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听到流浪者幻想曲的时候,当时总觉得题目叫流浪者不太合适。印象里流浪者都是惨兮兮的,无依无靠,浪迹天涯。而舒伯特的这首曲子里,有迈开大步的雄壮,有辗转柔缓的沉思,有胸怀希望的豪迈,至于忧愁、凄苦,或许有过吧,但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决不会像柴科夫斯基“只有一颗寂寞的心”那样悲悲切切一路到底。一个富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吟游诗人,这是我对这首曲子的第一印象。
接触舒伯特的作品越多,就越喜欢舒伯特。他和莫扎特一样富有天赋,但莫扎特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用快乐伪装自己的天使,洒向人间都是爱,无论快乐或痛苦,你从他的音乐中读到的都是优美和欢愉。你想去了解他,接近他的内心,却发现全都被欢乐的音符包裹了,真正属于莫扎特心思只是在少数的作品中才能体会。舒伯特不同,他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很多作品当中,听着舒伯特的音乐,就像浏览老朋友给你写的书信一样亲切。
快乐只是舒伯特的一面,从本质上来说,舒伯特更像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者。在事业上,大部分时间都靠偶然赚点稿费、朋友们和兄弟费迪南德的帮助过日子;在生活中,缺少终身伴侣相随,一路走来,虽然潇洒,却难免寂寞。在《流浪者幻想曲》中,糅合了许多复杂的情感,除了需要演奏者拥有高超的技巧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豁达的心胸也是不可缺少的。席夫的版本柔美有余,张力不足。李赫特在EMI1963年录制的版本是到现在为止最让我心动的演绎,当时的李赫特也快五十岁的人了,却表现得如此的激情四射,处理速度飞快,一开场就以大开大阖的气势带动起听者的情绪,揭示出流浪者幻想有一天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在经过一系列的反复后,带着兴奋的余音过渡到第二主题,然后再通过反复变奏最后安静的进入c小调第二乐章。第二乐章中,李赫特的演奏略带伤感,如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中的歌词所唱的:“在我眼中,阳光冷漠,花枝枯谢,生命衰老,空虚的声音对我说,我做客在天涯海角……”。第三乐章的诙谐曲,音乐很活泼,带有跳跃性,力度上有突发性的强弱变化,流露出流浪者无拘无束的天性。最末乐章又回到了首乐章的主题,流浪者虽历经波折和磨难,但从未丢掉对生活的信心,一开头李赫特就把钢琴砸得沉到底,然后猛然翻上来,层层叠叠的音符组成一道道密不透风的墙,排山倒海的般的压了过来,情绪在堆积翻腾,逐渐推高,最后发展成双手演奏的一系列用琶音组成的乐句,用几个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
听李赫特的演奏,的确能给人一种冲到极点的过瘾感觉,你会觉得就该这么来。看过一些关于李赫特的介绍,觉得他和这首流浪者幻想曲还是有缘分的。首先从技术上看,他近乎完美,善于表现丰富的音色变化,音乐的创造力突出。另外,他酷爱旅行,雅马哈公司曾经赠送给他两架钢琴供他放在货车上,当他1986年70大寿时,便从莫斯科出发,途经西伯利亚到海参崴,沿路为当地居民演奏,无视于西方国家一票难求的盛况,可谓深得逍遥派真传。晚年,李赫特常与朋友们一起进行沙龙式的演奏,这是不是和舒伯特有些相似?
当然,单就这一曲来说,也许有人会感觉李赫特弹得有些过于侵略性了,更欣赏一些比较抒情化的表达方式,还是那句话,音乐是没有对错的,完全依赖个人感觉。像郎朗的那张卡内基live版中,也有该曲的录音,算得上是一个很不错的版本。和李赫特的狂放相比,郎朗将节奏稍稍放慢,在第二乐章中更显出流浪者的失落和疲惫。左右手层次清晰,音色温暖,讲究明暗对比,如果和李赫特比较,在最弱音的处理上也毫不逊色,只是在一些需要最强音的地方略输了一些权威感。至于对节奏动力的把握,在听过郎朗弹的伊斯拉美和唐璜幻想后,确信在技术上应足以胜任,比如在第四乐章,郎朗就加足马力,一冲到底。听得出郎朗在以自己的理解塑造这部作品,正如波里尼有波里尼的方式,布伦德尔有布德尔的风格,不可强求一致。
不论是席夫、李赫特还是郎朗,他们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擦亮舒伯特音乐的灵魂,让我等乐迷有机会走入舒伯特的音乐殿堂。众所周知,舒伯特本人非常的仰慕贝多芬,在流浪者这部作品中,光明-黑暗-光明的模式也类似贝多芬的一贯创作精神。虽然舒伯特在交响曲的创作上始终无法和贝多芬比肩,然而他的很多小型作品却是美轮美奂,有着诗般的华丽,和舒伯特式的浪漫。这一切皆源于骨子里对世界的爱,使他能够享受着在死神赶到之前不断创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