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名师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秀

老人与海鸥名师课堂实录

名师实录 2010-06-0710:27:50

《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

【总体设计思路】

本教时围绕“一个内容”(第一教时只教学“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尽管最能打动学生,情感性更强,但是本教时不安排,追求教学内容的“简单、集约”和沈大安老师倡导的“尽量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组织教学”),“两个联系”(一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前后照应,二是“揭示课题”和结课时要求学生“用‘老人与海鸥’开头说说学习体会”的照应),“三个立面”(第一个“立面”是老人的外貌教学,第二个“立面”是“老人喂海鸥”,其中穿插了“老人唤海鸥”,第三个“立面”是“老人夸海鸥”,结合想象写话进行)这样的理念和策略设计,努力体现“实、活、新、趣”的教学风格,追求“简单、高效”的教学理想。

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师:六(1)班的同学们,大家好!

生:徐老师好!

师:昨天下午,徐老师与大家只是匆匆的见了一面,没有带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点小小的礼物,是一句名言,一起读【出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le)乎!

师:是“不亦悦(yue)乎”!我们再读一遍。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yue)乎!

师: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很有文化内涵的。哪位同学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们非常开心。

师:好的。那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课堂上,你觉得谁是你们的朋友?

生:徐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师:谢谢。徐老师是大家的朋友,同样,大家也是我的朋友。那么,还有谁是你们的朋友?

生:台下听课的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师:说得多好啊!今天,来自杭嘉湖三地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我们快拿出双手,用掌声来表达我们的快乐吧!(学生鼓掌)

师: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上课哨子响起,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与反思】这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使用送给学生礼物的办法,赠送给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这句名言,引出“朋友”这个词语。一方面拉近上课教师与学生、听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老人与海鸥的朋友关系,是朋友也是亲人,在结尾处也回复这句名言,做到首尾照应,前后联系。这也是我设计意图中“两个联系”之一的“首位联系”。

起 揭示课题,感受人鸥“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一起读题目【课前板书】老人与海鸥

生(齐):老人与海鸥

师(指着屏幕):再读一遍。

生(齐):老人与海鸥

师:相信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哪几件事情?

生: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讲的是老人每天都来喂海鸥,第二件事情讲的是老人去世时,海鸥都很伤心,都来为老人送行。

师:好,徐老师先把这两件事情写下来。(教师板书:喂送)第一件事情一起说?

生(齐):老人每天来喂海鸥。

师:第二件事情一起说?

生(齐:老人去世之后,海鸥都很伤心,都来为他送行。

师:简称“海鸥送老人”。课文就写了“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两个部分,这节课我们学习前面一个部分。

【设计意图与反思】这部分的设计,曾经有多种版本。起初在揭题之后,安排了一个学生自学的环节,但是经过两次试教之后发现时间不够用,后来反复多次,最终取消了“课内预习初读”这个环节,节省了2分钟左右,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一句话。果然,在课后就有专家、名师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安排与预习也好,一句话带过也好,效果一样的,因为2分钟的课内预习从客观上讲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学生在课前的确花了一定的时间初读了课文,做到了读通课文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哪几件事情”的提问。本次教学只有一位学生回答,因为这位学生一下子就答出了“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这两件事情,教师就顺势板书和归纳,转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在试教中,也曾经设想让更多的学生归纳“哪几件事情”,结果学生回答得都很零碎,比如“老人叫‘老沙’的名字”等,教师反而难于归结到“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这两件主要事情上,浪费了时间。

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六年级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如何。实践证明,学生的概括能力师很强的。

师:那么,在这一“喂”一“送”之间,能够传达出老人与海鸥之间怎样的深厚感情呢?我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扫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语段来回答?

生:(扫读课文,找出有关语段;教师巡视)

师:有好几位同学都已经举手了。我们先请这位同学回答。

生:第13自然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和他找得一样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有这么多同学找出了这个语段。【出示语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们一起读。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谁能自告奋勇,读读这句话?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读得那么正确又流利,谁还想读读?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好,读着这句话,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为什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

师:对呀,这个问题我们先打一个问号。谁还想提出问题?

生:老人每天来干什么?

师:好的,又是一个问号。你来?

生:为什么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已经有三位同学提出了问题。看来,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与普通人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这位老人到底是怎样一位老人呢?谁来回答?

