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电子教案
《研究性学习》备课组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2014.6.16
研究性学习八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目录
第一、二课时问题发现课…………………………………………………1
第 三 课时主题确立课…………………………………………………3
第 四 课时方案制订课-------自主策划制订课题研究方案……………4
第 五 课时方案修订课-------案进行评价………………………………5
第 六 课时方法指导课-------资料的检索与查询………………………7
第 七 课时方法指导课-------问卷调查法………………………………9
第 八 课时方法指导课-------访谈调查法…………………………… 11
第 九 课时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交流修改调查问卷……………15
第 十 课时方法指导课-------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7
第十一 课 时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21
第十二 课 时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修改调查报告…………………24
第十三、十四课时方法指导课-------成果汇报、展示…………………………25
第十五 课 时方法指导课-------总结反思…………………………………26
第十六 课 时方法指导课-------自我评价、组评、师评…………………27
上课时间:2014.2.18-28
第一、二课时问题发现课
-----了解本教材内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一、问题发现课总目标:
1、学习多种方式发现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2、在学习生活中有目的地观察、发现问题,在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思考,找出问题。从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积累感性认识。
3、养成记录问题的良好习惯,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
4、养成讨论交流的习惯,学会关心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相互学习,从中汲取好的学习经验,从讨论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是关于自我成长的主题,主要有:1、解读青春心灵密语;2、初中生交友状况调查;3、我自信,我成功。
目标:
1、初步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说出一些现在经历的重大科学大事,如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探月工程等;
2、掌握一定的科技基本知识;
3、掌握参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能够从不同渠道搜集资料;
4、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传统文化”的,主要有:1、除夕夜与圣诞节;2、中外名著对阅读研究;3、月到中秋分外明。
目标:
1、能够针对感兴趣的课题,能够提出调查研究与访问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2、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切实可行的调查和访问计划
3、学会分析比较不同事物之间明显的相同与不同点
4、初步学习通过数据分析问题的现象与本质、
5、能说出一些初中生保健常识,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和策略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是关于“社会生活”的,主要有:1、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情况调查:2、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下岗工人再就业情况调查。
目标:
1、能够说出一些与初中生活有关的法律条文,并举例说明违法犯罪的危害;
2、能够举例解释几组常见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亲历问卷调查,访谈等学习活动方式,掌握基本的操作规范
4、主动积极地增加社会活动,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加深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关于“项目设计、创意文化衫”
主要课题有:1、创意文化衫:2、活泼有趣的帽子:3、美丽的手绘墙。
第四单元目标:
1、能利用调查表和统计图反映中学生成长中的困惑
2、学会进行访谈调查和资料搜集,掌握走出走出成长中的困惑的方法
3、学会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和录制精美播音作品
4、提高分享的意识和宣传的能力,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市关于“自然科学”的
主要有:1、和谐优美的黄金分割:2、经纬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3、万有引力与航空飞行。
目标:
1、通过资料检索、采访专家等形式,了解煤炭的成因与分类,了解煤炭在山西省的分布以及开发现状;
2、通过探究,感受山西省在自然在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潜力,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加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尝试撰写文献综述。
二、学习内容:
三、重点内容:
能够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能够从一些表面现象考虑到它所隐含的社会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读(大概2分钟)
2、学生交流讨论(大概3分钟)
(1)学生学习教材5个单元的单元提示,了解每个单元的参考主题。
(2)学习小组组员互相交流
A、对五个单元的参考主题哪个感兴趣,说说自己的看法。
B、除了五个单元的参考主题外,你还有哪些问题和疑惑?
要求: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言,做好记录,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记录,然后从中选择,整理记录。
(大概40分钟)
五、板书设计:
单元提供的主题
1.单元、科学技术
2.单元、人与环境
3.单元、社会生活
4.单元、人与自我
5.单元、地域特色
上课时间:2014.3.3-3.7
第三课时 主题确立课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的来源,选择课题要做到哪“五个结合”,了解选题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内容。
2、了解课题确定的标准。
3、能够对问题进行归类。
4、能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5、进一步熟悉主题论证的具体方法,论证研究主题的可行性。
二、学习内容:
能够从诸多的问题中选择合适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
三、重点内容:
什么是课题,如何将问题转换成课题
四、学习过程:
1、教师指导:
指导内容:
(1)、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的来源,选择课题要做到哪“五个结合”,选题容易出现的问题,课题确定的标准。
(2) 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将问题转化成课题,论证研究主题的可行性。
五、板书设计:
主体确立课
1、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的来源,选择课题要做到哪“五个结合”,选题容易出现的问题。
2、了解课题确定的标准。
3、对问题进行归类。
4、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5、论证研究主题的可行性。
上课时间:2.14.3.10—3.14
第四课时方案制订课
