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炒辣椒?”没错!这两天,福建师范大学食堂的这道“特色菜”,已经在微博上被转疯了。导报记者昨日经过实地采访,证实确有此事。不过,食堂负责人称这道菜是用辣椒、青椒、黑木耳等“凉拌”月饼,并非炒月饼,烹饪方法是从报纸上学来的。烹饪专家则表示,不赞成这种做法。(9月20日东南网)
原来“月饼炒辣椒”其实是“凉拌月饼”,不过,“月饼炒辣椒”着实让福建师大火了一把,先来看一个调侃的段子:“厦大:我是全省最好的大学;师大:我有辣椒炒月饼。福大:我是211高校;师大:我有辣椒炒月饼。华桥:我从属部级;师大:我有辣椒炒月饼。医大:我有空调;师大:我有辣椒炒月饼。工程沉默,闽江沉默,中医沉默…农大表示想弱弱地问一句:师大还要不要买辣椒?”
这个段子确实搞笑,但对于这个“月饼炒辣椒”,我们不能止于哂笑。它其实暴露出了一个为广大公众所忽视的月饼去向问题。不难发现,每逢中秋节过后,原本在超市卖场里占据一大片货架的月饼竟然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下架的月饼流向何处?过了保质期的月饼又是如何处理的?
大多数公众对此一无所知,很多人担心下架的月饼会被“回炉”,被不法商家利用,从而回流到餐桌。这不,人们的担心得到了验证,福建师大就“天才”地发明了凉拌月饼,摆到了大学食堂,成功回收利用了剩下的月饼。
这暴露出相关部门监管的缺位。下架的月饼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如何保证月饼不被回收利用?面对公众的这些担心和疑虑,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及时站出来,发生权威的声音,消除公众的担忧;也没有对下架的月饼的处理制定什么规范和采取什么监管措施,这种缺位无疑是相关部门失职的表现。
当下,相关部门习惯了“事后监管”,也就是在出事之后才重视和处理相关问题,这种马后炮似的监管是落后的,也是于事无补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未雨绸缪,做到“事前监管”,将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就这个月饼回收问题,如果非得在出事之后才开始重视和整顿,那么可能受害的不仅是公众,更有日益式微的政府公信力。(文/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