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津夫妇和杜鹏夫妇在拜师仪式上
京剧戏台上,常演的是忠孝节义、爱恨情仇的千古传奇;而梨园行中的真实故事,却比台上的戏更动人,更传奇。7月4日、5日,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杜鹏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李陵碑》、《清官册》、《四进士》等几出重头大戏,以此作为自己拜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学习马派艺术一年来的成果汇报演出。记者为此采访张学津、杜鹏师徒,却了解到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两个有着特殊缘分的艺术之家以及京剧艺术代代传承的诸多佳话。
七旬艺术家亲自示范跪戏
张学津和杜鹏这师徒二人,一位是京剧大师张君秋之子、马连良的高徒,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国家一级演员。去年7月,杜鹏在众人见证下,向张学津行了庄重的拜师大礼,正式成为张学津的入室弟子。
这一年来,用杜鹏的话来说,可以说是在进行“抢救式学习”:“老师2008年被诊断出肝癌,目前仍在治疗康复中,他希望能赶紧把马派艺术传承下去。所以我虽然入门较晚,但不到一年时间,就跟张学津老师学了七台大戏:《四进士》、《秦香莲》、《赵氏孤儿》、《状元媒》、《苏武牧羊》、《龙凤呈祥》和《清官册》。这段时间,我就连做梦都在背戏。”
其实梨园行中不少年高位尊的前辈名家,如今收徒只是形式,已经很少能真正教学,但张学津传艺却是实打实地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徒。杜鹏感慨道:“老师在自己身体不允许天天教学的情况下,依然把时间安排得非常满,有时候上午刚在医院打完点滴,下午就给我教戏;甚至曾经躺在病床上,还坚持给我说戏。而且老师一教起戏来就极其投入,一招一式甚至包括跪戏都亲自示范,连膝盖都磕青了!”说到动情处,杜鹏忍不住掩面落泪、言语哽咽。年过七旬的张学津虽身染重疾,但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他凝视爱徒的眼神中,有慈爱、有肯定,更多的是期望与嘱托。“杜鹏在拜我之前,已经是要职称有职称,要职位有职位,但他对待艺术依然有一份执着追求之心,这样的学生难能可贵,我没有理由不教他。而且他自己也是老师,希望他能把马派艺术传承下去。”
张家与杜家早有师徒缘
二人的师徒缘分,起于2011年北京京剧院某次录像演出,由于一位演员临时嗓子出了状况,杜鹏被临危受命安排“救场”。在只有一天准备的情况下,杜鹏赶到张学津家中,向这位自己早就崇拜敬仰的前辈求教。这一次的“临时抱佛脚”,让杜鹏不仅完成了演出任务,而且萌生了拜在张学津门下继续跟随老师学习的念头;而张学津也很赞赏这位已经“桃李满天下”的学生虚心求教的热情和基本功不错的可造条件,因此不久便举行了隆重正式的收徒仪式。
有意思的是,张学津和杜鹏的师生情谊,还引出了另一段名师高徒的缘分和“只为艺术不问辈分”的梨园佳话。原来,杜鹏的妻子、当今张派领军人物的王蓉蓉早在学生时代就曾得到张学津父亲、著名京剧大家张君秋的亲授,是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弟子。这样论起来,王蓉蓉和张学津同辈,倒比丈夫杜鹏还大了一辈儿。杜鹏笑言,“蓉蓉管我师父师娘叫大哥大嫂,没办法,我们两口子只能单论了。”在这次汇报演出的《四进士》中,王蓉蓉将扮演杨素贞,和杜鹏同台演出。
患难得贤妻夕阳分外红
让杜鹏常怀感恩之心的,除了如“春蚕”、“蜡炬”一般毫无保留倾囊传授艺术的恩师张学津,还有恩师的贤妻、自己的师娘。
张学津曾经有过一段受人瞩目的婚姻,但已成过往烟云。离异后独居的日子里,他常到票房和戏迷票友们拉琴唱戏解闷儿。和他经常搭档表演的,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拜过张君秋先生学戏、一直被张学津视为“小妹”的张丽敏。当年曾在鞍钢艺术团工作过的张丽敏,虽然后来转行从事建筑业并事业有成,但对京剧艺术依然一往情深,对这位年长自己近二十岁的“大哥哥”更是照顾有加。四年前,张丽敏得知张学津曾因输血感染患上丙肝,便劝他去做个检查,没想到竟然被确诊为肝癌,二人也因患难得见真情。“她救了我的命!我现在这条小命是她给的。”张学津对张丽敏的感恩和感动溢于言表。张学津当年住的房子位于一栋没有电梯的小楼四层,这对于治疗中身体十分虚弱的他来说十分不便。十分关心和心疼张学津的张丽敏不仅不避嫌地让他搬到自己家中居住,而且还辞去了收入颇丰的工作,全心全意精心照顾张学津。这让张学津于心不忍,既担心会影响张丽敏的生活和名誉,希望能给她一个名分交待;但又顾虑自己的病情;为此张丽敏主动提出不如二人领证结婚,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照顾张学津。
在张丽敏精心的照料下,张学津的身体状况如今比较稳定,也因此能有一定精力来从事传艺教学工作。张学津对艺术的投入和执着既让张丽敏感动,也让作为妻子的她心疼和纠结。她既要考虑丈夫的身体,也要帮助他安排教学日程,支持他传承艺术。这些年来,张丽敏的一片苦心和全心付出,让包括杜鹏在内所有接触过她的人都赞叹不已。
在张丽敏眼中,张学津“舞台上特别迷人,生活中特别纯真,心里除了戏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而在张学津心目中,妻子的位置更是至关重要:“她现在就是我妈!”说这话时,这对伉俪的眼中,全是深情。
本报记者王润J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