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稿解读版《评新增课文<王几何>》发表于《中学语文》2013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初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修改稿教学版《以学生的言语发展为基点——<王几何>的另一种教学视角》发表于《中学语文》2014年第3期。
以学生的言语发展为基点
——《王几何》的另一种教学视角
山东鱼台县教研室 李明哲
按:本案例系根据“《王几何》学生阅读情况调研问卷”答卷撰写。该答卷系采自鱼台县实验中学、滨湖中学等学校,共160份。感谢参与本次调研活动的老师和同学。(说明:1、在不改变学生个体和小组观点的前提下,改变了语言表达;2、学生姓名后的“等”字,表示整合了不同学生或小组相同的观点。)
今秋,草根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入选初中课本,一时引起网民热议。说“贴近”学生者有之,说“迎合”学生者有之……综观《王几何》此文,所写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幽默风趣,展现了一个独特的教师个性形象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构想]
言语学习,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在“解读”方面应该不成问题。研读课文,感觉冗余和害意的文字不少,而删减后稍做修正,就读着干净清爽多了。作为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其言语形式,应该要求它经得住推敲。因此,我决定把该文的教学定位于“鉴赏”,侧重于评价性阅读。
简言之,我教《王几何》,就一个字:删;删后对比表达的效果。删是手段,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言语发展的契机,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先让学生寻找思考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再让学生来做删除和评价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删后还要如何修改和完善。一句话:学习——批判——建设。
下面就尝试着实践这个构想。
[案例概述]
一.预习
老师提前安排如下学习活动(即“《王几何》学生阅读情况调研问卷”),指导学生预习:
(一)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请写下你的印象(感受、心得、观点、看法、疑问……)。特别欢迎提出独立见解。
示例:感觉作者对学生生活,对学生心理,对课堂情境是陌生的。通篇似在模拟学生腔,但始终都有点隔。
(二)就本文的主题呈现、叙事技巧、描写手法、情节设计、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各小组任选一项,从言语的层面评说其优点与不足。形成各组的探究成果,并整理成文。
示例:叙事组说说叙事技巧(或悬念设置)。详见《教师教学用书》“整体把握”。
(三)每个同学任选评课文一两个自然段——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者令你反感的地方。(写清段略序号)
示例:[3]“须臾”,文言的腔调,与全文语言风格不谐调。[7]“挤眉,弄眼”,矫揉造作,庸俗不堪。[8]“面向课堂”,原来面向哪里?删除之或改为“面向学生”如何?[16-17]“嘈杂”与“洗耳恭听”自相矛盾。
二.探究(学习活动二,过程略。)
三.展示
学习活动(一)
刘潇雯等:我喜欢这篇课文。它的题目十分独特,既点明人物,又有吸引力。情节也很有趣,让人过目不忘。作者把“王老师”的第一堂几何课写得很生动很形象,从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是一个开朗幽默、教学方式新颖独特、不循规蹈矩、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让人有上完这节课还想着下节课的想法。我想,要是有一位这样的老师给我们上课,那该有多好啊!我也很敬佩这位老师,他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第一堂课就让学生喜欢上了他和他的课。
史玉娇等:比较喜欢。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几何课,读来亲切感人。叛逆期的学生比较喜欢离经叛道。文中的老师深谙学生的心理,独具匠心,他知道用什么方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上课不死板,不摆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课堂不乏味,气氛活跃,上这个老师的课不拘束,很轻松,很自由,身心得到放松,快乐的笑声充满课堂。我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感受到了一堂欢乐有趣的几何课。处处写笑,仿佛不是一个陌生的老师,而是一个知心朋友,笑得毫无顾忌,笑得肆无忌惮,一堂课都在笑声中度过。试问,哪个老师上课,学生敢如此“放肆”?一堂课,老师就与学生建立了情谊,相处十分融洽。文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陈梦瑶等:不喜欢。没有让我感到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对学生心理、课堂情境、人物神态的描写,脱离实际,感觉像是捏造,而非作者真实的亲身经历。本文是回忆学生时期的生活,完全是以学生的口吻叙述的,却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难免会有一些假:想象的成分过多,太过夸张,这样只能弄巧成拙,不切实际了。只有后边老师向大家说明道理时的表情,才是老师真正可能有的表情。开头平常、平淡无奇。文笔太过幼稚,且用词不当。语言重复啰嗦,像个“更年期的阿姨”一样,使得本来写的一件有趣的事也不怎么耐读了。“王几何”的形象不饱满,没有立起来,学生群像也过于平面化、模式化。
