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锐的故事 辛锐中学

辛锐的故事

辛锐(1918-1941),原名辛树荷,山东济南人。祖父辛铸九(名辛葆鼎,字铸九,以字行),曾任清平县知事、济南商会会长、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等职。父亲辛葭舟,是济南著名金融资本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财贸委员会委员、省交通厅厅长等职。

辛锐是辛葭舟的二女儿。她小学毕业后,进入同乡望族刘伯熙的私塾读书,与刘伯熙的女儿刘敏(后来成为辛锐的嫂子)同馆受教,两人志同道合,意气相通,结为闺房至交。辛锐受家传,从小爱画。身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的祖父辛铸九,看她作画有道,便聘请了济南名画家黄固源做家庭教师,专门指导辛锐作画。天资聪颖、酷爱艺术的辛锐,对书法、绘画都有了一定造诣。

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国民党二十九军爱国将士奋勇杀敌,国人深受鼓舞。辛铸九在济南民众教育馆为辛锐举办个人美展,展出她的绘画和木刻作品,并将义卖所得全部捐给了抗战将士和东北流亡同胞。此次美展,使辛锐名声大噪,社会上都知道辛公馆出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女画家。


辛家合影(左二为辛锐)



辛锐放大照



辛锐的画作

1937年12月济南失陷后,辛葭舟带着家人出城逃难。怀着对逃难生活的种种痛苦,对侵略者的愤怒,辛葭舟给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郭洪涛写了封信,表达了他下定决心投奔共产党的迫切愿望。郭洪涛立刻回信,请辛葭舟携家人立即启程到滕县八路军的后方,并派出一个八路军小分队接应辛家。为了表达抗日诚意,辛葭舟把一麻袋钱币捐给了八路军。辛葭舟成为八路军后勤部门的成员,二儿子辛树明给首长当秘书,20岁的二女儿辛锐则留在八路军队伍里做秘书。部队刚招了一批12岁至13岁的少年当小勤务员,小女儿辛颖也成了八路军队伍中的一员。

辛锐曾在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到大众日报社沂蒙工作团之前担任过山东省妇联秘书。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她都积极努力。她发现部队行军、作战非常需要军用地图,于是找来一份旧地图,并按当时敌我区域做了修改补充,然后复制若干份,送给部队,受到部队首长表扬,说这真如雪中送炭。

1938年秋,部队在沂水县王庄区宿营时,辛锐在房东的石灰墙上,写下了“打倒日本鬼,不当亡国奴”的大字标语。房东老大爷说:“大辛同志写的字像朵花,这一来我这墙上更好看了。”每逢集会和行军休息,战士们欢迎辛锐唱歌,辛锐就大大方方地为大家演唱。

就在这一年,辛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底,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酝酿创办机关报《大众日报》,但是报头和伟人像没法解决。辛锐曾搞过木刻,她大胆地接受了任务,经过几个昼夜的努力,终于刻好了报头和伟人像,使《大众日报》按计划于1939年1月1日出版。

辛锐设计的《大众日报》创刊号报头


辛锐设计的伟人像

1939年1月,为庆祝《大众日报》创刊,费东县东梭庄举行群众大会,辛锐自编自演《歌唱抗日根据地》一歌:

  根据地里新气象,

男耕女织打东洋。

……

辛锐的女中音,圆润流畅,乡亲们特别爱听。每当她的歌声响起,人群就立刻安静下来;歌声一落,人们立刻拍手叫好。她每到一地,不是教群众唱歌,就是教群众识字。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大辛”,称她的妹妹辛颖为“小辛”。

  1939年5月,日军对沂蒙山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转入外线作战。中共山东分局把青年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大众日报社、战地服务团等单位,合编成沂蒙大队,在沂水县山里打游击。

辛锐能歌善舞,活泼美丽,许多年轻小伙子追求她,都被她婉言谢绝。原来,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戴着眼镜、沉稳儒雅的文化人陈明。陈明1902年生于福建龙岩,与后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子恢等被称为“龙岩八骏”。早年与邓子恢发起创立“奇山书社”和《岩声》报,成为闽西最早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步青年学术团体。1925年到厦门中山中学任教,后考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大学学习。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政治部组织科长、《福建评论》社长。后来由中共中央派送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1年冬学成回国,担任福建军区宣传部长、红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红军大学政治军事理论教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宣传部长,参与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副校长,山东分局政府工作部部长、山东省战工会(即省政府的前身)副主任兼秘书长。曾撰写《抗日民主政府》一文。经常的工作接触,共同的理想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近。

  

1941年3月8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建了“姊妹剧团”,辛锐任团长,甄磊任政治指导员。也就在这一天,辛锐与陈明结婚。洞房花烛夜,朱瑞、黎玉、陈若克、甄磊等同志前往祝贺。


