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成之魂——徐周文》
探索者:杜娟
正文;
吉林省,地处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年产量达数百亿斤。
然而,二十多年前,人们面临的尴尬境地却是大丰收导致的卖粮难,储粮难。玉米甚至成为政府和农民的负担。
如何才能让玉米转化为财富?这是黑土地留给人们一道待解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末,年过半百的徐周文放弃了前半生打拼的成果,从海南来到长春,创立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集团,开始用自己的后半生破解难题,寻找答案。
“今日是除夕,已放假。早上仍旧按正常点到公司,早餐人员比往常少几位回家过年看老人的,但几位公司经理和电站老张仍在坚守岗位。”
写下这段文字时,徐周文自然无法预料这会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春节。这位在假期里依然凌晨五点起床上班的老人在七个月后告别了人世。而此时,徐周文还在盘算着假期里的工作安排。这样的工作节奏,从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49岁的徐周文放弃了从事近30年的电子专业和惹人羡慕的总经理职位,转行做玉米深加工。而这次转行竟是因为一次旅途中的偶遇。
1984年底,时任海南无线电厂总经理的徐周文因公出差。飞机上,他遇到一位要去大连投资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香港商人。聊天中,徐周文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行业,但他立刻被吸引住了。
张秀珍(徐周文妻子):就说玉米可以深加工/做出来的产品有很多用途。过去就是做苞米杆(面)吃,苞米碴做饭吃了,他说,不是,那是深加工,可以做很多(产品),做糖,做啤酒,附加值很高,还可以出口。当时我听了就觉得天方夜谭那样,说说而已。
吉林省是玉米种植大省,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20世纪80年代,以淀粉为主要产品的玉米加工业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成熟,产值巨大。但在当时的中国,玉米加工业才刚刚起步,玉米大省吉林正面临“卖粮难、运粮难、储粮难”的现实,原本蕴藏着巨大财富的玉米反而成为政府和农民的沉重负担。
徐周文年轻时曾在吉林生活、工作过多年,他敏感地意识到,玉米深加工在吉林省大有可为。经过一年多的调研,1986年,徐周文彻底放弃了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的电子事业,转投到他心中的朝阳产业——玉米深加工。
创业就意味着从零做起,为了跑贷款,徐周文在北京一待就是小半年。
张秀珍(徐周文妻子):呆了那么长时间,没去过长城。就天天早上在那给人扫地,人家不上班,他就到银行等着,人家下班了他才走。扫地打水什么都干,后来是感动了上帝吧。后来就是两家(银行)贷给他钱了。
从跑资金到选厂址,从寻找合作伙伴到寻求政府支持,历经五年的奔走筹备,1991年,吉林省第一家国有控股的玉米深加工合资企业——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终于在公主岭市建成投产,徐周文出任副总经理。
当时,国内其他的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产量最高的也不过3万吨。刚上任的徐周文却决定:由国外引进一条年产30万吨、全程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仅一期投资就要5亿元。消息一出,许多人都觉得徐周文的胆子太大了。
王贵成(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这之前,有些小厂也引进了一些不是整线的、是单独的设备,然后他们开得都不是很成功。突然引进这么一条线,引进之后能否开起来,另外开起来之后,我们是否能把它(技术)消化吸收。当时争议都是比较大的。
郑贵臣(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虽然是学电子的,但是他对其他行业触类旁通,他都善于学习,他搞玉米行业当时是很陌生的,但很快就进入角色了,在工艺上,在设备上,在机电仪器的配套上,他都成为一个专家。
争议面前,徐周文还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很快,黄龙公司的年产值就突破千万。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徐周文的“玉米梦”不只是做淀粉加工,他还要将玉米变成糖、啤酒、化工原料,出口各国。但当时的黄龙公司,徐周文的想法难以施展。
1996年,徐周文的工作日记中第一次出现“大成”的字样。此时,已调任吉发集团副总裁的徐周文决定,带着自己难以割舍的“玉米”情结跳出国有体制。这次,他把目光转向玉米产量占全国10%以上的长春,徐周文认定,这里是最适合投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地方。
长春,位于吉林省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玉米年产量达数百万吨,中国十大产粮县中就有三个在长春,是为地利。
当时,又恰逢国家首次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长春市也正因为玉米产量大、收储难的问题在探讨上马深加工项目,是为天时。
占尽天时地利的机缘,徐周文的“玉米梦”得以在长春扎根。1996年秋天,长春市在西环城路划出一块上百万平方米的专用地,已经54岁的徐周文又一次从零开始,重新创业。
“政通人和、大有作为”,这是1996年长春大成玉米开发公司开工现场打出的标语;就是这八个大字所蕴含的精神,吸引了徐周文的许多老部下纷纷赶来、参与创业。他们即将搭建的,是徐周文心中期盼已久的“玉米帝国”。
····完整文字请关注长春电视台出版的《发现长春》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