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下健三(1913-2005)
KenzoTange
1913年 生于大阪
1938年 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
1946年-74年 留在东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丹下研究室”
1955年 广岛和平资料纪念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1964年东京圣玛丽大教堂
1964年 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
1966年-72年 南斯拉夫斯科普里的城市规划
1967年 山梨县文化会馆
1967年 静冈新闻、静冈放送东京支社
1967年 电通旧总部大楼
1970年 静冈新闻、静冈放送本社大楼(新闻放送会馆)
1970年 大阪万博场址、基础设施规划、御祭广场
1987年 荣获美国Pritzker建筑奖
1989年 大津王子饭店
1989年 广岛国际会议场
1989年横滨美术馆
1990年 君津市民文化大厅
1991年 东京都新市政厅
1992年 联合国大学
1994年 新宿公园塔
1996年 富士电视台总部大楼
2000年 日本熊掌乡村俱乐部会馆
2000年 东京圆顶饭店
作品欣赏:
1.St. Mary's Cathedral, Tokyo 东京圣玛丽大教堂(1964)
丹下健三(Kenzo Tange):东西方的结合
丹下健三是日本现代建筑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确定的吧现代建筑的基本因素和部分日本传统建筑结合的方式,影响了整整两代日本建筑家,是日本的建筑真正具有自己的独特形象,从而能够在国际建筑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丹下于1913年9月4日生于日本大阪,1935-1938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建筑,1938-1941年在日本现代建筑重要的先驱之一的前川国男的建筑事务所中从事建筑设计,这是他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通过设计实践使他从大学中学习到的建筑理论得到具体的发挥,同时对于现代建筑的技术、材料和运作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受到前川国男很大的影响,前川是跟随柯布西耶学习建筑的,他带回了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影响了他的学生丹下健三。
1941年,丹下健三提出了“国民住宅方案”,是他的最早的引起注目的设计项目。1942年他设计了大东亚建筑纪念碑方案,得到日本建筑界好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下健三没有多少建筑可以设计,因此集中极力从事研究。他在东京大学的城市规划研究所工作,重新把建筑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性的深化,他研究的中心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关系。他提出了公共场所设计的交流性理论(communication space),认为公共场所的空间,除了功能性一面之外,还具有交流的功能,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次在设计上非常重视,而不仅是提供一个足够的空间那么简单。他认为欧洲的交流空间是广场,而东方的交流空间是邻里的,狭窄的街道,精细的室外空间等等,因此不同文化的背景有不同的交流需求,也形成的不同文化的国家在公共空间上处理交流问题的不同手法,西方大量的公共广场和东方大量的有趣的小街道、密接的社区形成鲜明的对照。他认为两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助于促进交流,密切人际关系,他希望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交流空间,使新的城市具有更好的交流功能,而不仅仅是提供足够的物理性使用空间而已。通过这些研究,他已经把建筑的问题从包豪斯式的简单考虑物理功能的水平上升到心理功能的水平。
1946年,战争刚刚结束,他受东京大学聘任,担任这个学院的建筑系助教。教学的过程,使他对现代建筑进一步有深刻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他在1946-1947年提出了日本广岛市的重建计划,同年又提出了前桥市重建计划、伊势崎市重建计划、东京银座地区重建计划和新宿地区重建计划,都把欧洲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原则结合日本的国情,得到很好的评价。这几个项目,特别是广岛的重建项目,是他战时城市规划思想和“交流空间”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日本建筑界和规划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