--------指导学生自主策划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方案制定课即活动策划课,也就是确定研究方式,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组建研究小组。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的内容。
2、 按照要求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二、学习内容:
(一)、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的内容:
(二)、参考历届学生编写的课题研究方案
三、学习重点:能够制订出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案
四、学习过程:
1、提问课题研究方案的包括的内容以及要求,学生相互补充(大概2分钟)
2、白板出示以前学生制订的比较规范的课题研究计划让学生参考(大概3分钟)
3、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出示教学进度表让学生参考(大概40分钟)
五、板书设计:
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的内容:
1、课题的名称、姓名、班级、研究时间。
2、研究的问题或者内容。
3、课题组成员、组长、指导老师。
4、课题背景(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5、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6、
任务分工 目标
研究步骤一、
二、
三、
7、研究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
8、研究方法
9、预期成果(表达形式:论文、图片、实物、PPT等)
10、参考资料
上课时间:2.14.3.17—3.21
第五课时方案修订课
--------讨论修改方案内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及对活动方案进行评价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调整、修订、完善活动方案
2、了解方案评价的内容及可行性的内容
3、积极参与小组互评,学会制订可行性方案
二、学习内容:
1、能够调整、修订、完善活动方案
2、方案评价的内容及可行性的内容
三、学习重点:
调整、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四、学习过程:
1、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分类让不同课题的同学和大家讲讲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哪个地方不合理,需要修改,哪个地方值得肯定,然后提出来。
2、教师指导,看看学生的方案是不是具有可行性。
3、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交流和指导内容,修改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4、看白板内容,活动方案评价表大家给刚才讨论修改的几个方案进行评价。
五、板书设计:
1、调整、修订、完善活动方案
2、活动方案具备可行性
上课时间:2.14.3.17—3.21
第五课时方案修订课补充内容
一、活动方案制订的要求
1、 内容要清楚、翔实。要写清楚活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由哪些人负责,也可以分步骤把活动的各个环节写出来。
2、分工要细致、具体。小组的分工关系到活动每个环节的落实,活动中哪些事情具体由谁负责,哪些事情由几位学生合作完成,都要在计划中体现。这样在活动结束时便于总结、检查每个人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
3、 目标要明确、全面。在确定活动目标时,不能只重视技能目标、知识性目标,而忽略情感目标。比如,法律
4、 要切实可行。
二、
活动方案评价表
表1活动方案评价表
活动方案名称:评价者:
评价项目 | 等级评定 | 质的描述 | 备 注 | ||
优 | 尚可 | 待改进 | 列出优缺点 | ||
活动的主题表述 | |||||
活动目标 | |||||
活动内容 | |||||
活动过程与方法 | |||||
活动保障与条件 | |||||
人员参与安排 | |||||
活动步骤与时间安排 | |||||
活动成果的表达 | |||||
教师指导 |
上课时间:2014.3.24—3.28
第六课时方法指导课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
2、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3、通过资料检索与查询,培养敏感的信息意识。
二、学习内容:
1、资料分类
2、收集资料的一般过程
3、收集资料的方法
4、文献收集的一般程序
三、学习重点:资料搜集的方法
四、学习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真阅读目标(大概1分钟)
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平常都是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大概30分钟)
3、学生相互交流和各个课题相关的一些内容,并做记录(大概14分钟)
五、板书设计:
资料的搜集与查询
资料分类
收集资料的一般过程
收集资料的方法
文献收集的一般程序
上课时间:2014.3.24—3.28
第六课时 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补充内容
一、根据载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印刷类:将知识和内容印刷记载在一定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上的文献。
2、试听类:是指脱离文字形式,直接记录录音和图像信息的文献,例如唱片、录像带、磁带、电影、幻灯片和相片等。这类文献具有形象性特征,常常可以使研究更有说服力。
3、网络类:指以计算机网络为第一载体,通过网络存储,传递图、文、声、像等信息,以网页的形式表现的信息资源或信息集合。
二、收集资料的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主题和目的。研究主题和目的的不同,收集的的范围必然不同、分析的重点也不同。
2、收集与整理资料。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使收集到的大量粗糙、杂乱的原始资料条理化、系统化、简明化。
3、分析资料。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记录后,就要对资料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1、 方法:主要有
(1)查阅书报(常用)。
运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费用相对比较低。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等,更节省人力、经费和时间;可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比如要研究某一历史时期中的人或者事件,若采用其他研究方法,如调查、实验、观察等是不可能的。运用文献研究法,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只要找到足够的与这些人或者事件有关的文献资料就行。
缺点是难以保证质量。无论是个人的论文、专著,还是报纸上的各种报道、统计资料,都含有个人或者作者的主观意见;有些资料不易获得。
(2)上网(常用)。
它的优点也是查找方便,费用低,好多有价值的资料不易获得。
(3)调查、 访问等。
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比较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2、网上搜集资料的方法:
(1)进入搜索引擎站点。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要进入的网站地址,如“谷歌”,百度,雅虎,然后按回车键,即可进入网站。可以在多个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
(2)搜索信息:关键词搜索、类别搜索以及类别与关键词结合方式的搜索等。如在“百度”的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晋商文化”进行搜索,稍后便显示搜索结果:再单击搜索结果中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某条具体内容,就可以看到详细的内容。
(3)保存文件
另外也可以去提问,懂这些问题的人就会给出答案。
上课时间:2014.3.31—4.4
第七课时方法指导课—问卷调查
--------指导学生制订调查问卷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问卷调查法的过程。
2、能够设计出合理的调查问卷。
二、学习内容:
调查问卷的设计
1、问卷的基本结构。
