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一、行动研究法的起源

“行动研究”是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考尔(John Colli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来的。那时,在一般科研工作者看来,“行动”与“研究”是由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后者指受到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专业探究活动,两者并不相干。而考尔、勒温在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仅凭个人兴趣搞科研,仅仅是为“出书”作研究,那么其研究工作就不足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而实际工作者如果不研究自己身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光有一腔“热情”,那么他们就无法作出“有条理有成效的行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一条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

所谓的“行动研究”,就是指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它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二、行动研究法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1、行动研究法的三个层次。

(1)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

(2)协作性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特点是可以发挥多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

(3)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从事研究。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的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

2、行动研究法的适用范围。

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学校管理评价;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娇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三、行动研究法的特征

1、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

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可见:预诊在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行动阶段在于解决问题、改进实践。

2、研究与行动相结合。

行动研究的过程是研究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3、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理论,系统的反思自己的实践,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桥梁,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

4、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

从行动研究的框架中可见第一个循环完了之后,进入第二个循环,从而使行动研究的整个过程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

四、行动研究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行动研究法的优点。

(1)适应性和灵活性

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松缓,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研究现象和领域内进行。

(2)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

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反馈的及时性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

(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参与性体现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予方案的实施。

(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合理的并用。

2、行动研究法的局限性。

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

五、行动研究法的模式

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现在介绍以下两种行动研究的模式:

1、四环节(四阶段)模式。

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循环阶段。

(1)“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行动。

(2)“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3)“考察”是第三个环节。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相、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4)“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2. 六环节(六阶段)模式。

即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六个步骤。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六、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

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分为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这四部分。

1、“计划”的方法技术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初步设想,终于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的计划的形成。

(1)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初步设想。是起点,是教育工作者本人愿意努力探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①、解决这个问题对本人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解决问题会带来较多的进一步研究的机会。
④、解决这个问题会得到谁的帮助。
⑤、所处环境中的制约因素不至于影响问题的解决。
(2)实地调查:亦称实地研究,它是社会的或教育的调查研究的一种。特点是深入到真实的、自然的现场或行动环境中,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真实材料,以便对研究现象作深入分析,以此作为确立课题和制定计划的依据前提。
  实地考察的内容:实际情境的现状及成因;反映初步想法的行动得以实施有哪些机会;本人试图改变现行做法的哪些方面;策略的设计3—4个值得试一试的变化;有哪些可能性与制约因素等。
  用于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访谈、对话、书面调查、录音录像摄影等。
(3)文献研究:根据一定的研究目标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准确的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文献研究。

①、有助于掌握有关研究领域情况,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
②、有助于形成并提出假设。
③、有助于搞好科研论证。
④、有助于搞好科研设计。
  第一步:查找,就是检索、收集文献;
  第二步:阅读,就是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有比较、分析的阅读,以便获得对客体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第三步:叙述,就是对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叙述,即对选题和研究设计服务。
  注:要将文献研究视为行动研究的基础贯穿于行动研究的全过程。
(4)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课题组对资料进行充分讨论、对话、解释、协商,先后经过发现问题、选定主题、明确范围、诊断原因等步骤,选好研究课题。在选题过程中,行动研究者需要将选题原则、选题线索、个人经验和多种有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5)假设:即将要采取的行动以及对行动结果的预测。它是通过假说方法加以建立和检验的。
  假说方法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测性陈述并加以验证的一种科学方法。
  运用假说基本步骤:建立假说、检验假说。
  建立假说,既要运用观察方法、调查方法、文献方法以及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科学事实,又要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思维方法。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检验假说,通常包括理论检验和实践检验。由于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所以多用假说的实践检验。
(6)制定计划,就是设计并形成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的行动的蓝图。
①、行动研究背景:对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初步设想的表述;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结果的归纳;对采取行动的大致范围和实际情境的描述。
②、第一行动步骤或包括第二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
③、考察措施。
④、安排进度表。
2、“行动”的方法技术

(1)课题组成员对行动研究计划和每一行动步骤进行对话、协商、讨论,达到正确理解、目的明确、责任分明。
(2)课题组成员在共同分析背景和行动的信息基础上,对总体计划、行动步骤提出修改意见,对所需资料进行核实,对考察手段进行核对,保证人和物到位。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实际工作人员从研究专家那里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同时使研究专家熟悉教育实际,获取教育教学改革信息。

3、“考察”的方法技术

  观察、访谈、成品分析。

  访谈是行动研究者与被访问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十分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协调,设计到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涉及到观念、态度和语言表达与交流,所以访谈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访谈就是一种有目的的研究性的访问与交谈。

选择和运用访谈方法应注意的要点:
(1)由于行动研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多种访谈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研究的问题、目的、对象、情景和研究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必要时可以将不同的访谈形式结合起来运用。

(2)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访谈对象;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设计访谈提纲;充分了解和熟悉受访者的情况;客观,别暗示。

