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八册《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第八册《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邛崃市西街小学寇丽

一、设计总述

(一)教材简析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单元主题是“快与慢”。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亲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要不断和时间赛跑!这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为此我安排2课时完成本文的教学任务,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自学生字词。2、联系上下文,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3、仿照课文第5或6自然段写一段话,表达对时间的感受;4、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积极努力,学习和时间赛跑。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感受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仿照课文5或6自然段写一段话,表达对时间的感受。”

(二)学情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我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学了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本节课就着重完成2、3、4、5个目标。重点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指导学生读文体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感悟,感受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仿写课文5、6自然段写一段话,表达对时间的感受。

(三)教法和学法

现在我就重点给大家交流一下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这节课我主要安排了四个环节:整体感知,质疑导入——走进文本,探究体验——与“我”同跑,深刻感悟—反复引读,升华主题。

1、整体感知,质疑导入

在学习了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我以引出学生的质疑导入新课的学习。即: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是怎样赛跑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走进文本,探究体验:弄清楚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让学生找重点句子反复体会朗读的方法,来感悟时间的珍贵。将第四自然段爸爸的话改为小诗,并把“你”变成“我”,让学生体验角色的不同,从而增进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并用《和时间赛跑》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的故事。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配乐朗读的方式将作者当时说不出的滋味用入情入境地朗读表达出来。在学习课文5-6自然段时,我采用读写结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不能回来了,从而让学生深刻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忧伤与无奈。在让学生明白时间里的事物不断不能回来而且还过得飞快时,我及时拓展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一文片段。让学生朗读感悟时间的飞逝,并追问:你的时间又是怎么飞逝的?这样让学生那种对时间飞快流逝的着急和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3、与“我”同跑,深刻感悟:理解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让学生找出“我”是怎样和太阳赛跑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重点朗读体会:我跑赢太阳了!这句话。相机追问:假如是你跑赢了太阳,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和置身文本,和“我”同跑,深刻感悟作者当时激动、快乐、骄傲的心情。在学习11自然段以后,我以:“如果是你,你会用节省的时间做哪些你最喜欢的事情?”来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在学习理解“受益匪浅”一词时,我相机出示林清玄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加深对“受益匪浅”一词的理解。

4、反复引读,升华主题:掀起惜时的情感高潮。

在最后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反复引导学生诵读课题“和时间赛跑”,深刻感悟文本内涵。同时掀起学生的情感高潮,振奋人心,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四)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比较简洁,以一个“赢”字为中心,即:赢得时间。下面一排是根据学生的回答了随机板书,也就是:在赢得了的时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赢得了相应的如:知识、能力、健康……(也就是受到的益处)在最下方有两个起总结归纳,点名中心的词语:“节省时间——延长生命”。这样板书不仅紧扣文章的主题,而且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题地位。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单元

11

教学内容

和时间赛跑

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训练学生围绕课题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方式质疑。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重点难点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的嘀嗒声)

教 学 设 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学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围绕课题质疑

三、自学生字词语。

四、初步感知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多媒体展示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

2、揭示课题,读课题《和时间赛跑》。

1、老师要求学生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围绕课题提问。

师归纳梳理重要问题:

A、什么是和时间赛跑?

B、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C、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新生字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多媒体出示重难点词语和句子,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组织学生交流主要内容。

4、小声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课题分成几部分来写的。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两个问题。

生倾听感受。

生齐读课题。

学生思考质疑,

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词语注上符号。

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理解词语意思,说出理解的方法,老师引导弄懂不理解的词,同时通过读词、读词所在的句子,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读。

生带着质疑ABC三个问题边默读边思考勾画出关键的词句,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生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

生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老师引导理清文章条理。

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

质疑:A、什么是和时间赛跑?

B、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C、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第二课时:

单 元

11

教学内容

《和时间赛跑》

总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积极努力,学习和时间赛跑。

2、联系上下文,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北师大版第八册《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的教学反思
3、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

4、通过文中具体事例的理解,明白时间可以节省的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事例写几句话,表达对时间的感受。

教学重点

难点

1、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感受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学习和时间赛跑。

2、通过文中具体事例的理解明白时间可以节省的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事例写几句话,表达对时间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 学 设 计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学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指课题,齐读——

2、师:上节课大家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谁和时间赛跑呢?

3、过渡导入:“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最后跑赢了时间没有呢?我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弄清这些问题。

齐读课题:《和时间赛跑》。

学生交流回报,老师相机板书:“我。

【质疑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走进文本,探究体验:弄清楚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1、师: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1-2,说说你读后的心情怎样?(忧伤)为什么忧伤?让我们一起捧起书,配乐读1-2自然段,一同去感受作者那段失去亲人后的哀痛日子。

2、师引:那段日子里,我什么也不做,就沉浸在忧伤里,这样有用吗?你们明白,可是当时的作者不明白呀,爸爸看着我这样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就选择了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请大家默读4自然段找出最重要的一句话用“——”勾画出来。

3、出示句子:(A)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

4、这是谁说的话?爸爸为了让我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给我举了哪些例子?你能用序号标出吗?