学习活动(二)
主题组:
(李小搴组等)我们组认为: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的趣味,把学生领进几何的大门,让学生在无形之中爱上这门学科,这才应是入门课的主要任务。而这个老师一节课的时间不讲任何关于几何的知识,让学生大笑了一堂课,太过荒唐,简直是搞笑、胡编乱造。而且,文章并无深层的内涵和意义,缺乏思想性和文学性,太过简单浅显,让人一下子就能看透文章主旨,少了让读者回味思考的韵味。并且,作者的一些描写也并不到位。这个“王老师”更像是作者幻想出来的,本文总体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老师(笔者。下同)补充:说说徒手作图。
老师认为:“王老师”的“结束语”说教味太浓,作为几何入门课,也没有说到点子上,试问:学习哪一门功课不需要“热爱”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况且由徒手作图而突然进入人生教育,也不见得真有效果。从写作的角度说,刚刚还是“泪流满面”,马上老师的一番言归正传的教导就让学生立马“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主题思想”的加入有些生硬和突兀了。徒手作图,偶尔露一手,也没什么,但要拿这个来说理,这是用不恰当的例子论述正确的道理——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会不会得出学习几何的最高境界就是徒手画出最完美的几何图这个结论呢?“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的老师”,点睛之笔竟也如此粗糙,内容和主题缺乏内在的必然的逻辑性,因为所叙事例无法印证这一点,毕竟,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是用徒手作图来体现的。而从全文看,没有写出这个老师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面,哪怕是只有一句话。
叙事组:
(马志远组等)我们组认为:本文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一节很普通的几何课,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却异常生动,不仅写出了老师的教学过程,还写出了同学们的反应,可以说故事一波三折,充满了趣味和悬念。比如,作者写几何老师来给我们上几何课,可老师只笑不语,令大家怀揣各种猜测,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这种叙事技巧值得学习。一马平川的文章让人乏味,而一波三折的文章会引人入胜。授课的每个环节,“王老师”都精心设计,叙述详细,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课堂结束时,老师才点明用意。这种结构文章的方法非常巧妙。
描写组:
(随雪组等)我们组认为:从整体看,本文的描写不能堪称完美。外貌描写没有多少新意,没有达到让读者感觉眼前一亮,立即被吸引住的效果。神态描写,如,“右嘴角微微斜翘……得意洋洋”,这一处较好,有一种“阴谋得逞”的意味,似乎在问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写出了“王老师”的幽默感。其他地方则大多夸饰过度。如,全文对老师和学生的笑描写得太夸张。语言描写,揭示出了“王老师”的性格:幽默、风趣,但过于啰嗦。对老师画图一处的动作描写很好,通过“反手”“标准”等几个词,让读者对“王老师”的高超技艺,感到好奇和敬佩。
老师补充:
本文在描写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既表现一些少年可爱的形象,又衬托了一个教师可爱的形象。这种写法值得学习。老师的出场,“方头大耳”“矮胖结实”“挤进门”,描写得好,简洁,形象突出。尤其“挤”用得好,有幽默味,让人会心一笑。但遗憾的是,全文中自此处后的描写,作者在着力于语言的生动活泼和内容的生动有趣时,却忽略了情境的真切和语言表达的分寸,有些过犹不及。比如,老师自报其名,声音洪亮,却写学生“被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这让人不可思议,学生被吓住了?这些学生是幼稚园的娃娃?真实的课堂上会这样?
情节组:
(黄雷组等)我们组有几点疑惑:其一,“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若说是“伏笔”的话,后文也没有照应。那么,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徒手画图没用着,难道只是表明人物职业身份的“道具”?其二,“一齐哄堂大笑”,似有问题。老师微笑着注视学生,时间长了点,就会发生“哄堂”事件?这不大可能吧?其三,同学画图,根本没当事?闹着玩呢?试设想:如果学生不是嘻嘻哈哈,而是努力在画,认真在和老师比试,也不敌老师的绝技。这样设计情节,反衬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老师补充:
其四,这位有一手绝活的“王几何”老师,在当地应该小有名气。“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也应该弟子众多。既然绰号是“上几届的同学”给取的,应该早就流传开了,“我”班的42个学生也应该有人早有耳闻了,这第一课何至于有如此大的悬念?爆出这么多的笑料?