(3)灵活运用访谈实施中的各种技术,保证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

访谈的技巧——开始、提问、倾听、回应、记录、结束。

①、开始:实际访谈开始,应顺利的完成两件事:接近受访者和应对拒绝。要做到善于接近受访者,应注意称呼恰如其分;衣着干净整洁;自我介绍沉着自信;邀请访谈诚恳热情;接触疑虑自然无痕;言谈举止适合对方;轻松幽默、机智诙谐、客观实际。
②、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开放性、具体性和清晰性的问题,使访谈为研究的目的服务。
  按访谈提纲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地问,并使问题之间衔接自然,确保谈话自然、流畅。
  交谈要在轻松、友好、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使受访者感到舒适、无拘束、畅所欲言。
  友善交流,认真倾听讲话,做出适当回应。
  灵活追问:详尽性追问、说明性追问、系统性追问、假设性追问、情感性反问、正面追问。
  交谈中既要重视语言信息交流,又要重视非语言信息交流,要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行为、姿势、表情。
③、倾听:是访谈的灵魂,是访谈者的心之所至,是心与心的交流。
  访谈者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受访者,给与受访者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
  访谈者要主动接受和捕捉受访者提供的信息,理解语言的含义,并且积极与受访者对话,进行平等交流。
  访谈者要理解受访者的情绪反应,实现情感共鸣、和谐共振。
  访谈者不要随意打断受访者的谈话。
  访谈者要注意容忍受访者的沉默,判断原因做出回应。
④、回应: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要对受访者的言行做出言语或非言语的反映,即回应。自然、及时、适当的回应有益于对话关系。
  访谈者要运用多种方式对受访者做出回应,以表示接受、理解。常用的方式有:认可、重复、重组、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
⑤、记录:访谈者的根本目的是从受访者的谈话中获取研究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内容型记录,记原话和说话方式。
  观察型记录,环境、场景、人物(衣着、肖像、神情、举止)
  方法型记录,访谈者所用的方法以及此种方法对受访者、访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内省型记录,访谈者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如性别、年龄、职业、相貌、衣着、言谈举止、态度等。
4、“反思”的方法技术
(1)资料整理:审核、分类、汇总。
(2)资料分析: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定量和定性)
  统计分析方法是将丰富的数据资料经过统计学的处理,揭示事物内在的数量特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动态数列分析法、表格法和图示法、平行数列对比法、相关法等。
  理论分析方法:将丰富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化分析,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比较法、因果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实事求是方法、全面看问题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系统科学方法等。
(3)解释评价:即对所整理和分析的数据和实施进行说明,对行动的结果做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不一致之处,从而形成新的判断和新的构想。
  常用的方法有:推论、归纳、演绎、评价、内容分析和元分析。

5、近年来行动研究一般操作程序的三个发展。

(1)“允许基本设想的游移变更”。即研究者不仅可以依据逐步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修改总体计划,而且可以更改研究的课题。例如,某些研究者最初确定的课题是:“学生的不满对学业评定方法不满,我们应如何改进?”随着研究的进展,研究者可能会发现“学生的不满只是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的症状”。这时研究者可以继续研究改进评定方法,但是也可以超出原来设想的局限,转而确定新的课题。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2)“监督”行动的全过程。为了更准确及时地掌握有关于行动的信息,以便为反思和评价提供更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行动研究逐渐地从强调观察行动的后果,推延到重视监督行动的过程,“监督”的内容包括行动者主观态度、努力程度的变化、行动者在遇到意外阻力,困难时表现出的机智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以及行动对象和背景在行动作用下的变化和反作用。

(3)“反馈”和“开放性”。一些行动研究者提出,行动研究过程不同于物理、生物过程,往往不能简单地,集中地表现出计划与结果、计划与行动,一行动与另一行动之间的“必然的”“线性的”关系。应该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为各个环节间的及时反馈和依据反馈调整行动的开放性。

七、行动研究法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1、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1)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教育学。
(2)团体动力学:一种对团体本质的研究,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与其它团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
(3)反思理性。理性:哲学范畴,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反思理性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所表达的是实践者的实践理论。在行动研究中,师生的学与教整合在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反思揭示和发展了那些潜在于他们身上的实践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导致他们产生行动的意念、欲望、动机、需要,然后产生相应的行动。是动力系统与情意系统的有机组合。

(4)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行动研究更适合于学生意义建构、独立认知、主动学习、能动学习;更适合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开发他们的潜在智力;更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维、生活、学习方式;更能体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行动相统一。
(5)“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基础的基础。
2、行动研究法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是教育教学实践。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以改进实践、改进对实践的认识和改进实践发生、发展、变换了的的情境、环境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倡依纲靠本、课题不离课堂开展研究。课题要经过课堂的检验,经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经过学生学习实践的检验。

(2)应用性原则:实施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关键看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归根到底要接受社会的或教育的实践检验。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改进了教育教学现状,是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再学习、再实践、再创造。(前提是科学性)

