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太原

《暗恋桃花源》影评

WM

赖声川,一位我仰慕已久的导演。《暗恋桃花源》,一部表演工作坊出品,我看了不下五次的电影。

很庸俗的说,我第一次看《暗恋桃花源》,完全就是为了看人而“慕名而去”的。我看的是林青霞版。赖声川、林青霞、金士杰、顾宝明、李立群,这几位好戏之人,站在一起,不需多言,本身就是一台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好戏。

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部剧。喜剧?悲剧?还是正剧?整部剧,是由两个本来完全无关的话剧拼合而成的。《暗恋》《桃花源》,一悲一喜。本来毫不相关,却因剧场预定出错致使仅有一个剧场排练两场话剧,而相互融合,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你是晴空的流云,你是子夜的流星”。《暗恋》,算不算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呢?江滨柳,云之凡,一双璧人。一个家乡云南,一个家乡东北。同在西南联合大学读过书,未曾相识于云南,却共同热恋在了上海。他们因战争相遇,却也因战争分离。

其实,台北如此之小,上海如此之大,两人能在上海相遇,为何,不能再见于台北呢?苦苦等到须发皆白,生命垂危,才想起要找寻过去的恋人,找回曾经,可是,即使找到,却也各有家室,无法改变,无法重来,只能无限感伤了。

一直记得江滨柳在台北病房梦到与云之凡再见之时,强塞给云之凡他这么多年来给她写过的一大捧信件,并说:“这里面有我们的很多的想法与理想”,而云之凡却责骂他:“想法,你要有想法要拿出勇气出来做,不要老是想,你要知道,新中国就是被你这种人给拖垮的!”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之所以记得这句话,莫不是因为我也正是如此而对之深感共鸣?

我们总是有好多想法,好多期许,对未来,对人生,对爱情;可是,我们总是只是在脑中憧憬着,却很难有人去真正的为了自己的想法而去动作。即使有,在遇到阻碍之时,也会沮丧伴随着自己“哎呀!这个太难啦!我做不到啊!”的心声而放弃,却很少有人去排除万难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做到底。

江滨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一直以为云之凡还在大陆,而当台海阻隔无法交流之际,他也只能放弃找寻,而随便娶了一个当地的女子,尽管她处处依着他,可他还是不满足,还是心心念念着云之凡。而当他病入膏肓之时,他却想起了要去找寻云之凡,于是登报找寻,谁知,云之凡早在几十年前已经过来了台北。于是,两人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内,身处一地,却再未碰见。试想,若是江滨柳一开始便不断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那么,他与云之凡,是不是早就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对神仙眷侣了呢?可惜,世上永远没有如果,可惜,世事永远也不能重来,于是,我们只能看到年老的江滨柳犹豫的问年老的云之凡“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而唏嘘不已。

其实,我始终不甚明了为何此剧名为《暗恋》。江滨柳与云之凡,那岂非明恋么?当两人年少之时,两人情投意合,情话绵绵,互诉衷肠,那岂非一对热恋之中的情侣么?何来暗恋呢?难道是因长达几十年两人被战争,被自己阻隔之后互相思念,即使两人各自都结婚之后也是如此而被称之为暗恋?可是,那岂非是婚外恋么?抑或是精神出轨?我始终都无法将之与暗恋联合到一起。可能,是我慧根过于欠缺?

金士杰,台湾现代剧场的开拓者、代表人物。在《暗恋桃花源》中饰演江滨柳。自《暗恋桃花源》1986年首演开始,在三次舞台演出及电影演出中,其他角色都各有变动,江滨柳是唯一未更动演员的角色。林青霞,70年代至90年代华语影坛的超级巨星,亚太影展影后、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在《暗恋桃花源》中饰演云之凡。这也是她唯一一部参演的话剧作品。《暗恋》,是一部剧中剧。金士杰饰演着江滨柳,可也饰演着表演者。这个表演者姓甚名谁?我们不知道。或者,他就是金士杰?或是江滨柳?无法可知。

一朵白色的山茶花。这是剧中导演形容云之凡的。如何才是白色的山茶花呢?恐怕,只有导演才知道吧。

导演。其实,《暗恋》,是否是剧中导演自己的故事呢?我们看到导演每当云之凡与江滨柳表演的不够深入,或者在他心中不够深情时,他总会很痛心的说,你此时若是不认真,以后老了你是没有回忆了啊!可是,导演也已老了,是否他的心中充满回忆了呢?若非如此,为何他的面容总是如此愁苦如此悲伤?

