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完《新大秦帝国》后,我被赢渠梁这位天才的领袖折服了。
赢渠梁不是长子,接管秦国也是他所为料及的,秦献公死于魏国毒箭前夕,朝野一致拥戴他的哥哥赢虔继君王之位。看完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当时朝野一致拥戴长公子赢虔,难道是因为君主之位只传长子吗,但是在那个时候似乎没有这个思想。之所以疑惑,主要是因为,赢虔的确不如赢渠梁,无论是文涛还是武略,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国治民,总而言之,赢渠梁从各方面都已超过他的哥哥赢虔。这点从后来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某个角度看,赢虔更像他的父亲,血气方刚,勇多谋少,但是从才能上讲,从他父亲临死前选择的过程可以看出来,赢渠梁确实更甚于他哥哥,不然,秦献公可能逆势而行而选择赢渠梁,话说到此秦国确应该感谢秦献公这个大胆的决策。当然,在做出选择之前,秦献公也是有过犹豫的,毕竟事关重大,但我个人揣测,他更倾向于选择赢渠梁,犹豫只是在自我斗争,冲破朝野形式带来的压力而已。
就观众而言,赢渠梁登位之前也很难预测花落谁家,但有件事似乎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以及做出内心的选择。
秦献公中毒箭前夜,秦军正共商大计,一举打败魏军,因为正如赢渠梁后来死谏要退兵时讲的那样,秦国已一无所有,民穷国弱,无兵可征,无粮可征,可以说秦国只剩下老弱残将了,而魏国,国力强盛,民众富裕,无论国富粮库均储满粮食,民众远远多于秦国,兵源远远胜于秦国。一战,秦不胜则国败,胜则招来魏国更疯狂的征战,秦国再也无力打长久战,秦国若想谋长远大计必须保存仅有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而此时,秦献公及长公子赢虔则力主拼死一战,且胜算不大,殊不知无论时胜败,只要再战,秦国必定没有喘气的机会,更没有长久的未来。
其实战争的形势是随时而变的,电视或许有点夸张的表现赢渠梁的长谋远略,但就当时的秦魏国力多比,差距悬殊,似乎不可同日而语。秦国也就自然不能再战。
赢渠梁接受秦国后,还真是做了几件事,而且做得恰当好处,朝野也开始认为他有王者风范。
第一件事,稳定秦国内部。
秦国有句老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献公时,都是一批老秦人的军队,秦献公虽为君上,当很体恤将士,关心百姓,特别是老秦人,秦献公平易近人,个性随和,从不摆君上威严以慑国人。所以军民对秦献公感情很深,特别是老秦人将士。秦献公死后,很多将士及百姓自请陪葬。因此,秦献公已死,赢渠梁一为新军,朝野顷刻间一致拼死一战,将士激情高亢,为秦献公报仇雪恨。他哥哥想报仇,自然不在话下,赢渠梁他娘也偏向报仇,国母的想法谁敢不仔细考虑,谁敢轻易放弃。举国上下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都沉侵在报仇雪恨的氛围中。如果稍微处理不好,可能适得其反。但是此时赢渠梁心中早有注意,加上他公父临死前留下遗言:坚持赢渠梁的退兵政策,秦国无力再一战。赢渠梁一上朝,当机立断,压下朝野仇恨的情绪。有力挽狂澜之势。此时王者之风范出现端倪。
第二件事,“安抚”魏国。
国葬秦献公时,除了赢渠梁外所有人坚持用魏军丞相公叔痤人头来祭拜秦献公,因为公叔痤是攻秦军队首领,有时丞相,拿他人头祭祀顺理成章再好不过。但赢渠梁考虑到公叔痤可增加秦国对魏国的砝码,也就是说秦国可以利用公叔痤来跟魏国讨价还价以争取一口喘气的机会。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魏军方面,虽然庞涓想借机灭了政敌公叔痤,但商鞅入秦献计秦国,即为救老师公叔痤,亦可就秦国。商鞅清楚的知道秦军与魏军以及秦国与魏国的情况,所以便献计秦王退兵割地以救秦,如此一来,公叔痤可作为特使身份与秦国周旋也可名正言顺的大轿荣归魏国。依老秦人刚烈的性格是绝对不会答应退兵割地,但赢渠梁从时势局势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百官退兵割地以救秦,保存秦国实力,待时而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以退为进的救秦政策实施后,既然是割地,难免会损害到老秦人封地利益。老秦人的地被割除去后,老秦人纷纷表示不满,于是联合起来逼宫施压新君赔地。若此时没有赢渠梁那位了不起的母亲,割地之后恐怕秦国会朝野动荡。母子二人分头行动。母亲以国后的身份和威严,当然也是情真意切,赢氏子孙明白秦国如今所处情况之艰难而迫不得已割地,赢渠梁也以置换封地手段缓解赢氏子孙内心的不满情绪。最后当然母子合作成功。
赢渠梁刚上任就面对“内忧外患”,秦国的烂摊子就从此开始被赢渠梁接管。赢渠梁刚上任处理的两件事也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才能。摇摇欲坠的国势自秦孝公赢渠梁开始,从此走上民富国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