(3)合作原则。

所有参与研究者必须完成角色转换;大力提倡有情出演、淡泊名利;争鸣不争锋,辩论不辩解,批评不批判;所有参与者要静得下心来、沉得下气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教育科研不允许失败,但也不允许感情代替理智、主管代替客观、臆断代替事实。

(4)动态原则:加强操作程序各个环节间的信息的及时反馈。所谓信息的及时反馈就是要尽量缩短信息反馈时程。因为,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动研究属于负反馈类型。只有缩短信息反馈时程,系统才能及时依靠反馈信息,修正或调整由于干扰所引起的偏差。
(5)科学性原则:所有教育科研方法的前提。但是教育科学的本质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经验与科学的对立统一。

八、不断提高教育行动研究的层次水平

行动研究法允许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边研究边修改方案,不强求控制的严密。行动研究往往由于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缺乏可靠性和说服力,因而应不断提高行动研究水平。中小学教师要提高教育行动研究的层次水平,应当注意:

1、树立中小学教师以开展行动研究为主的科研新观念

当前教育科研在观念上还局限于学术研究,仿佛教师只有像理论工作者那样进行学术研究才算是进行科研。如此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权利,把他们挡在了科研活动之外。与学术研究相比较,行动研究是不够严密的科学;但与随意的、机械的或经验性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它仍具有较强的控制性、精确性和创造性,因而具有研究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它更符合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更切实可行。因此,要实施行动研究,就必须首先普及行动研究知识,把行动研究与学术研究并列为当代教育科研的两大基本类型,改变教育科研即学术研究的狭隘旧观念,树立理论工作者以开展学术研究为主、中小学教师以开展行动研究为主的科研新观念。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与进修,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

行动研究要求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使之集中、纯化,否则,就会把因对教育科研背景的不理解而产生的问题,当作行动研究的课题。它需要借助于理性思维的力量,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增强科学的预见性,避免行动中的盲目性。它还要求不断将行动的经验概括上升为一定的理论。

3、加强合作与交流。

要克服“专业个人主义”,打破“自给自足”式的教学生涯的封闭状态,建立“教育研究自愿组合”,促进中小学教师与校长、与专业研究工作者的合作,促进参与研究的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家庭、社区丰富多样的互动。驱使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不仅仅在于认识并改造教育现实的需要,而且在于自愿组合者之间的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寻求共识的内在需要。在与他人的对话中,自愿者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融合,激活思维,产生新知。对话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学观摩活动往往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此外,还应该组织集体备课、教育会诊、网上咨询、学术沙龙、“头脑风暴”、个案研究报告会等多种活动。

4、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与技术。

行动研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应根据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现实中教育教学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行动研究运用方法技术的灵活多样性。常用的行动研究技术有参与性观察、个案报告、教材内容分析、撰写研究日记、三角分析(让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同一现象、问题或方案,对彼此间观点的一致性与差异作反思)等等。这里应强调指出:行动研究不仅要利用观察调查手段去诊断现状,发现问题,而且要用实验的手段去改变现状。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虽有差别,理论层次、控制程度上都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不应有绝对的界限。实验要求主动变革研究对象,包含着行动;行动研究也包含着实验的成分。要引进实验分析方法与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5、强化自我反思与批判意识。

教师的研究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过程,是一种“理解的艺术”。作为理解的教师总是带着自身由具体教育教学情境所给定的“视角”去观察理解教育活动及其产品,他无法彻底摆脱所谓的“先见”、“偏见”,相反地却必须从“偏见”、“先见”等理解的基础开始。但观察理解决不能停留在“先见”、“偏见”的层次上,而必须向前推进。从“先见”传统走向未来的决定性因素是批判与反思意识。没有批判的研究,是停止不前的;没有反思的理解,是独断狭窄的。有了批判与反思,才有行动研究;强化批判与反思意识,便是提高教育行动研究的水平。教师的反思不仅停留在教学方法、技艺层面,还应该反思那些预先的假设,超稳定的教学结构,从而达到制度层面与理念层面的监控与调节。批判与反思不是孤立的活动,它应该贯穿于行动研究的始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0705.html

更多阅读

试论滑稽越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滑稽越剧方卿见姑

试论滑稽越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伊 亮越剧已经进入了新百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推动越剧艺术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杭州越剧人努力思索、探索、求索的重大课题和多方实践。近几

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日) 加藤周一 著辰雨石译人们常说,与中国和西方相比较,抑或与其他社会相比较,日本的文化与社会、或日本人的行动方式、或被看做其基础的日本人的意识结构,这些东西都具有一种特征。即别处肯定没有、唯独在日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华西村是共产主义吗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在共产主义社会,百姓自觉地建立了完善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共产主义政治制度,共产主义法

董仲舒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思想精华 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摘要]董仲舒以春秋公羊学的基本观念为核心,通过对经典的诠释将历史哲学、社会政治理想和信仰体系一起囊括在他的天人合一即天道观思想之中,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儒学理论和核心价值体系,其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表征为:使得先秦天道观和王道理

声明:《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为网友影子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