2、问卷设计的一般程序。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4、答案设计的原则。
三、学习重点:制订合理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四、学习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真阅读目标,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大概2分钟)
2、学生小组交流问卷的基本结构等以上4个学习内容,教师指导,给出明确答案(大概20分钟)
3、学生相互交流各个课题应该设计哪些问题,并做记录(大概23分钟)
五、板书设计:
问卷的基本结构
1、标题
2、前言
3、指导语
4、个人基本资料
5、问题和答案
6、结束语
第七课时方法指导课—问卷调查补充内容
调查问卷的设计
1、 问卷的基本结构
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由标题、前言、指导语、个人资料、问题和答案、结束语等部分组成。
7、标题:是对客体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
8、前言:又称“封面信”,用于向调查对象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目的、保密原则、向调查对象致谢等。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9、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调查对象正确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其作用是对填写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指导语也可以和前言部分合在一起。
10、个人基本资料:个人基本资料的设计是要掌握调查对象信息,这些信息是调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学历、职业、家庭情况等。例如,要比较男女生的兴趣差异,应考虑性别因素;要了解父母文化程度对子女的学业成绩是否受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就应该列入调查范围。
11、问题和答案:这是问卷的主体。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12、结束语。结束语时对调查对象的合作与支持再次表示感谢,也可提醒调查对象检查调查问卷有无遗漏或大错的地方。
2、 问卷设计的一般程序
(1)明确调查目的,提出相应假设,并收集相关资料。
(2)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确定将决定如何进行问卷设计,因为有几类调查对象,就要设计几种不同的问卷。如果调查对象有学生和家长,相应的,在设计问卷时应分学生和家长两种。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在设计问题的提问方式、语言表达风格等方面应有所不同。
(3)围绕调查目的和假设,草拟调查提纲。
(4)根据问题提纲选定问题类型,列出问题和答案选项。
(5)问卷的试测与修订。设计好的问卷,一般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完成初稿。由于调查问卷一旦进行,即使发现错误也无法弥补,所以设计好问题初稿之后还必须经过试测和修订这两个环节,才能用于正式调查。
3、 问题设计的原则
(1)问题应围绕调查目的编制,力求简单明了、含义准确,避免双重含义问题。比如“你喜欢英语、语文课吗”。
(2)问题中避免使用暗示性和诱导性语言。比如“人们认为读书时有益的,你的看法如何”,这个问题带有诱惑型。
(3)问题不要超过调查对象的知识、能力范围。
(4)问题的表达要尽可能用中性词语,避免使用否定性的、含有贬义的词。
(5)问题安排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应符合调查对象的逻辑习惯。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将相同主题的问题放在一起,形式相同的放在一起。
(6)问题数量要适度,一般应控制再0个问题以内,能这20分钟内答完。
4、 答案的设计原则
(1)语言简单易懂。
(2)答案无交叉。
(3)答案无遗漏。
上课时间:2014.4.7—4.11
第八课时方法指导课
--------访谈调查法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访谈调查法的过程。
2、能够设计出合理的访谈提纲。
三、学习内容:
1、访谈提纲的设计
2、设计访谈问题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三、学习重点:制订合理的访谈提纲。
四、学习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真阅读目标,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大概1分钟)
2、学生小组交流哪些课题研究可以用访谈调查法,教师指导(大概20分钟)
3、学生相互交流各个课题应该设计哪些问题,并做记录(大概24分钟)
五、板书设计:
设计访谈问题时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 问题要根据访谈对象来设计
2、问题要具体明了
3、问题之间要逻辑清晰
4、问题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5、尽可能不涉及敏感问题
补充内容:
访谈提纲的设计
由于访谈主要是面对面的交谈,访谈对象有较大的表述自由,因此访谈不用设计得像调查问卷那样详细具体,也不必太正式,只是一个粗线条、口语化的提纲。访谈提纲要确定访谈的程序、主要问题以及排列顺序。
设计访谈问题时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问题要根据访谈对象来设计。对象不同,设计的问题也应有所不同。
2、问题不能太笼统、含糊,要具体明了,让访谈对象明白访谈者的真正意图。
3、问题要简明扼要,适当控制题目数量,一般控制在10个左右。
4、 问题之间要逻辑清晰,不能杂乱无章或相互包含、重复等。
5、 问题尽量使用中性语言,不能带有暗示和诱导。
6、 尽可能不涉及敏感问题。
上课时间:2014.4.7—4.11
第八课时方法指导课
--------访谈调查法补充内容
访谈调查
一、访谈调查的优缺点
顾名思义,访谈调查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与问卷调查比较访谈调查的主要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灵活性强,访谈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具体情况来灵活决定诸如是否需要进一步问一些与调查主题有关的其他问题,是否需要重复或进一步解释那些访谈对象不太理解的问题等等。另外,灵活性还表现在访谈者可以为不同的访谈对象准备与之适合的一套问题,这就使得访谈调查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其二,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由于有访谈员作为访谈对象的指导者,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并富有访谈经验的访谈调查员,他们可以利用一些问卷或访谈提纲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其三, 可以克服问卷调查中问卷回收率低的缺点。在访谈调查中,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在问卷调查中作答的调查对象或出于礼貌或者其他缘故却愿意向访谈员谈出他们对调查者需要调查的那些问题的观点、看法或意见与建议。
其四,访谈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确定访谈对象的回答是否可信而有效。访谈中,访谈员可以与访谈对象单独交谈,这样便有可能直接观察访谈对象的非言语行为,从而判定访谈对像的回答是否真实可信。同时访谈员还可以通过巧问问题来鉴别回答的真实可靠程度。访谈调查的缺点首先是费用多、时间长,从而使访谈调查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由于这种缺点的存在,使许多经费少、时间短而又规模大的调查项目不宜使用访谈调查法。其五,是标准化程序低,难于统计分析。访谈中即使研究者设计好一整套访谈提纲,由于具体访谈情境的变化,也就不得不对访谈提纲作一定程度的调整或修改。这样一方面使访谈更适应每一个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风俗习惯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的访谈对象,而另一方面则带来了标准化程度低的缺点,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其六, 极易产生偏差。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访谈对象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访谈对象还是访谈员都极易导致各种偏差。从访谈对象这方面看,访谈中他可能极易受到访谈员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年龄、服装、外貌、谈话中的表情甚至语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偏差,有很多时候访谈对象的心境、访谈经验以及文化程度等也会使其作答时发生各种偏差;从访谈员这方面看,由于受经验、文化水平、社交能力等的影响,有时候不小心漏掉了一些该问的问题和该记下的答案或意见,有时问一些不相干、可有可无的甚至带有偏见、自相矛盾的问题而使得调查结果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或偏差。