(幻灯片展示序号)

5、爸爸就是用这三个例子来告诉我,读(A)

6、是呀,昨天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的童年永远不会回来了,外祖母的生命也永远不会回来了,所有……生齐读(A)。

7、爸爸说的不仅是一番话,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请孩子们自由来读读吧!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

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你的昨天过去了,

它就永远变成昨天,

你不能再回到昨天了。

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

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有一天,

你会长大,

你会变得和外祖母一样老,

再想回到现在,

却永远不可能了。

8、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也许有悲伤,也许有着急,也许……)

师导:作者当时领会了爸爸的话没有?那你们明白没有?现在我们把爸爸话中的你改成我,再来读读,看看此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现场改诗)

(抽读)我们一起来读读改后的诗,体会那种“说不出的滋味”。配乐朗读改后的小诗。

9、是呀,爸爸的诗一般的语言就是在告诉我:(手势指大屏上的A句子)齐读A。

10、从这一刻起,我真正明白了爸爸话的含义。孩子们默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还从哪些现象感受到了事物不能再回来了?

11、过渡:时间里的事物不但不能再回来,而且过得那么飞快。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是怎么写时间飞逝的。(抽读)

《匆匆》片段: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过渡:孩子们,想一想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有哪些事物不能再回到从前了?你的时间又是怎么样飞快过去的呢?赶快在你的插图下写写吧!

11、时间就这么在不经意间溜走了,我的小心眼里变得——?(着急、悲伤)我着急什么?(快,一去不复返)悲伤什么?(无奈)对,就是因为:读A句。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是怎么做得?(决定要和时间赛跑。)

学生自读体会交流。(预设回答:忧伤、难过……)

配乐读好1-2自然段。

生默读并勾重点句。

学生齐读句子A。

学生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用序号标出理由。

齐读A句。

再次体会读A句

学生自由读爸爸说的话;

学生全班交流感悟

老师引导交流,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现场改诗

对比朗读,体会改前改后的不同感受。

配乐抽读——齐读小诗

齐读A句

生自由默读体会。

学生交流汇报5-6段的内容。

师生合作读《匆匆》片段,体会时间的快。

学生交流。

学生自由写话。

班上交流所写的话。

再读A句

【1、配乐读第1-2自然段,营造一种忧伤的氛围,体验作者失去亲人的悲痛。】

【2-7、此环节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子“(A)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紧紧围绕此句,采用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文本到生活,层层深入体会;随着不同层次的理解,指导读出不同的感受。让“A”句一次次刺击学生的眼球,冲刷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师生的共鸣,生本的共鸣:人生就这么短暂,时间真的是一去不复返呀!要珍惜!并且通过反复朗读,将精彩的文字刻入学生的脑海。】

【8、设计改诗歌,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直接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增进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10-11: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还语文本色,将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读写结合,意在让学生深刻感受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的同时。这里插进朱自清的《匆匆》片段,将课内外阅读资源巧妙结合,深化对文本的感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与“我”同跑,深刻感悟:理解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1、默读8-10自然段,勾画出我和时间赛跑的句子,把你的一些感悟写在句子下面。

2、指导学生读好句子。“我跑赢太阳了!我跑赢太阳了!”

师导:是呀,当作者第一次和时间赛跑成功后,后来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从“游戏”一词你体会到什么?(师生合作读11自然段。)

3、跑赢了太阳,西北风就是节约了?(时间)就是赢得了?(时间)板书

4、如果你跑赢了时间,你会用节省的时间做哪些你最想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赢得了(知识、健康、快乐、友谊、亲情……)板书

5、童年的我养成了和时间赛跑的习惯,对作者的一生有非常的作用常大作用。的确,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个人,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大屏出示作者资料)?(生默看资料)

6、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他受到的好处吗?(生说)

7、巧妙用“受益不浅”归纳总结。

8、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语句。比如12自然段,如果让你摘录你会摘录哪些句子,为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师相机指导)

9、师小结:对,只要持之以恒,你就会节约很多很多的时间,同样的时间里,你就会比别人多做很多很多你喜欢的事情,取得更多更多的成绩,这就等于延长了?(生命)

板书:节省时间——延长生命

所以我们要像林清玄一样,不断和时间赛跑,读最后一段。“我,要不断地和时间赛跑!不断穿过泥泞的田路,看着远处的光明。”齐读最后一段。

如果请你用大屏上的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你可能会站起身,握紧拳头,在心里暗暗地说道:(抽读)

10、如果请你把这句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送给你自己,送给寇老师,送给今天所有听课的老师,你一定会站起身,微笑着、自信满满地说道:(齐读)

学生动笔勾画,并做批注

读出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

师生合作读11自然段交流体会。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

理解(受益不浅)

生倾听,谈感受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

标注词“受益不浅”

学生自由谈感受和理解。

学生认真倾听,根据老师的提示齐读最后一段

个别学生朗读句子

全班学生充满自信地齐读此句

【1、此环节中主要让学生理解我与时间赛跑的方式和收获。此处抓住重难点句“这几步虽然很小很小,但作用却很大很大”引导深刻体会,从而认识到如何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点点滴滴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让学生明白,节省时间其实就等于延长了生命。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渗透,对人生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2、字词句的训练乃语文本色。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抓住“游戏”“受益匪浅”重点词理解本意,体会含义,交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3、此环节设计一个句子训练“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他受到的好处吗?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清楚表达对时间的深刻感悟】

