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明
题目的话出自《庄子·大宗师》,最为简单的解释是:一个人如果太多的嗜好和欲望,便一定不能真正领会人生的奥秘,或者说一定是一个十分肤浅的人。这里,我们不想对庄子的本意和深刻含义再作过多的阐释,仅简单地从“嗜欲”和“天机”二者的关系上来说说现实人生。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主动承认自己嗜欲很深,反而是嗜欲越多的人,似乎更是经常表白自己没有嗜欲。
我就曾见过这样的人,手中多少有一点权力,虽然连芝麻官都算不上,但毕竟可以有一些经济上的权力。他经常说自己多么清廉,没有欲望,一心为公,从来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淡。但事实是,无论什么有好处的事情,他都毫不放过。所以有人形容他,大小通吃。事实也是,只要有便宜,无论大小,他都想一个人独占;如果有人想窥视一下,他绝不会允许。当然人都知道,有权力的人,虽然有便宜可占,但不可避免的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他遇到有责任的事情,他便认为应该由下属来承担。当他有便宜占不到的时候,他便不断向别人表白这事与他无关,而且会为事情不断设置各种障碍。
![嗜欲深者天机浅 嗜欲深者天机浅下一句](http://img.aihuau.com/images/02111102/02051855t01a396a9e070ce7dd6.jpg)
那些嗜欲过深的人,当他们得不到便宜,嗜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在不断声张自己没有嗜欲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极大的欲望。因为他们天机太浅,他们把嗜欲写在脸上,隐藏在言语间隙。无论他们如何表白,无论他们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能一眼可知他们嗜欲有多深。
为什么说一个人的嗜欲多了,天机便浅了呢?
我想主要有如下两端:
一是嗜欲过多的人,一定把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嗜欲的对象上。一个人想通过某件事情来满足自己的嗜欲,他便会十分关注这件事情。譬如一些领导安排某个工程,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极力赞成,一种是竭力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赞成是因为自己能从中得到好处,反对是自己很难从中得益。其实,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为满足自己的嗜欲则一。因为他们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他们所以极力赞成或竭力反对,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工程上,实际是把目标锁定在满足自己的嗜欲上。所以说,一个人的嗜欲,会让他透露出自己的肤浅和可笑,让人感到他天机很浅,一望而见底。
二是嗜欲深的人,往往表现在对世务的热衷。天机深的人,或者说真正认识到人生奥秘的人,他们会对人间万事淡然处之,他们处事处世,皆会深得人生之奥秘。他们不会为外物所动,他们做事处世,会表现出一种大度。因为他们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来确定自己对事物的态度。那些品行高尚的人,会把自己置身于利益之外,他们不是把人生的目标定位在嗜欲上,而是定位在对精神的追求上。由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便看不到他们为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大度和深邃。而嗜欲深的人,他们会热衷于世务,他们的热衷,实际是一种对利益的寻求,是一种对嗜欲的追求。因为只有身在世务中,他们才能得到得益,他们的热衷虽然都打着各种美丽的旗号,但这正表达了他们一种对嗜欲的期待。
由此可知,那些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的人,那些过分热衷世务的人,往往是嗜欲太多的人,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和热衷世务,一定会暴露他们的天机很浅。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只要看看嗜欲在他的身上表现多少,便很容易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嗜欲深者天机必浅,几千年前庄子便发现了这一点,今天我们仍能从中得到教益。
201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