此外,访谈调查还有诸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访谈对象深思熟虑,不能保证受访者匿名,不能查阅有关资料以及易受环境的干扰等缺点。
二、访谈的种类
访谈调查有许多种类,并且依据不同的维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访谈中的提问方式可分为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按访谈时间或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与重复性访谈(有的称跟踪访谈);按参加访谈的人数可分为集体访谈与个别访谈,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访谈调查。
1.定向型访谈与非定向型访谈
定向型访谈也称结构访谈,是由访谈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问卷或提纲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访谈对象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访谈问卷或访谈提纲的标准化。定向型访谈通常用于了解访谈对象某种特定行为或态度,或者验证调查者的某种理论假设。例如我们了解“2004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志愿”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定向型访谈调查来进行。
非定向型访谈是指事先不设计完整的调查问卷及详细的访谈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者和访谈对象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访谈对象可以比较随便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管访谈员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的一种访谈调查方法。在非定向型访谈调查中,虽然也有调查讨论的主题,但访谈员并没有要求所有的访谈对象按统一格式和标准的程序作答。
非定向访谈多用于人们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所引起的人们的态度或行为变化、个案研究等方面。
2.一次性防谈与重复性防谈
一次性访谈也称横向型访谈,它是指对人们在某一生活时刻或某段时期内的思想、态度及行为等方面情况进行的一次性完成的调查方法。
重复性访谈也称跟踪访谈或纵向型访谈,是指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经过多次访谈才能完成的调查方法。
3.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
集体访谈是指由一名或数名访谈调查员亲自召集一些调查对象就调查者需要调查了解的主题征求意见的一种调查方法。国内称这种形式的访谈为“调查会”或“座谈会”。集体访谈运用得当可以节省调研时间,使调研视野开阔、更加深入,但若运用不当,又可能导致形成主义或走过场,使调研要么如蜻蜓点水,要么做官样文章,很可能听不到不同意见。个别访谈是指由访谈员对每一个被调查者逐一进行的单独访谈的一种调查方法。其显著特点是:(1)访谈员与访谈对象之间易于沟通;(2)方式灵活,适应性强;(3)资料真实.细致全面。个别访谈多用于一些规模小及一些敏感性问题的调研过程中,也常用于一些个案的研究之中。
4.特殊类型的访谈
(1)儿童访谈。访问儿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访谈调查。这里所指的儿童既包括学前儿童也包括学龄儿童。
众所周知,儿童与成人相比,他们具有许多特殊之处,这就要求访问儿童时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要访问年纪较小儿童,至少要对以下三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其一是注意儿童的年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儿童与成人相比,其掌握的词汇是有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访问儿童时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领会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二是注意处理好与儿童的关系。儿童对成人都有一种依赖感,他们总是把成年人看作是家长或老师,另外,儿童易受成人的暗示,他们常观察成人(访谈员)的举止表情,而投成人所好,告诉成人一些不真实的意见。因此,访谈时要与儿童平等相处,避免居高临下;其三,应考虑到儿童的访谈经验和注意力的特点。一般来讲,较小年纪的儿童都缺乏参加访谈的经验,而且,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在同一活动上,容易从一个活动不随意地转移到另一活动。因此,访谈时要注意引导儿童,访谈时间不宜太长。
为了克服上述三方面可能给访问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一个最佳的办法是采取不直接提问法,用一个科学术语就是投射法。这种方法是要把我们所要了解的问题融会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如做游戏、看图画、讲故事、填句子、背诗词等等。总的来说,做游戏、玩玩具更适合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前儿童,而讲故事、填句子则更适用于学龄儿童。
(2)电话访谈(包括网络访谈)。通过电话来进行的访谈调查就称为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的最显著优点是快,能大量节约访谈时间。其次是廉,即能节省调查费用。第三是比2其他访谈类型的保密程度高。而其最大的缺点是:①抽样误差大。因为很显然,有的应该作为被访对象的人而恰巧他们家没有电话。②再一个缺点就是访谈时间有限,受电话线路和被访者的影响较明显。③不能观察被访者的非言语行为。这些都将影响资料的搜集。显然,电话访谈不是一种十分好的调查方法,但如果只考虑尽快拿出调研结果,那么电话访谈将是您最佳的选择。
三、访谈的技巧
访谈是言语的直接交际,是谈话双方互相支持的言语。调查者是访谈的主动一方,有责任在访谈一开始就营造一个谈话的氛围。
1.亲切善意的访问态度
访谈时, 要努力营造一个亲切友好的谈话气氛,打破陌生的隔阂。访谈双方见面,作为访谈的主动一方——调查者,应亲切称呼受访者,并作自我介绍,做到不亢不卑,使对方感到你的来访是善意的。同时,要向被访者说明访问的目的意义,取得被访者的协助和支持。
2.把握主题,善于引导
谈话时,应从题外到题内,等到谈话投机,再转入正题。在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谈话时,访问者必须集中精力倾听,倘若对方离题,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厌倦情绪,要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用插话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对方把话题转到谈话的主题上来,使被调查者觉得他提供的情况很有价值,乐意继续说下去。
3.提问明确,避免误解
访问时,来访者的提问要做到言简意切,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名词术语,避免对方听得不明白,发生误解。
4.准确记录谈话内容
访谈记录对资料的整理分类、对比分析至关重要。记录应围绕访谈内容进行,突出访谈问题的变量和结构。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尤其是那些开放式问题的回答和围绕主题展开的额外说明更要注意记录下来。不仅要记录言语的资料,还要把言语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如动作、表情记录在案,这些都对分析资料有着积极的意义。记录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析和改正记录中的语句毛病,能详尽记下最好,不能详尽的,可记下关键词或用符号记录均可,目的是帮助事后回忆。另外,记录不要妨碍对方的谈话,不要让他觉得你未记完而停下来等你记,打乱思路,也不要因他想看你记下了什么而分散其注意力。访谈结束后,要抓紧整理笔记,防止有效信息的遗漏。记录的方式有表格记录、选择答案记录、笔记记录。征得被访者同意也可录音或录像。
