……..

最后,学生我也不忘借此机会,向李晃老师献上拙诗一首(姓名藏头诗),一表我的仰慕之情;一报他的知遇之恩,并祝他幸福:

李盖山河石棱中,

晃天晃地晃明月。

鹏城湾里鲤鱼多,

君是潜龙人间游。

2009年12月26日 于深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8288.html

更多阅读

浅析池大为的形象——我读《沧浪之水》 池大为

浅析池大为的形象-------《沧浪之水》摘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本是屈原《渔父》里面渔夫的唱词,在本书中寓指一种为官之道。《沧浪之水》在描绘了池大为这个有自己信仰、又坚持操守的有棱有角的青年知

姜文最好的电影:导演叶大鹰评《一步之遥》

姜文最好的电影导演叶大鹰评《一步之遥》通常人们认为文人相轻是中国过去的文人的通病。今天要赢得一个同行的高度评价不容易。同为导演的叶大鹰(电影《红樱桃》、《红色恋人》、《天安门》等片的导演,新四军军长叶挺的孙子)在《一步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看透《指南录后序》书下注释

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有“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书下注释16,对【昔人云:将以有为也】的注释是:“昔人指唐人南霁云。安史之乱中,南霁云与张巡等同守睢阳,城破被俘,叛军命他投降,他不回答。此时张巡呼他共

声明:《转 艾华林:多情的诗人李晃——《李晃抒情诗选》叙论》为网友时间旅行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