好吧。悲伤总有时,我们来稍微轻松一下,谈谈《桃花源》吧。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段文字,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这是陶渊明的一篇有名的游记《桃花源记》。是否真实,已不可考。而此剧,正是取材于此。

李立群,饰演老陶,一个妻子红杏出墙的可怜的渔民。他打渔,大鱼儿总是躲着他,因而他总是只能打回一些小鱼儿,赚上可怜的几个小钱;他想有个孩子,于是让妻子买药回来,可是男人的自尊却又逼着他让妻子煮了妻子自己吃了去。顾宝明,饰演袁老板。与老陶的妻子春花厮混的一个老板。他总是说,“我有一个伟大的抱负,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看见了,我们延绵不绝的子孙,在那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个个都只有这么大,我看见了,他们左手拿着葡萄,右手捧着美酒,嘴里含着凤梨……”,可是,在得到他喜欢的春花后,他却一心只知赌钱,而将自己以往的家业全部败尽,致使自己最后与春花日日吵架。而老陶呢?因不堪妻子与袁老板的冷嘲热讽与纠缠不清,而愤而驾船离开武陵,最后到了桃花源,却碰见了与袁老板与春花长的一模一样的两个人,还有一口其他二人接水会有水出而老陶自己接水却无水的井。最终,三人在桃花源中乐而忘忧,“日子愉悦的过去了”,但是,老陶始终牵挂着自己的老婆春花,而最终回到了家乡,却看到了春花与袁老板在自己家中,还有他们生的儿子。最终,老陶也只能无比痛苦,黯然神伤的再度出走。

纵观《桃花源》一剧,轻松而略显轻浮,夸张而稍带浮夸。所有演员的动作均极尽夸张之能事,将句子人物的性格、情感与情节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记得袁老板喜欢不断重复说:“我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然而,他的梦想他始终没有去做,但却在桃花源中实现了。这又有何隐寓呢?是否,梦想总是遥不可及,却又唾手可得呢?也许,只要你迈出了那一步,你的梦想就已然实现。

看似两不相干的两部剧,却恰如其分的在不断的互相干扰、互相争场以及一个寻找刘子骥的疯狂女人的不断嘶叫中融合在了一起。“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刘子骥,本是《桃花源记》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在《暗恋桃花源》中也一直未曾出场,却因为那个“疯女人”不停的嘶叫着他的名字,嘶叫着他们在南阳街的过往而深存于剧中。整部剧,总是在两方虚构导演的要求下尽量寻求着真实,寻求着表演的深入人心,使人们深有同感,切入内心;却又在剧外实际导演的要求下不断打断着观众的思维与心境,不停的告诉着观众:此剧实在演戏,仅仅只是戏剧,并非真实、并非人生。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太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却又切切实实的并非戏剧,戏剧也切切实实的并非真实的人生。我想,这莫非就是导演不断打断两部剧不断告诉人们这其实是在演戏的目的?

俄国戏剧大师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说历史世态剧的路线把我们引向外表的现实主义,那么,直觉和情感的路线却把我们引向内心的现实主义。”而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在《FilmArt》中也曾说过,“由虚构电影所显示或暗示的一切都未必是想象的,虚构电影经常对现实世界发表评论”。本剧,首次公演是在1986年,而我们所观看的版本是1992年出演的。彼时,正是台湾允许探亲、开放党禁、报禁初期,是自从1949年戒严以来政治气氛较为轻松的时期。而这部剧,虽说未曾说过这些时代背景,未曾对因政治、时局导致出现的各种悲剧做过任何评论,却也在很大程度上,隐射了两岸阻隔造成感情疏离、隔断,因当初坚持梦想的心不甚坚定而造成此等结果的悲伤的心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看作,我们对此剧深表同感、抑或是深感可笑可悲,正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它对现实世界做出的隐含评论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共鸣,而令直觉与情感将我们引向了我们内心之中的现实主义呢?

我想,这也便是赖声川赖导想达到的目的了吧?《暗恋桃花源》,一部特别而出色的作品。一部我心中的经典。我想,我还会再看第六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3345.html

更多阅读

《沉默的羔羊》影评:邪恶的魅力

如果说一部电影因为一个演员的魅力而成为经典,我想,这样的电影很少很少,能做到这样效果的演员同样凤毛麟角。阿尔帕西诺成就了《闻香识女人》,而安东尼霍普金斯则成就了《沉默的羔羊》,更重要的是,安东尼出场的时间很短暂。《沉默的羔羊

《护送钱斯》影评--再一次经历灵魂的洗礼 护送钱斯 影评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偶然。因为迅雷的电影库把这部影片归为战争片。而我一向是比较喜欢看战争片的。我曾经深究过自己为什么喜欢比较喜欢看战争片,例如经典的《拯救大兵雷恩》《黑鹰坠落》等,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是只有在血

《罗马的房子》影评:——弥漫的欲念,溢出的美感

《罗马的房子》影评:——弥漫的欲念,溢出的美感文静《罗马的房子》出自于西班牙公认的最好的导演JulioMedem,他曾因执导《红松鼠杀人事件》、《北极圈恋人》和《露西亚的情人》等力作而备受关注。此次导演的《罗马的房子》除了超大

电影《七宗罪》影评 七宗罪影评知乎

《七宗罪》影评——那一抹希望之光Ernest hemingway once wrote…..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part。电影《七宗罪》的最后一句台词,除去引用语句的光明力量,在晦暗的影片结束之

声明:《《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太原》为网友依恋冰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