上课时间:2014.4.7—4.11
第八课时方法指导课
--------访谈调查法补充内容
访谈调查
一、访谈调查的优缺点
顾名思义,访谈调查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与问卷调查比较访谈调查的主要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灵活性强,访谈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具体情况来灵活决定诸如是否需要进一步问一些与调查主题有关的其他问题,是否需要重复或进一步解释那些访谈对象不太理解的问题等等。另外,灵活性还表现在访谈者可以为不同的访谈对象准备与之适合的一套问题,这就使得访谈调查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其二,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由于有访谈员作为访谈对象的指导者,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并富有访谈经验的访谈调查员,他们可以利用一些问卷或访谈提纲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其三, 可以克服问卷调查中问卷回收率低的缺点。在访谈调查中,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在问卷调查中作答的调查对象或出于礼貌或者其他缘故却愿意向访谈员谈出他们对调查者需要调查的那些问题的观点、看法或意见与建议。
其四,访谈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确定访谈对象的回答是否可信而有效。访谈中,访谈员可以与访谈对象单独交谈,这样便有可能直接观察访谈对象的非言语行为,从而判定访谈对像的回答是否真实可信。同时访谈员还可以通过巧问问题来鉴别回答的真实可靠程度。访谈调查的缺点首先是费用多、时间长,从而使访谈调查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由于这种缺点的存在,使许多经费少、时间短而又规模大的调查项目不宜使用访谈调查法。其五,是标准化程序低,难于统计分析。访谈中即使研究者设计好一整套访谈提纲,由于具体访谈情境的变化,也就不得不对访谈提纲作一定程度的调整或修改。这样一方面使访谈更适应每一个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风俗习惯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的访谈对象,而另一方面则带来了标准化程度低的缺点,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其六, 极易产生偏差。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访谈对象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访谈对象还是访谈员都极易导致各种偏差。从访谈对象这方面看,访谈中他可能极易受到访谈员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年龄、服装、外貌、谈话中的表情甚至语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偏差,有很多时候访谈对象的心境、访谈经验以及文化程度等也会使其作答时发生各种偏差;从访谈员这方面看,由于受经验、文化水平、社交能力等的影响,有时候不小心漏掉了一些该问的问题和该记下的答案或意见,有时问一些不相干、可有可无的甚至带有偏见、自相矛盾的问题而使得调查结果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或偏差。
此外,访谈调查还有诸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访谈对象深思熟虑,不能保证受访者匿名,不能查阅有关资料以及易受环境的干扰等缺点。
二、访谈的种类
访谈调查有许多种类,并且依据不同的维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访谈中的提问方式可分为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按访谈时间或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与重复性访谈(有的称跟踪访谈);按参加访谈的人数可分为集体访谈与个别访谈,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访谈调查。
1.定向型访谈与非定向型访谈
定向型访谈也称结构访谈,是由访谈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问卷或提纲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访谈对象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访谈问卷或访谈提纲的标准化。定向型访谈通常用于了解访谈对象某种特定行为或态度,或者验证调查者的某种理论假设。例如我们了解“2004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志愿”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定向型访谈调查来进行。
非定向型访谈是指事先不设计完整的调查问卷及详细的访谈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者和访谈对象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访谈对象可以比较随便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管访谈员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的一种访谈调查方法。在非定向型访谈调查中,虽然也有调查讨论的主题,但访谈员并没有要求所有的访谈对象按统一格式和标准的程序作答。
非定向访谈多用于人们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所引起的人们的态度或行为变化、个案研究等方面。
2.一次性防谈与重复性防谈
一次性访谈也称横向型访谈,它是指对人们在某一生活时刻或某段时期内的思想、态度及行为等方面情况进行的一次性完成的调查方法。
重复性访谈也称跟踪访谈或纵向型访谈,是指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经过多次访谈才能完成的调查方法。
3.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
集体访谈是指由一名或数名访谈调查员亲自召集一些调查对象就调查者需要调查了解的主题征求意见的一种调查方法。国内称这种形式的访谈为“调查会”或“座谈会”。集体访谈运用得当可以节省调研时间,使调研视野开阔、更加深入,但若运用不当,又可能导致形成主义或走过场,使调研要么如蜻蜓点水,要么做官样文章,很可能听不到不同意见。个别访谈是指由访谈员对每一个被调查者逐一进行的单独访谈的一种调查方法。其显著特点是:(1)访谈员与访谈对象之间易于沟通;(2)方式灵活,适应性强;(3)资料真实.细致全面。个别访谈多用于一些规模小及一些敏感性问题的调研过程中,也常用于一些个案的研究之中。
4.特殊类型的访谈
(1)儿童访谈。访问儿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访谈调查。这里所指的儿童既包括学前儿童也包括学龄儿童。
众所周知,儿童与成人相比,他们具有许多特殊之处,这就要求访问儿童时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要访问年纪较小儿童,至少要对以下三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其一是注意儿童的年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儿童与成人相比,其掌握的词汇是有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访问儿童时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领会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二是注意处理好与儿童的关系。儿童对成人都有一种依赖感,他们总是把成年人看作是家长或老师,另外,儿童易受成人的暗示,他们常观察成人(访谈员)的举止表情,而投成人所好,告诉成人一些不真实的意见。因此,访谈时要与儿童平等相处,避免居高临下;其三,应考虑到儿童的访谈经验和注意力的特点。一般来讲,较小年纪的儿童都缺乏参加访谈的经验,而且,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在同一活动上,容易从一个活动不随意地转移到另一活动。因此,访谈时要注意引导儿童,访谈时间不宜太长。
