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猗兰操》译文及赏析 韩愈 马说 赏析

 《韩愈·猗兰操》译文及赏析

文/小儒丸子

(韩愈自序:孔子伤不逢时作,自伤不逢时,托辞於香兰。)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1)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2)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3)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4)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5)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6)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7)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8)

译诗中的‘兰’,必须时刻爻变为‘周南、召南’的‘礼之用’。译诗纯粹在赞美《诗经》起手25首诗歌至善至美的哲学思想,可以拨乱反正,足以经营四方。兰草不黄,我行四方;经之营之,万寿无疆。

【我的译文】

兰花之香 随风飘扬

大爱无疆 玉揽河山

拨乱反正 革道使然

归宁四方鹤鸣绎焉

四矢返兮荠麦青秧

余殃不除 篝火不断

荠麦之茂 立茂悠扬

君子之伤 猗兰思安

注释:

(1)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兰,寓意《周南》、《召南》二十五首诗歌。猗猗:邦无道,卷而怀念《诗经·周南·麟之趾》中描述的‘邦有道’时‘御嗟麟兮,振振公子’的美好时光;此为一猗;邦无道,卷而怀念《诗经·召南·驺虞》中描述的‘邦有道’时‘于嗟乎昼御、于嗟乎宙御’的美好时光;此为二猗;总之,‘兰之猗猗’应该解读为扭转乾坤的执政理论,有“四矢反兮,以御乱兮”的能力。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见‘兰(揽)之猗猗’是兰有‘礼仁’之依,‘依’化字‘衣’有《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人是需要依靠价值观才能凝聚起来的,读《诗经·秦风·无衣》必须把战袍之‘衣’训诂为价值观的‘依’,才能读懂《秦风·无衣》这首诗歌。这就是独特的春秋笔法。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善贾者。”训诂是解读春秋笔法的唯一方法,唯有‘训诂知裁,诂知才’,悟性就体现在善于替代之法、善于训诂这两个方面。

(2)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爻变为意译“大爱无言、大道无形,兰花的哲理就是乐观进取”,直译为“佩戴着兰花,却不懂‘兰’寓意《周南》、《召南》的哲理,你能理解兰花心中的悲伤吗?”

(3)今天之旋,其曷为然:‘邦无道与邦有道’的交替出现,那都是革卦的卦理在起作用啊!‘曷’训诂为‘革卦’,‘革道’道是无情却有情,《诗经·葛覃》云:“言告师弑,言告言归:不污礼室,不犯仁义。革命成功,归宁日月。”

(4)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儒家的‘礼乐’哲理,可以经营四方,懂得儒家的‘礼乐’哲理,可以君子万年。

(5)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文武双全之学,在于一张一弛的驾驭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荠麦青青,极美之貌也。

(6)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兰花如果不伤心了,意味着天下大同。‘觏’训诂为‘姤卦’,《 姤卦·彖词》云:“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天下大同之时,还需要等待更好的时机吗?不需要,因为时时是机遇,处处是和谐。本句在极力夸奖《周南》、《召南》中描述的‘执政理论’。

(7)荠麦之茂,荠麦之有:繁荣昌盛的极美之貌,离不开极美的执政理论(这里专指孔子十翼之一的《文言》)的支撑。‘荠麦之茂’来源于‘积善之家有余庆’的‘吉梅之佑’,乾坤有七爻,爻爻有善易之理,《诗经·摽有梅》极力夸奖乾坤两卦的哲理之美:摽有梅,‘及时祈’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善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8)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君子最伤心的是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在哪里出现,君子就出现在哪里,这就是君子兰的道德操守。

点评:

该诗的意境虽然高雅,语言却不流畅,所以流传不广。该诗语言古朴,韩愈似乎不在乎体现文字的华丽,着意点似乎在与琴磬之音的寓和。我并没有听过《猗兰操》的音乐,是否与《猗兰操》音乐相得益彰,不得而知。我却认为,我的译文文字,似乎比韩愈的原诗更富于哲理,意境更加高雅,更加符合《周南》、《召南》的主题:哀而不伤知进取,乐观向上善变革,锲而不舍礼忠信,广济天下能执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子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万事开头难,做人难,做君子更难。李白说:‘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说人和人的相处,尤其难,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知难而进,君子执博弈之道也。南方是‘离卦’,孔子裁而化之为‘礼’也。理想的人生,需要科学的方法支撑,科学的方法须从‘礼’中来:天地之礼,今人解读为客观规律;为人之礼,孔子解读为‘与时(士、诗)谐行’,崇尚文明离不开君子之言。君子中的君子,孔子认为是《易经》之言,周南、召南尽揽‘易之元’的哲理,孔子自评《周南》、《召南》可与易经的原经媲美:《易》化为兰,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难易’无体。”子曰:“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何谓也?崇尚文明而能迎难而上者,需要总揽全局的智慧和身体力行的勇气,‘兰’化为‘揽’的缘故。易云:“执方大”,不能揽得科学的哲学方法,谈什么伟大的理想?不脚踏实地,怎么能实现泛而爱人的天下大同。方法在哪里?孔子说‘可揽’,白居易说:红豆生兰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这段文字就算是‘兰’的哲学系辞吧。

附录一:《古今乐录》记录的《猗兰操》

 

《韩愈·猗兰操》译文及赏析 韩愈 马说 赏析

  《古今乐录》曰:“孔子自卫反鲁,见香兰而作此歌。”《琴操》曰:“《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於香兰云。”《琴集》曰:“《幽兰操》,孔子所作也。”

《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小儒丸子的点评:据《古今乐录》说,该诗是孔子所作,韩愈的《猗兰操》据说就是和该诗的。如果将韩愈的诗作与该诗对比,似乎韩愈的诗作意境高得多。可见《古今乐录》记录的《猗兰操》是伪作。 

附录二:电影《孔子》的主题歌《幽兰操》的歌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小儒丸子的点评:没有读懂韩愈的原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0534.html

更多阅读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这是两年前的读后感,放在今天,我还会是这样写吗?无限判断的句式,常读常新。唐诗,皆以系辞传为理论依据,诠释的是人性认识,‘字符/音符’之间,形成函数关系,有无限语意,“

《劳宫穴双手操》内容简介······ 打热水双手操作分析

. 祛病.健体.养生.开悟.生命知识文化的修行(宝典)方法传统文化,美丽中国。祖先道德,信息万千。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如来。新书《劳宫穴双手操.》已由湖北省科技出版社审编出版(影碟一张)。中国版本图书馆clp数据核字(2013)第245302号。

声明:《《韩愈·猗兰操》译文及赏析 韩愈 马说 赏析》为网友酒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