辛锐的故事 辛锐中学
辛锐与陈明合影

辛锐担任剧团团长之后,亲自动手编写剧本,导演排练,有时还登台演出,工作十分忙碌。为了更有力地宣传抗日救国,剧团在经常编演小型曲艺、歌舞的同时,也排演像《血路》、《雷雨》这样的大型剧目。辛锐和政治指导员甄磊,还根据当地反动会道门“万仙会”装神弄鬼、危害群众的事实,决定编排一曲《万仙会》小剧,以教育群众,揭发会道门的反动本质。一天,甄磊和徐兴沛便服来到“万仙会”的大庙,该会道首正在装神弄鬼,一些群众跪在地上叩头。那道首忽然跳上高台,阴阳怪气地说:“孙悟空来也,千钧棒侍候!”他接过一条铁棒,跳下高台,追打一位老人,老人忙往外跑。道首刚追到门口,老人的儿子一脚将他踢倒,顺势夺过铁棒要打,道首失声高喊“饶命”。原来这位老人拿了几十斤花生米,想在集上换点粮食。不料遇见这道首,这家伙以化缘为名,想白要老人的花生米,老人不给,他就威吓老人。老人的儿子听了此事很生气,就让父亲进庙引出道首,想好好教训他。甄磊抓住这件事对大家说:“乡亲们,看见了吧!这个会长专搞骗财害民的鬼把戏,大家不要信他那一套!”辛锐等通过这件事,又找了一些素材,编写了一个生动有感染力的剧本,演出效果不错,群众颇受教育。

不久,姊妹剧团参加了八大剧团文艺汇演,获得第四名,受到中共山东分局的表扬。在汇演中,他们合唱了辛锐编排的《参加妇救会歌》,有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妇女们呀动员起来!

  站岗放哨,做鞋袜,

  读书识字要参加,

  要解放,要做堂堂的人,

救国也是救自己呀嗨。

这首歌受到根据地妇女们的欢迎,一时广为流传。

1941年11月,日军纠集5万人马,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奋力抗敌。山东分局直属机关编为几个大队,凭借沂蒙山的有利地形,坚持游击斗争。辛锐率20多位女同志随部队转移,在猫头山与日军遭遇,为掩护同志们撤退,她小腹部中弹,紧接着两个膝盖骨受重伤,右膝盖骨全部被打掉。当晚,她被抬到山东纵队第二卫生所驻地——费县火红峪村。省妇联领导王照华派徐兴沛专门做辛锐的护理。

当时火红峪村只有聂凤立、聂凤举两户人家,一上一下相距半华里。二所的同志将辛锐抬到聂凤立家,商量找个山洞隐藏。在聂凤立的建议下,决定将辛锐送到距聂家南面一华里远的一个叫鹁鸽棚的山洞隐蔽。他们把辛锐放在一张门板上,聂凤立趴在门板下面,弓着腰驮着门板,其余四个人扶着,一步一步挪动,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辛锐驮到鹁鸽棚。山洞太小,只能将她慢慢向里拖进,她疼得昏迷过去。

辛锐在鹁鸽棚洞住了16天,伤势渐好,但双腿已残疾,不能走路。在她的要求下,12月16日二所的同志把她送到火红峪村聂凤举家,帮她洗澡,换衣服。当同志们告诉她陈明和甄磊牺牲的消息时,她十分悲痛,决心养好伤后重上战场,为死难烈士报仇。

12月17日(农历十月二十九),一股日军突然来火红峪一带搜山。二所同志急忙到聂凤举家,抬着辛锐准备突围。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他们刚跑出150米,敌人就追上来了。辛锐接连扔出三颗手榴弹,掩护同志们突围,最后被日本人的罪恶子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一个年仅23岁的美丽生命,就此香消玉殒。

第二天,二所的同志和当地乡亲们,将辛锐的遗体掩埋在鹅头岭的东坡,距她牺牲处10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149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冯康:一位杰出数学家的故事

原文地址:冯康:一位杰出数学家的故事作者:数学教育纪念冯康院士诞辰90周年汤涛 姚楠 杨蕾一个科学家最大的本领就在于化复杂为简单,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冯康 老人走了,世界出奇的宁静,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没有连绵起伏

关于/描写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描写朋友的故事的作文

  关于我和书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不知从哪个时候,书就悄悄地进入我的世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细胞。  巴罗曾经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于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着者。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是什么意思

《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院门外扫地,远处走来了一个身穿绿衣服的人。那个人问道:“你是谁啊?”孔子的学生回答说:“我是孔丘先生的学生。”  “那你一定懂很多东西啦?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吧,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

声明:《辛锐的故事 辛锐中学》为网友暮色挽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