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地生活,是人类自古以来最本能的梦想。舒适的安居,是人们在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指向,乃至存在方式。
而近些日子,在国人的词汇和语境里,相对于“快”来说,“慢”,多是带有些贬义的:缓慢、怠慢、慢性子……然而,你可曾想过,在中国现代社会,代表着另类生活状态的“慢”,却能帮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的美感和幸福感?
放眼四顾,我们身边行色匆匆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像再赶场,急着看股市,晚一分钟就会大跌;急着见客户,玩一分钟订单就飞了;急着去美容院,聚会饭局连轴转。过去形容工作是“奔忙”,现在用得更多的词是“奔命”。不休息、不健身、不打球,夜以继日地疯狂工作很多人看来理所应当。殊不知,只顾忙着埋头赶路,不仅让我们透支了健康,也让我们忽略了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
马上要步入40岁的我,希望我能够体会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真谛,而不是再像以前,一味向前冲而忽略生活中一些美好的小片段,放慢生活的脚步,尝试做一个“悠客”来生活,也算是我在40岁送给自己最好的一份生日礼物吧。
想一想,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比拥有并真实感受家庭幸福更可贵的呢?亲爱的朋友们,我想从我做起,学着享受生活,钱是赚不完的但幸福的生活却很容易丢失,只要现在你有决心抓住它,那么拥有不会太晚。
让我们来重新拥有那慢悠悠的美学吧!
慢生活如今已经成了美国的生活崇尚,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吃有慢餐,行有漫游,读有慢读,教育有慢育,恋爱有慢爱……无处不在地提醒人们放慢节奏,享受人生。国内近来也出现了不少被称为“悠客”的慢生活族,倡导从疾跑中减速。适时地“刹车”是为了走得更远;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腾出一些时间来做运动、给自己做一顿好饭、看喜欢的书,甚至只是坐着发呆,都可以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中品味人生。当然,慢生活并不是懒散,正如“慢调生活运动”网站所说的,“慢调生活并不是让每件事缓慢如牛,而是希望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那时一种平衡,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从现在开始,试着让自己“慢半拍”,哪怕偷得浮生半日闲,也许就能看到人生旅途上不一样的风景了。
在这个并不缺少榜样的时代,我们无意把他们的生活固化为一种绝对正确的模式。事实上,悠客生活无定式。每个人都可以“悠”之有道,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诺亚方舟。榜样们带来的,也许只是一个意念。
意大利人布鲁诺*贡蒂贾尼于2005年秋成立了“慢生活艺术”组织,并与2007年2月19日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了第一个“世界慢生活日”。
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放慢时间协会”,在全球拥有700多个“盟友”。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手拿秒表、观察路人,如果发现有人不到半分钟走了50米以上,他们就会上前给予“劝导”。
慢运动推荐名人:麦当娜清晨或者傍晚,穿上透气的运动服,套上舒适的跑步鞋,找条适于跑步的小路只管慢慢跑,顺便还可以遛狗。慢跑不仅能牵动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速度保持在每小时9公里左右为最佳,既能得到锻炼效果,又不会太累。
把慢跑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一旦开始实施,就别停下来,保证每周3次。开始练慢跑的时候,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可以采取慢跑加步行交替的方式,距离不宜太长。一段日子后,你的身体逐步适应了,就可减少步行,直到全部慢跑。
放慢生活的脚步吧,你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说的那样,“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因此,都市精锐们所追捧的“慢生活”,不是简单的“减速”,而是让自己在繁忙工作之余,在生活节奏上形成一种放慢的习惯,多些时间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让有限的快乐得以加倍放大。
天空清远。在步入慢生活之前,不妨放下生存的焦虑,放空自己的心,看看天地之间那大片留白。
云一直在我们头顶,不管我们跑得有多快。
脚步也一定能停下,不管路多远,灵魂永远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