其五,学生明明知道老师是几何老师,明明知道老师是在上几何课,明明看到老师画的是几何图形,怎么可能有“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的错觉,学生连几何课与图画课也区分不了了吗?如果“王老师”真的把几何课上成了图画课,则恰恰说明了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几何老师。
其六,再说说断层。
“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从全文方面看,这句话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以为整节课都在嘻嘻哈哈,一直笑到了下课呢。按理说课文所写那些笑料只能是这堂课的“序幕”。难道整节课就只有这个见面仪式,没有具体教学内容了?感觉文章中似少了一笔情节的过渡。“鸦雀无声”和“泪流满面”之间有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段就该是开场白之后的教学时间。次要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当然不必详述,但是,必要的情节,哪怕是一笔带过,也必须有所交代,而不能只字不提,不带而过。为避免引起读者的误解,还是有必要点一笔。
说来还要感谢某教育论坛某网友的诘难,让我把这个疑点终于搞清楚了。(“你觉得文章少了哪一部分是必须的而作者没有写?只要你能证明,关于三角板和圆规这段,作者有什么非写不可的,我就收回原来的话并道歉。”)
网上搜索:“……在几十双睁圆的眼睛和一片惊叹声中,他接着描绘的圆圈和三角形的世界,使我想起儿时砌过的积木、美丽的迷宫和古埃及灿烂的金字塔……”
这是作者原文中的话——原来是被编者删掉了。原文关于课堂具体教学内容方面的叙述,被编者删掉的不止是这一段(作者原文全貌目前还搜不到),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但是编者还是忘了一点:至少要保留一处,以避免引起读者的误解。
语言组:
(宋佳组等)说说“笑”。我们组统计了一下,这篇千余字的文章中,一个“笑”字,竟出现了16次(除去有“笑”字没笑意的两处,也有14次)之多!仅“哄堂大笑”就出现了两次。有意为之的痕迹太明显。读起来让人觉得不舒服。要渲染课堂气氛,有必要让同一个字同一个词堆砌成山么?有必要让同一个细节同一个情境反复重叠泛滥成灾么?作为读者,如果说有几次还是会心一笑,那么作者一再点“笑”,反而不可笑了,让读者都笑不起来了,至少我们没有觉得有多少可笑的。
老师补充:说说“矮胖”。
“矮胖”这个词直接出现了8次(提到“胖”或间接提到“胖”的共有12处之多),把“矮胖”作为老师形象的符号反复强调突出,语汇匮乏机械重复啰嗦不说,也不利于塑造老师的形象。点到即止即可。因为“矮胖”的体貌特征不足与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性格特点或才华能力形成有效的关联,比如“烘托”,比如“反衬”。所以,此文中不厌其烦地点“矮胖”,给人感觉幽默成了“戏谑”。其实,此文在开始完全可以先以“几何老师”相称;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之后,可以称呼“王老师”;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绰号之后,转而直接以“王几何”相称——风趣,且与题目一致。
人物组:
(张雨晴组等)我们组认为:作者塑造的“王几何”这一人物形象比较成功。本文写“王老师”先用独特的方式吸引学生,让读者看到这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接下来,所写“王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使学生和他更亲近了几分。作者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点,如“胖”、“笑”,没有造成“大众脸谱”。而且,作者刻画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读起来好像“王老师”就在眼前,仿佛自己就在上这一堂几何课。一个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民主开放、不拘一格、教学得法又个性十足的几何老师跃然纸上。“王老师”的形象被作者写活了。
学习活动(三)(节选)
(说明:为减少字数,课文内容仅以段落序号替代。)
[1]王玉珠:开篇不简洁。
[3]张佳雯:“黑眼睛”“黑”字多余。聂昊:“一齐望向教室门”,不大符合实际。朱亚捷:我觉得“胖”也要写得含蓄一些,不然,有点对老师不尊敬的感觉。闫丽丽:全文是从学生视角来写的,学生的脑袋里会蹦出“须臾”这么个文绉绉的词么?