【设计意图与反思】让学生找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几次试教,都比较顺利,这次展示也同样没有悬念。课文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段”,也是本教时的“圆心”(盛新凤老师称作“点”,然后拉出“一条线”,再画成“一个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质疑问难。预设的问题是:是怎样一位老人?老人与海鸥为什么会像亲人一样?……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可以用“因为这位老人与众不同,所以先看师怎样一位老人”这样的导语引导学生转入下一个板块。

承1 聚焦外貌,感知老人形象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好,谁也找到了这段话。你来读?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读得很流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好吗?【出示语段】

生(齐):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这是课文自然段,谁还想读一读?你来?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读得多好啊!这是作者笔下的老人形象。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老人吗?

生:有!

师:的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张照片可以证明——【出示照片:吴庆恒,海鸥老人】请看,这张照片是在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之畔拍摄的。他的名师叫做——

生(齐):吴庆恒。

师:昆明市民都亲切地叫他——

生(齐):海鸥老人!

师: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他的神情、注视他的动作、注视他的穿着和生活日用品——

生:(学生静静地观察照片)

师:你看到了怎样一位老人?

生1:我看到这位老人十分的勤俭朴素。

师:好,你看到了“勤俭、朴素”两个特点。你来?

生:我看到了这位老人年事已高。

师:对,至少十多年来,老人每年冬天每天必来喂海鸥。谁还说?

生:我看出这位老人喂海鸥时十分高兴。

师:对,这种高兴之情可以从老人的神情里看出来。谁还想说,你来?

生:我看出老人与海鸥的关系非常亲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从老人的眼神和动作看出来。

师:对,从老人的眼神和动作看出来。那么,在喂海鸥的人群中,为什么这位老人很容易认出来?

生:因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上述句子“变红色”)好,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好,读这句话的时候,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是“褪色”。

师:好,是“褪色”,而且出现了三次。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非常感动,因为老人的衣服这么朴素。

师:好,深受感动。谁还想说,你来?

生:我深受感动,老人宁可自己穿得朴素一些,也要喂海鸥好吃的。

师:好,你这个“宁可……也……”用得非常好,说得多好!谁还想说?

生:老人对海鸥是无私的

师:对,境界多好啊!让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自己静静地默读一下——【出示资料】吴庆恒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1分钱坐公交车,4元5角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10多年来,他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

生:(默读资料)

师:读了这份资料,你对三个“褪色”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老人非常节省,他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但是他却乐意买4元5角一斤的饼干给海鸥吃。

师:对老人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但是4元5角一斤的饼干却很慷慨地买给海鸥吃。你说?

生:老人唯一的爱好是给自己买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其他都是给海鸥买吃的。

师:看来,这位老人的烟瘾太大了,否则我估计他为了海鸥早就戒烟了。(笑声)谁再说?

生:老人不但买了饼干,还买来鸡蛋做“鸡蛋饼干”,看出老人很喜欢海鸥。

师:对,“鸡蛋饼干”是老人的创造,营养丰富,海鸥吃了肯定很健康快乐。谁还想说?

生:老人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他不算很富裕,但是他买了鸡蛋和饼干给海鸥吃,他宁可自己吃得不好一些,穿得朴素一些。

师:对呀!不管老人的工资高还是低、富还是贫,我们看到的是,他将大部分工资用在了海鸥身上,都贡献给了海鸥。好,刚才,我们大家都有了这样的体会,谁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呢?这位男同学,你先来?【再次出示有关语段】

生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读得多深沉啊!你来?

生2: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嗯,谁还想读?

生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我们一起来读,开始。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老人为什么如此打扮,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

生(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这就是十多年来老人与海鸥和睦相处的情景,那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哪个普通冬日的午后。

【设计意图与反思】感受老人的外貌,教学设计安排了这样的环节:找出“外貌描写”,告知这是作家笔下的形象——告知这位老人在生活中师真实存在的,出示照片让学生观察——讲述自己看到的老人“形象”——感受“三个褪色”——补充课外资料——进一步感受“三个褪色”——读出这种“形象”——归结到“中心句”。

本次展示课下来,感觉推进得匆忙了一些,特别是感受“三个褪色”,如果“悟”与“读”结合得在紧密一些,可能更加出彩。

承2 梳理言行,感悟老人形象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哪个普通冬日的午后。我们把书拿起来,自读课文第3—13自然段,读一读、找一找,读出最使你感动的画面?拿出笔来,在书上做点批注圈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继承下来。

