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到底该怎么讲? 仁义王道礼法并施

在人教版高中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35页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从这段来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讲解为“不施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仔细品读这句话,就可以发现“而”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从上面的解释来看,“而”解释为“而使”,这实际上表明了“仁义不施”是导致“攻守之势异”的原因。也就是说,秦灭亡的原因是“攻守之势异”。可是,《过秦论》中,作者贾宜强调的是要汉武帝行“仁政”以求天下永固,即总结了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希望汉武帝“以史为鉴”。由此说明,“仁义不施”显然不是导致“攻守之势异”的原因。

“仁义不施”不是“攻守之势异”的原因,那么这句话又该怎么讲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清“而”字的用法。一般来说,词义服从句意,句意服从文意。所以,只要理清文意,这里的“而”的用法就明晰了。

《过秦论》的前两段和第3段的前半部分讲述了秦如何做大做强以及夺取天下的经过,第3段的后半部分和第4段讲述了秦守卫天下的措施和灭亡的经过。从课文内容——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乱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因遗策……及至始皇,奋六世之烈——来看,秦能做大做强并夺取天下,主要是在政治上施行“仁政”并处于攻势地位。而课文内容——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这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则表明秦在政治上已经违背了孟子关于“仁政”的论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抛弃了“文治”而只单一的采取了“武治”,也即是说,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在政治上施行暴政并处于守势的结果。

再者,“攻守之势”的“攻”是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教材第94页注释14)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由攻势转变为守势是以夺取全国政权为分水岭,而不是以“仁义不施”来划分的。

总之,上述表明,作者认为秦的灭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仁义不施”,这是实质原因;一个是“攻守之势异”。从而,我们可以判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而”表并列,译为“和”。全句则译为“那是因为不施仁义和攻势转变为守势了啊!”这样译,似乎更能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怅惘与希冀。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到底该怎么讲? 仁义王道礼法并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0444.html

更多阅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 令诸儿为攻守之势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过秦论》是名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其中心论点。许多材料对这中心论点的解释却似是而非,有的甚至绕过它东拉西扯。课本注释“[攻守之势异也]攻和守的形势变了。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

声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到底该怎么讲? 仁义王道礼法并施》为网友享受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