[4]李新宇:“深沉”与此刻的环境气氛不谐调,应删除。
[5-6]崔娜:“一分钟”“两分钟”过于精准化,表达反而不够准确了。
[7]陶怡然:“哑笑”又有什么“神气”可言?莫名其妙。尹梦焕:我认为这句话好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既然是父亲的朋友,就一定认识,为什么还要说“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
[9]李泽轩:“站”字用得好!图形的逼真,衬托了“王老师”技艺的高超。陈曦:作者怎么可能知道全班同学都在想什么呢?
[10]赵智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同学们的表情太统一了。“放大”应改为“睁大”。
[12]杨雪茹:“全班男女同学”重复啰嗦,“男女”应删除。下同。
[13]闫思维:既然是私下里取的绰号,“王老师”怎么还会知道?
[15]陶怡然:不解。“王老师”并不在意同学们在私下给他取绰号,相反,却以此绰号为荣,可见“王老师”的豁达大度、风趣幽默、与众不同,为什么不亲切地称呼“王老师”为“王几何”呢?刘凡:“老同学”,联系上下文可知,是“王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但字面上会让人以为是“王老师”的同学。“那些”前若有“你们”二字就没有歧义了。
[16]于思琪:文章的着力点又不在这个方面,何必扯上那个“年代”的背景?作者何必急匆匆地自己跳了出来?这段话是对“王老师”的揶揄还是褒奖?应删除。
[19]杨乐:何以有这种错觉?
[21]姚家宁:这个“丑陋”用得好!
[22]解朋辉:不可思议。就算老师讲课再有趣,同学们也不可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啊?这夸张也未免太过离谱了吧?应删除。
[23]朱锟:“对天发誓”大可不必,读者选择相信就是了。张新举:“忘乎其形”太雅,且与后两词不搭。“乎其”应删除。
[24-25]梅傲寒:“……结束了第一堂课”与“下课前的结束语是……”两段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先后顺序?
[26]李长平:“面无一丝笑容”,太过生硬,与前面的“眉开眼笑”等格格不入、反差过大。
[27]白树立:宽松、和谐,这不正是王老师追求、营造的课堂氛围吗?“奇怪的是”何必要板起脸来那么“严肃”?让学生如沐春风,感觉不到是在受“教育”,寓教于乐多好啊?
[28]董雪倩:这个评价还不够准确。
[29]刘凡:“毛根儿”,方言的运用为文章增色。郑琳琳:提父亲的名字,让读者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赵永康:这句话降低了“故事”的“可信”度。
(其余评点略)
[案例反思]
由此来看,该文文辞不够谨严,在语言的运用上起不到应有的示范借鉴作用。它既无语言文字和谋篇布局上的佳处,也无主题的多元和深度。多了噱头和虚招,少了内涵和思想,技法不高,浅拙的痕迹也没能藏住——连初一的孩子都能看得出来。总的来看,该文还稍显粗糙、平庸、浅薄,没有多少回味的余地。如果是为了用来体现某种编者意图,这个文本不是不可替代的,完全可以另选优秀的文本,不能俯就学生,为了“贴近”而贴近。
课文不是圣经。欣赏该文的亮点固然重要,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重要。有缺陷的文本往往更具教学的价值,因为,“问题课文”本身就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纠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佳径。所以,教学本文,我选择的是“鉴赏”这个教学策略。没有必须的喜欢。说实话,如果让我虔诚地去教连我自己都不喜欢的课文,我是做不好的。
那就不教。教师的位置后移,让学生走在前面。没想到,学生的评价竟然如此精彩!哪里还需要我们老师去讲?——虽然学生对课文的有些内容的评价还不够允当(其实笔者的评价也未必允当),但孩子们文本解读的能力绝不亚于成人啊!绝不能低估孩子们的判断力,从这些诞生于教师讲解之前,无任何参考资料辅助的孩子们的评价文字中,我感受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2013年12月
王晓春(北京教科院)点评:
教师讲课想办法吸引学生,当然是应该的。但吸引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本学科内容上做文章吸引学生(知识的魅力,思想的魅力),另一种是以学科知识之外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噱头吸引学生。这位王几何老师这堂课用的是后一种思路,愚以为虽然可以包容(毕竟人的个性不同),但不足为训。说得难听点,此文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作者描写了一个哗众取宠的人物,其幽默感也比较粗俗。
此文不宜选入教材。李老师的课处理得不错,学生的见识和语言水平令人惊叹。
2014.07.19
评新增课文《王几何》(部分)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2013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初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3期全文收录。……(开头暂删)
先给课文做一“评点”。
(说明:蓝字为拟删除的文字;红字为评点文字。)
王几何马及时
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都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几何”“特别”在何处,感觉似应有所交代。]
[起笔平平,也不太简洁。]
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问得好!称呼也恰当。]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黑”字多余(下同)]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个人的想当然,不宜强加于全班学生]。须臾[不伦不类,文言的腔调,与全文语言风格很不谐调],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若说是“伏笔”的话,后文也没有照应]挤[“挤”,观察者的感觉上许是如此吧。也有幽默味]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这一转,写得好。]