四、反复引读,升华主题:掀起惜时的情感高潮

老师创设情境:

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小作者明白:昨天过去了,童年过去了,时间里的所有事物过去了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要——生读:“和时间赛跑”;

2、他更懂得了,在不经意间时间就飞快地流逝,永远没有了,所以要——生读:“和时间赛跑”。

3、作者持之以恒地和时间赛跑,他在30岁就取得了比同龄人多很多的成绩。因此,我们也懂得,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知识,赢得了——成功,就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时间就是成功,就是生命,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一直(生读):“和时间赛跑”。

4、出示关于时间的格言,学生积累。

引导生反复诵读课题“和时间赛跑”,深刻感悟文本内涵。

师生合作对话,反复读课题,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学生积累名言

【此环节设计老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引领学生回顾全文再次提炼内容的同时反复回读课题,由体会作者的感情上升到自己的深刻感悟,让学生的情感高潮一次次喷发在“和时间赛跑”的激情朗读中,使本节课的情感目标能比较好地达成。】

板书设计:和时间赛跑

知识、 健康、快乐、友情、成功……

节省时间 ­—— 延长生命

三、教学反思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的故事。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觉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完成的比较好,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教学中我以读为本,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和个性化的朗读相结合,设计了几个重点阅读指导的段落。如:第一自然段表现作者悲伤的心情,读出作者悲痛又无奈的心情;第四自然段爸爸对我说的诗一般,富有哲理的一段话。体会爸爸内心的悲伤、着急、无奈等复杂的心情;课文第十自然段中作者跑赢时间后那种喜悦的、无法言表的心情;最后一段总结的句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体会。读的层次分明,读的目的明确,而且对学生的朗读体验加以恰当的评价,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欣赏、感悟、评价能力。在重点句段的理解上,(第四自然段)采用了将课文内容变成一首小诗,让学生配乐朗读体会,再将诗歌中的“你”改成“我”让学生再次朗读体会不同的含义和感受。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更近的与文本进行对话,感受也更加真切。在体会时间一去不复返时,我适时引入朱自清《匆匆》片段,让学生多角度体会时间过得是那么飞快而且不复返,激起了学生心里的那份着急、悲伤。这时候,我巧妙结合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物也一去不复返了?把它写在课文插图下面。这下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起了,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学生精彩的发言中看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为下面唤起学生和作者一起和时间赛跑做好了铺垫。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自己的教学机智不够,当学生的朗读没有达到老师希望的高度时,自己不能很巧妙地引导,而是匆匆一过,没有抓住机会落实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另外,对学生发言的关注还不够,没有仔细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小小智慧火花没有及时捕捉,错失了一些可能的精彩等等。

总之,这节课带给了我一些成功的体验,同时也留给了我更多的思考。我相信:如果在教育中融入生活的体验,那么,会使简单的说教脱离苍白和无力从而焕发出无穷的教育力量!我们的教学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通过文本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感受到心的震撼,沐浴爱的阳光。

四、同伴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本色,字词句的训练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到位,充分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理念。

一、教者的目标意识很强。本文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但教者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分课时制定教学目标。整体目标清晰,课时目标定位准确清晰、切口小、具体落实,重难点突出。

二、教者的方法意识很强,教学设计中很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朗读指导很有特色。

在设计中,教者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指导,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比如:

(1)用悲痛的语调配乐读第1-2自然段,体验作者失去亲人的悲痛;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4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会我跑赢时间喜悦和自豪。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充满自信地反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对重点句子的处理很有梯度。在“走进文本,探究体验”这个环节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有五次朗读设计,但是每一次读的语境都不同,随着学生对文本由浅入深的理解,老师的朗读指导也有策略,有层次,一定会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情感也会层层深厚的。

(3)最后“反复引读课题,升华主题,激发情感”的环节设计是采用师生合作对话,引导学生边回顾课文内容边反复诵读课题“和时间赛跑”,这样能震撼学生心灵,掀起学生惜时的情感高潮。

2、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也很有创意。

(1)教者在“走进文本,探究体验”这个环节中,将第4自然段爸爸的话改为小诗,把“你”变成“我”,让学生切身体会那种“说不出的滋味”。对5-6自然段的设计,采用读写结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不能回来了,从而让学生深刻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忧伤与无奈。接着拓展《匆匆》片段。让学生朗读感悟时间的飞逝,并追问:你的时间又是怎么飞逝的?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时间飞快流逝的着急和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2)学习11自然段后,教者以“如果是你,你会用节省的时间做哪些你最喜欢的事情?”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回到生活中去思考,再让生活走进课堂中来“亮相”,切身的体验一定会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交流欲望,从而达到让学生“惜时”的目标。

点评人:邛崃市西街小学杨俊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056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北师大版第八册《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的教学反思》为网友不能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