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道出了认识性格的重要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我们明白,个人性格纵有不同,仍有其固有规律值得探寻。中华民族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到当今技术革新、竞争激烈的环境,无疑给中国人的性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且不说个人,就我们作为中国人而言,于己、于人、于事,我们的态度如何,我们的行为怎样?
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以自己在中国生活22年的经验为基础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详实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有褒有贬。书中所列的诸如“缺乏同情”,“缺乏公心”,“漠视时间”,“相互猜疑”,“保全面子,“因循守旧”等种种陋习至今仍然存在。而我最认同的则是其提到的“面子”问题——打开中国人许多最重要特性之锁的钥匙。
“面子”让许多中国人成为讲排场,讲档次,讲浪费的“典范”。这在各个年龄层、各种场合均有体现。设想一下,也能有枚不胜举的例子:贫穷大学生因要在女朋友面前展现“绅士”风度而肆意花费甚至不认衣衫破旧的父母;暴发户为了大晒面子而大肆铺张;有的官员认为下属当众顶撞自己就是不给自己面子;谁买的房子地段好谁就有面子,有的人甚至为了面子不惜犯罪,女人的衣服,包包,男人的车驾,气派……其实说穿了,讲面子也就是虚荣心在作祟,攀比心理、报复心理等负面情绪藏匿其中。尤为明显的:我们中国人吃饭,无论自家贫富,请客是一定要讲档次,讲排场的,哪怕事后自己百般省吃俭用。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丢了面子比丢了什么都更为重要。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漠视原则”的表现。就如同社会治安需要健全法律体系,公司管理务必制定相关章程,团体运作必须达成共同意识,因此,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同样要有“自我管理”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自己的生存原则,并且让这些原则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然而,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放弃原则、达成效用的时候。有时候,我们“漠视时间”,觉得迟到一会并不会造成多大麻烦,甚至约会时,女孩子就认为迟到是自己的权利,而没有意识到这在像瑞士等守时的国度是遭人唾弃的;有时候,我们“漠视计划”,要么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不愿着手安排,就是认为“惊喜是值得期待的”,除非了解到无计划行为的低效率甚至零效率时,我们才会认可计划,但却不一定在下次记得落笔计划;又有些时候,我们“漠视同情”,多少次看到偷盗我们扭头而走,又比如前些日子报道“西装男当街猥琐醉酒女”而十多个路人却能若无其事地走过;更有些时候,我们“漠视错误”,就如台湾作家柏杨在其《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讲到:中国人喜欢搞窝里斗,这样的行为哲学中国人产生了死不认错的特殊行为,我们喜欢“实践”“闭门思过”,但结果却是不断地用另外更多的错误来“改善”我们现有的错误,以至于我们表现出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这些漠视不断地敲响我们反思自我人格的警钟。
最后,就当前社会的各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人是“灵活自如”、“注重集体荣誉”、“重视人际交往”、“容易违背自然”、“趣味趋向低俗”的。现在,其实也不仅是中国人,全球人民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竞争愈演愈烈。我们希望“搭便车”,但不想牺牲效率,所以经常打着“为集体谋福利”的旗号,参与集体活动,宁愿牺牲个性也要通过集体智慧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虽然,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但是更多人相信“人情大过天”,更多人在遇到麻烦时不会直接找法律执行人员申诉处理。更常见的一点就是,我们当中有好些人不尊重自然,父母不顾及孩子发展个性的需要,而是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压力摧残着孩子健康成长的渴望。
当然,就如戴尔-卡耐基的观点——“人性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以上所提的不足也许不仅是中国人特有的性格特征,但每一点都有其“中国色彩”。因为我们喜欢“假大空”,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某个行为不对,但尝试改变的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以至于更多的劣性变得根深蒂固,甚至到最后,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这就是我们的性格缺陷。而提及优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礼”的美德,自然地,我们中国人以“中庸”之态成为世界谦恭的模范,这也是“礼仪之邦”的缘由。
在我看来,分析人性的优点、缺点,不应该只是实证分析,而要有规范分析。规范之中,我觉得更应该强调认识人性弱点的共性的同时看到自身性格缺陷,然后不断改善自我、提升自我,在与日俱增的竞争力的磨练中利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