为了克服上述三方面可能给访问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一个最佳的办法是采取不直接提问法,用一个科学术语就是投射法。这种方法是要把我们所要了解的问题融会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如做游戏、看图画、讲故事、填句子、背诗词等等。总的来说,做游戏、玩玩具更适合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前儿童,而讲故事、填句子则更适用于学龄儿童。
(2)电话访谈(包括网络访谈)。通过电话来进行的访谈调查就称为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的最显著优点是快,能大量节约访谈时间。其次是廉,即能节省调查费用。第三是比2其他访谈类型的保密程度高。而其最大的缺点是:①抽样误差大。因为很显然,有的应该作为被访对象的人而恰巧他们家没有电话。②再一个缺点就是访谈时间有限,受电话线路和被访者的影响较明显。③不能观察被访者的非言语行为。这些都将影响资料的搜集。显然,电话访谈不是一种十分好的调查方法,但如果只考虑尽快拿出调研结果,那么电话访谈将是您最佳的选择。
三、访谈的技巧
访谈是言语的直接交际,是谈话双方互相支持的言语。调查者是访谈的主动一方,有责任在访谈一开始就营造一个谈话的氛围。
1.亲切善意的访问态度
访谈时, 要努力营造一个亲切友好的谈话气氛,打破陌生的隔阂。访谈双方见面,作为访谈的主动一方——调查者,应亲切称呼受访者,并作自我介绍,做到不亢不卑,使对方感到你的来访是善意的。同时,要向被访者说明访问的目的意义,取得被访者的协助和支持。
2.把握主题,善于引导
谈话时,应从题外到题内,等到谈话投机,再转入正题。在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谈话时,访问者必须集中精力倾听,倘若对方离题,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厌倦情绪,要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用插话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对方把话题转到谈话的主题上来,使被调查者觉得他提供的情况很有价值,乐意继续说下去。
3.提问明确,避免误解
访问时,来访者的提问要做到言简意切,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名词术语,避免对方听得不明白,发生误解。
4.准确记录谈话内容
访谈记录对资料的整理分类、对比分析至关重要。记录应围绕访谈内容进行,突出访谈问题的变量和结构。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尤其是那些开放式问题的回答和围绕主题展开的额外说明更要注意记录下来。不仅要记录言语的资料,还要把言语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如动作、表情记录在案,这些都对分析资料有着积极的意义。记录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析和改正记录中的语句毛病,能详尽记下最好,不能详尽的,可记下关键词或用符号记录均可,目的是帮助事后回忆。另外,记录不要妨碍对方的谈话,不要让他觉得你未记完而停下来等你记,打乱思路,也不要因他想看你记下了什么而分散其注意力。访谈结束后,要抓紧整理笔记,防止有效信息的遗漏。记录的方式有表格记录、选择答案记录、笔记记录。征得被访者同意也可录音或录像。
上课时间:2014.4.14—4.18
第九课时方法指导课
--------学生交流修改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过程。
2、能够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原则修改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二、学习内容:
1、复习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2、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设计的一般程序。
3、问卷设计和访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学习重点:能够认真去分析问卷和访谈提纲,删除的掉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修改成合理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四、学习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真阅读目标,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大概3分钟)
2、学生小组交流问卷的基本结构等以上4个学习内容,教师指导,白板出示一份案例:我校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状况调查,引导学生再次熟悉这些知识性问题(大概10分钟)
3、教师用白板把学生交回的作业向大家展示,大家看后有什么见解大胆提出。等学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再把纸质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来。 (大概22分钟)
4、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问卷或提纲,电子作业的学生可以当堂电脑修改。(10分钟)
如果电脑出现特殊情况,上面后两项改为(1)学生以学习小组交流,每个学生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问卷或提纲,然后大家各抒己见,共同修改。(2)以小组形式把修改过的问卷或提纲按不同课题读给大家听,大家听后有什么不同建议提出来,然后教师指出同学们作业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和各个问卷和提纲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 1、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2、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设计的一般程序
3、问卷设计和访谈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交流、修改问卷或提纲
上课时间:2014.4.21—4.30(23、24考试)
第十课时方法指导课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调查问卷整理的步骤。
2、巩固统计图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二、学习内容:
1、问卷的初步整理。
2、如何统计分析问卷。
3、巩固统计图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三、学习重点:。
四、学习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真阅读目标,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教师做适当补充(大概5分钟)(方法引导---白板展示1)
2、教师以《关爱我们的健康》“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为例进一步让大家明确怎么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大概20分钟)(问卷统计与分析---白板展示2)
3、方法指导:统计图表电脑制作-------------PPT
4、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大概20分钟)
五、板书设计:
1、问卷的初步整理。
2、如何统计分析问卷。
3、巩固统计图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上课时间:2014.4.21—4.30(23、24考试)
第十课时方法指导课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补充内容:
(一)方法引导:问卷的初步整理---白板展示1
1、检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
无效问卷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空缺率太高;第二,答案前后矛盾,有明显的不合理答案。
2、完善问卷数据
回收的问卷中有些问卷有少数空缺或答案模糊。对这些数据进行弥补和完善。(1)重新获取数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做一次问卷调查。(2)调查者补上。补时要取平均值或估算值。
(二)方法引导: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类--问卷统计与分析---白板展示2
1、 统计分析问卷数据