胖人能走这么快?全班同学大吃一惊,[这一点明,就没啥味道了。再说,哪有这般惊讶的程度?]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与此刻的环境气氛不谐调]的呼吸。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可以说“约一分钟”,尽量不要过于精准化],那矮胖[先以“几何老师”相称(下同),如何?]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刻意突出“趣”,也不宜极尽夸饰,无限度地描摩。]
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太过精确,表达反而不够准确了。]
太神气了[这有什么“神气”的呢?言过其实],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何有此想?莫名其妙。]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矫揉造作,庸俗不堪]一齐哄堂大笑![“一齐”似有问题。太过突兀。老师微笑着注视学生,时间长了点,就会发生“哄堂”事件?]
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课堂,[原来面向哪里?删除之或改为“面向学生”如何?]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那生动地站[“站”字用得好!]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老师露了这一手“绝活”,学生敬佩是自然的,“看呆”还说得过去,“呆想”就不符合此情此境了。]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太刻意。紧跟的后句已经交代明了。]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这样写,“喜剧效果”反而打了折扣了],他突然转过身去,面向黑板,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王玉琳。
“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声音出奇的洪亮。
全班男女同学[难道还有不男不女的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大惊小怪。夸大其辞]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关爱”,玩笑话中的玩笑词。有幽默味],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之后,这里宜称“王老师”]缓缓转过身去[转身嘛,是必然的,何需一再交代?],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真是太幽默了,[给“幽默”贴上标签,“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中间再加一个“、”,把自己语言的稚嫩再强调一次]哄堂大笑。
王老师[就直接以“王几何”(下同)相称如何?——风趣,且与题目一致。]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金属”出现过一次,读者就知道了]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单看此句指代不明,是王老师的同学,还是“上几届的同学”?“那些”前若有“你们”二字就没有歧义了]给我取的绰号。天啦[大呼小叫,有点滑稽],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此话有味道、有嚼头、有张力]……”
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并且希望大家以绰号相称,[害意,索然无味了。]在那个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么?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精神,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就这点子小事也还算“靠谱吧?文章的着力点又不在这个方面,何必扯上那个“年代”那么大的背景?作者何必急匆匆地自己跳了出来?这段话是对老师的揶揄还是褒奖?]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一个个洗耳恭听[庄词谐用,有味道],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王几何”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
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以镇压教室里的嘈杂声。[“镇压”宜加引号。“嘈杂”与“洗耳恭听”自相矛盾!]“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矮胖”这个词出现了8次,提到“胖”或间接提到“胖”的也有多处,是戏谑?是矮化?用滥了,就让人生厌了。]
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该强调的应是“背向黑板”这一点吧],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何以有这种错觉?]
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根本没当事?闹着玩呢?“用粉笔”多余。]笑得双手发抖[不可思议]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这个“丑陋”用的好!]的三角架!
