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说说武则天读《讨武氏檄》因何赞赏 讨武氏檄

名列“唐初四杰”的骆宾王,七岁咏鹅,人称“江南神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家喻户晓的《咏鹅》,如今已经成了几乎每个幼儿园儿童都能背诵的唐诗。

骆宾王最有名的作品是《讨武氏檄》,当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不禁大加赞赏,有人说是武则天有胸怀,其实,这句话恰恰道出了武则天独揽大权的无奈,六尺之孤能管理政务吗?她武则天不管,谁来管?这恰恰是全文的败笔所在。倒不如说,“六尺之孤岂可托付无德悍妇?”

所以,武则天看在这句实事求是的话上,并不十分憎恶骆宾王向她泼了那么多污水,因为谁都清楚,后宫的事情,是君王做主,即便她武则天想怎样,君王不昏庸,她武则天又怎能得逞?所以,把所有的不是都加在武则天身上,武则天并不怕,只要这篇流传千古的檄文中,有这一句,她武则天就可以无愧地面对天下后世了。

虽然文中有此一句,但并不影响全文雄奇的气势,和慷慨激昂的号召力。

那么,骆宾王何以有如此才华呢?

首先,骆宾王出身名门望族,虽然到他出生时,家族已然风光不再,但是毕竟是诗书之家。骆宾王自幼读书,为他将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只是骆宾王性情耿直,得罪了上司,屡次遭到陷害,甚至入狱,这对他的人格是莫大的侮辱,而迫害他的人都是深得武则天赏识和信任的,这致使骆宾王走上了反抗武氏及其党羽的道路。

骆宾王流芳百世源于:1.家学深厚,家庭熏陶。2.刻苦努力,自幼好学。3.天才神童,品行高洁。4.刚直不阿,敢于反抗邪恶势力(武则天任用的滥用职权诬陷好人的邪恶的官员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1841.html

更多阅读

武则天对《讨武曌檄》为何不恼反赞? 讨武曌檄 武则天

武则天对《讨武曌檄》为何不恼反赞?《讨武曌檄》是骆宾王的代表作之一。骆宾王,唐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那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咏鹅》就是他这个时候的作品,不知是真是假?骆宾王虽然才

读后感之二:无怨无悔的爱——读《长途跋涉的肉羹》有感

读后感之二:无怨无悔的爱——读《长途跋涉的肉羹》有感今天,我作了一篇阅读,名字叫《长途跋涉的肉羹》。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在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出去开一次农会,所以吃上了这一辈子最好吃的肉羹。作者笔下最好吃的肉羹,是父亲从遥远

读《戴维斯王朝》 安东尼戴维斯

转【枯荣的日志】戴维斯双杀!——读《戴维斯王朝》2009-12-28Old Manriver,是美国30年代的一首老歌,老戴维斯喜欢这首歌,并改变歌词,大意为:“有人知道必有某事,却从无耐心静静流淌”晚上躺在床上,静静的读着印刷拙劣(没办法,原版难找了)的《戴

声明:《骆宾王——说说武则天读《讨武氏檄》因何赞赏 讨武氏檄》为网友虎逼太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