一般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就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一般中学生常用的问卷分析方法是简单的定量分析。也就是将问题数量化,对调查结果进行一些简单的量化分析,比如用百分比、平均数、频数等进行分析。
(1)对封闭式问题的逐一定量分析。指将单个的问题列出来,逐一地对选择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对封闭式问题的交叉定量分析。指将多个问题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3)对开放式问题的定量分析。开放式问题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但是分析是很困难的,因为答案很可能什么都有。对这类问题必须分类处理。具体做法是先将所有开放式问题的答案浏览一遍,对该问题的回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大概涉及哪些方面;然后根据答案情况,将所有答案进行分类,将形式不同但本质一致的答案归为一类,再进行统计。
整理、分类也就是要分门别类,并以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于下一步的分析。对于各种数据,首先是分类。数据通常有两类:技术数据和测量数据。对于定性资料,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对某一课题资料,可以按历史线索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类;可以按研究问题的性质分类;可以按子课题分类,等等。比如,对《关爱我们的健康》这个课题,如果需要分析、研究班级(或年级)同学体质的整体状况,就要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如:求出全班(或年级)同学各体质测试项目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等,再把这些数据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进行对照和分析。
2、 编制统计图表
为了将数据更加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并从中得到有关结论,可以采用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以简洁明了的形式显示出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并由此进行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从而揭示出事物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到处分析结果。
(1)统计图表的结构:
A、标题和图表号
B、 分类项目
C、 数据和图形
D、表注和图注
例如: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表 日期
调查人数 | 男生 | 女生 | ||||
男生 | 达标人数 | 未达标原因 | ||||
达标率(%) | ||||||
女生 | 达标人数 | 未达标原因 | ||||
达标率(%) |
通过调查,我对中学生体质状况的看法是:
(2)统计图表的编制要求:
统计表是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要求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尽可能避免编制内容过多、过于庞大复杂的表格。
初中生常用的统计图主要是条形图、饼形图和线形图。
A、 条形图
B、 饼形图
C、折线图
(三) 方法引导:统计图表的电脑制作PPT
上课时间:2014.4.21--4.30
第十课时方法指导课
……调查与分析活动评价表
表2、调查与分析活动评价表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学生自评 | 他评 |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能根据调查目的合理选择调查对象 | 优异 | 优秀 | 良好 | 加油 | 优异 | 优秀 | 良好 | 加油 |
设计调查问卷的能力 | 问卷中题目数量内容恰当,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 ||||||||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能选择恰当的地点和时间进行问卷调查 | ||||||||
问卷的有效收回率较高 | |||||||||
问卷的统计与回收 | 能根据所学知识对问卷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 | ||||||||
能编制科学、规范的统计图表(利用数学知识自己动手绘制统计图表) | |||||||||
能对统计图表中蕴含的信息及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 |||||||||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 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 ||||||||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 |||||||||
情感态度方面 | 对问卷调查活动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 | ||||||||
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很愉快,能积极配合小组活动 | |||||||||
在调查活动中坚持用事实说话,不编造数据和材料 |
上课时间: 2014.5.4—5.9
第十一课时方法指导课
------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一、学习目标:
1、整理资料,学会对资料的取舍。
2、了解调查报告包括的几项内容。
3、学习如何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
二、学习内容:
1、按照课题研究内容对资料进行筛选、取舍
2、将资料按照问题类别、研究步骤,把资料整理在一起
3、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三、学习重点:
调查报告的撰写
四、学习过程:
1、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学生对过程性资料按照重点进行筛选。
2、把过程性资料整理到一起。
3、学生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五、板书设计:
1、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合理取舍
2、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上课时间:2014.5.4—5.9
第十一课时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补充内容: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
调查报告具有以调查过程和结果来说明现象的特征。它一般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附录这九个部分。表3、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
题目 | 指明主要研究问题; 可加副标匙,补无说明主标题。 |
署名 | 调查报告的实际作者。 |
单位 | 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
摘要 | 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
关键词 | 起决定作用的词语。 |
前言 | 1、调查动机与背景; 2、调查目的和意义; 3、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 |
正文 | 1、调查内容:主要研究问题; 2、调查方法: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方式; 3、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有关文献资料表述研究内容。 两种不同的写法: 1、把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成几个并列的项目进行写作;2、按照逻辑顺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层层深入地进行写作。 |
结论和建议 | 1、概括某一现象的特点,规律和形成原困; 2、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 |
参考文献 |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 |