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这也未免太过夸张了吧?有失分寸。]
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大可不必,读者选择相信就是了]: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忘乎其形[太雅,且与后两词不搭]、最舒畅、最厉害[别扭]的一次。
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夸张过头]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一个“笑”字,竟出现了10多次,有意为之的痕迹太明显。]
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不喜欢“教书匠”这个词。说教还是来了,变味了。短短的一句话就用了五个“我”字,若是换一种说话方式,淡去些生硬的说教味就好了。]
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宽松、和谐,这不正是王老师追求、营造的课堂氛围吗?“奇怪的是”何必要板起脸来那么“严肃”?让学生如沐春风,感觉不到是在受“教育”,寓教于乐多好啊?]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还不够准确。]
这堂课的喜剧效果[“喜剧效果”要作者直接说出来多没劲,让“故事”自身说话,如何?]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写清自己的印象,效果也是一样的。何必要写42(出现了4次之多)众一心呢?]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点睛之笔竟也如此粗糙],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
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此处方言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朋友。
[至于提“父亲”的名字就大可不必了,读者选择相信就是了。结尾这一句,想“表现”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反而突显了前文感情虚假、情境描写失“真(艺术真实)”的问题。]
[在电子文档中删掉蓝体的500多字,约三分之一的篇幅(除合并个别段落,不做任何改动),试着读了几遍,感觉清爽多了;如果把上面分析到的欠妥帖的地方稍修正一下,读起来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吧。]
——当然,以上分析,也不一定对,每个人对语言的感觉肯定有不同,这是正常的。下面再重点说几点:
……
……(结尾暂删)
待续——
【附录】
学校班/组姓名指导教师
关于《王几何》学生阅读情况的调研问卷
一、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请写下你的印象(感受、心得、观点、看法、疑问……)。特别欢迎提出独立见解。(不少于100字)
示例:感觉作者对学生生活,对学生心理,对课堂情境是陌生的。通篇似在模拟学生腔,但始终都有点隔。
二、就本文的主题呈现、叙事技巧、描写手法、情节设计、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各小组任选一项,从言语的层面评说其优点与不足。形成各组的探究成果,并整理成文。(不少于200字)
格式及示例——叙事组:说说叙事技巧(或说说悬念设置)。
我们×组认为:……
三、每个同学任选评课文一两个自然段——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者令你反感的地方。(写清段略序号。字数不限。)
示例:[3]“须臾”,不伦不类,与全文语言风格很不谐调。[7]“挤眉,弄眼”,矫揉造作,庸俗不堪。[8]“面向课堂”,原来面向哪里?删除之或改为“面向学生”如何?[13]“关爱”,玩笑话中的玩笑词,有幽默味。[16-17]“嘈杂”与“洗耳恭听”自相矛盾。
(友情提醒:写在背面,标清题号。)
鱼台县教学研究室
2013年11月26日
赘语:
因事与世隔绝几个月,今晚才从网友那里得知,关于《王几何》的这篇发表了,并被人大转载了。
上网搜索,才得知:
《评新增课文<王几何>》发表于《中学语文》2013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初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3期全文收录;《以学生的言语发展为基点——<王几何>的另一种教学视角》发表于《中学语文》2014年第3期。
因前一稿,没有收到样刊和稿费,不知道已被录用。以为不堪录用,才又推倒重来,把解读变成了课例,从题目到形式到内容,都作了颠覆性的修改,篇幅也是原稿的两倍,基本上算是再度创作了。之后,又投给了《中学语文》。
这两篇都在《中学语文》发表了,我自然是高兴,但又心中不安。在此特作一说明并表达感谢和歉意。
近年,我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就有二十篇了(据说,有这样的一篇,就能评正高了),其中,六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又据说,有这样的一篇,就能评特级了),超过三分之一,应该是感到自豪的了,也算是少而“精”了吧。且,多篇题目被列入了封面要目。其实,也没啥用,自娱而已。
但这一篇的发表,在我,是挺欣慰的。一是满怀信心地投过两次,或许是因为抨击过于激烈,与作者,特别是编者(是和人教社叫板啊)面子上不大好看吧,被编辑以“评价不够允当”,“不会发表这类文章”拒绝了。这,可以理解。二是,我担心,像《王几何》这样的文章,今秋的教科书未必还能有它的位置,如果被拿掉了(其实,不拿下也好,反面教材啊),我这篇针对课文的评点文章还怎么投稿啊——我坚信,该文应该已经达到了发表的水准,剩下的不是眼光问题,就是编辑敢不敢发的问题了——那就再投吧,居然有编辑给发表,还能被人大转载,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自信是对的;前面的想法是错的,是我多虑了。三是在下笔之前,关于课文《王几何》是否存在断层的问题,我在某语文论坛和某网友观点有分歧,这很正常的嘛,可是,这位网友出言不逊,我就和他很很地干了一架。四是,该文是在护理妻车祸住院期间,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完成的,……这篇不是闲玩,得来委实不易。
春节前后发表了五篇,《王几何》的、《看雪》的、《“罗马”》的……除了这一篇,却也说不上怎么高兴,这不是前几次发文章了,也还觉得质量应该过得去,发表应该不成问题,是理所应当,本该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