附录 |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
二、调查报告写作的一般格式
调查报告的格式决定于研究成果的内容。研究成果因学科不同、选题不同、性质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实验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
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3、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4、摘要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5、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6、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7、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8、结论
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9、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调查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10、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这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上课时间:2014.5.12—5.16
第十二课时方法指导课
------指导学生修改调查报告
一、学习目标:
1、能够积极地和小组成员研讨交流,发现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书写规范的调查报告。
2、能够在交流中吸取好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
二、学习内容:
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三、学习重点:
调查报告的修改完善
四、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子白板向全班介绍本组的调查报告。书面形式的要读给大家听。
3、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报告的优点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调查报告反复推敲,以严谨的态度,不断核实事实、数据、图表、加工文字,提炼语句。
4、学生欣赏同年级同学书写的调查报告案例。
5、组长收集同学们的建议,根据案例,当堂修改。时间允许,可以利用教室电脑进行修改
五、板书设计:
1、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2、态度要严谨,内容要实事求是
上课时间:2014.5.19—5.23
第十三、十四课时成果汇报、展示
一、学习目标:
1、能够采用电子白板进行汇报展示
2、将成果有条理地展示给大家
二、学习内容:
会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成功展示
三、学习重点:
研究成果的展示
四、学习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子白板向全班展示汇报组内成员的调查报告以及过程性资料。书面形式的以纸质向同学们展示,并读给大家听。
总结形式:1)调查报告: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记录,以及与研究相关的其他原始资料(调查问卷、访谈记录、数据的统计图表、电话录音、录像、图片、照片等)
2)宣传小报、PPT等
2、其他同学根据各组的汇报,指出报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各组的汇报做好记录。
五、板书设计:
1、调查报告各种要素要全面,格式规范
2、过程性资料要全面,内容要实事求是
上课时间:2014.5.19—5.23
第十五课时总结反思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对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并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总结
2、能够从过程、方法、结果和感受等进行总结与反思
3、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和不足
二、学习内容:
从过程、方法、结果和感受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三、学习重点:
从过程、方法、结果和感受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四、学习过程:
1、从过程、方法、结果和感受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2、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且说说对他们
五、板书设计:
1、调查报告各种要素要全面,格式规范
2、内容要实事求是,全面
上课时间:2014.5.26—5.30
第十六课时评价
-------自我评价、组评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评,对自己实践过程的回忆,找出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与成绩,发展自我。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组内其他同学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获得成长和进步。
3、在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中,要学生实事求是,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价表依次在活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点。欣赏与批判共存,并从中知道世界的不完美、发现自身思维或行动的缺陷的有效方式,增强抗错的能力。欣赏与批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学习内容:
评价的内容
三、学习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组员
四、学习过程:
1、学生认真阅读综合评价表给出自评结果
2、组员互评
五、板书设计:
1、自我评价
2、互评
上课时间:2014.5.26—5.30
第十六课时评价表
表3: 对课题活动的综合评价表
评价项目 | 完成情况 | 自评 | 组评 | |||||||
优异 | 优秀 | 良好 | 加油 | 优异 | 优秀 | 良好 | 加油 | |||
学习态度 | 对本研究主题充满兴趣,能主动思考、探寻其中问题,积极参加小组的实践活动 |
|
|
|
|
|
|
| ||
组织合作 | 在团队活动时,能认真组织活动,根据组员的特长合理分工,能正确化解同伴矛盾,协调沟通得当 |
|
|
|
|
|
|
| ||
工作方式 | 能预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活动的开展有序有效;能遵守团队规则,围绕活动目标进行研究 |
|
|
|
|
|
|
| ||
工作能力 | 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 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并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能利用多种方式辨别不准确的信息 |
|
|
|
|
|
|
|
|
社会调查能力 | 懂得在调查中如何与别人打交道,调查内容设计合理,有调查记录和调查报告 |
|
|
|
|
|
|
|
| |
动手能力 | 能独立搜集资料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能正确理解他人观点,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 |
|
|
|
|
|
|
|
| |
反思能力 | 在活动中能虚心听取他人批评意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
|
|
|
|
|
|
|
| |
成果发布能力 | 能及时展示活动成果,口头说明详尽生动,态度大方自信,语言有感染力 |
|
|
|
|
|
|
|
| |
工作成效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活动记录及时、真实、完整 |
|
|
|
|
|
|
|
| |
选择的展示方式能很好地表现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