生:(自学,圈画;教师巡视,约1分多钟)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划了句子,有的同学划了词语,有的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了感人的画面。

生:(继续自学,大约1分钟)

师:好了的同学抬头示意一下,没好的同学继续。——好,谁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画面?【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海鸥, 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你第一个说?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读得真好,一下填了两个空格,一个也可以,两个也可以,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谁继续,你来?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赞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好的,增加了一个“赞海鸥”,夸奖海鸥,谁再说?重复也没有关系,只要是你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海鸥和老人相伴,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第一个空格,“和海鸥相伴”有些不通顺?

生:喂海鸥作伴。

师:“喂海鸥”后面的这两个字去掉,好吗?好的,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句式,自己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画面。

生(齐):(自己说自己的画面)

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海鸥和老人相伴,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那么,老人师怎样喂海鸥的呢?谁来读读有关语段。

【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破费心血。如果说前面一个“立面”重点解决老人的“形象问题”,那么,这个在解决老人的“动作”“语言”之前还要解决一个“整体感知”问题。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检查自学效果时出示了“句式”,让学生使用“句式”回答问题,不但节省了时间,顾及了不同学生的学生程度,而且规范了学生的言语,厘清了学生的思维。

生: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好的,我们看屏幕,一起读。

生(齐):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老人是怎样撮嘴呼唤的?谁能从文中找到有关语段?……你找到答案了,一个举手了,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我们请第一位同学回答。

生:“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老人的动作很娴熟,老人配合海鸥很默契。

师:对,娴熟!老人配合海鸥,把海鸥当作了主人。谁再来,你来?

生:我对这句话有补充。从“一片翻飞的白色,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看出,“声”是海鸥飞翔的声音和拍翅膀的声音,“色”指海鸥是白色的,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老人对海鸥的慈爱。

师:你把“有声有色”理解得非常到位!谁还想说?

生:我是说另外一句话。“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我从“立刻”体会到老人与海鸥非常有默契。

老人与海鸥名师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秀

师:好,谁再说?

生:我对他有补充,因为“老人撮起嘴向鸥群呼唤”,可以看出鸥群对老人非常信任。

师:对,老人喂海鸥可能与其他普通的市民有所不同。他是撮起嘴向鸥群呼唤。我们来看怎样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的?来看这段话。【出示句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谁来读?

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好!大家都自己试一试?

生(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抑扬顿挫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呼唤得多到位呀!你来。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

生(齐):(鼓掌)

师:谁还想呼唤。这位男同学?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抑扬顿挫的味道非常浓!(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这位老人又是怎样亲昵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而且还亲昵得变了调?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真是有点亲昵的味道!可能我们的年纪轻了一些,感受有所不同。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老人的撮嘴呼唤的确与众不同,那么,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徐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疑问: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刚才一位同学也提出是“老人配合海鸥”。请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

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了,谁来发表?

生1:我认为是海鸥依着老人。

师:证据拿出来?

生1:因为书上写着“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这个“他”就是老人。

师:这是书上的理解,可以。你有不同意见?

生2:我觉得是老人与海鸥之间互相的配合。老人肯定会让海鸥多吃一点,依着海鸥,海鸥也会啄到老人的手,跟着老人的手移动。他们之间师互相配合的。

师:呵,看来你是个中间派!(笑声)老人与海鸥是互相配合。谁来由不同的意见?

生3:我有补充,我支持她(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老人喂海鸥十多年了,他们之间早就形成了信任,彼此十分了解,所以说是互相配合。

师:这位同学支持她的观点,很好。其他观点还有没有?你来。

生4:海鸥依着老人的手起起落落。

师:好的。看来,无论是老人依着海鸥,还是海鸥依着老人。这个结论并不重要,因为老人与海鸥之间总是那么的默契,总是那么的相依相随。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生(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是啊,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海鸥就是老人的子女。老人逢人便夸自己的子女,老人师怎样逢人便夸的?我们拿起书来,找到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读一读。

生(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好,谁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你来读。【出示】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生: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好的,老人在夸奖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前面还有一段话,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了。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生(齐):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师:老人在夸奖自己的子女的时候,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假如你就是老人边上的普通游客,你看到了老人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1:我看到了老人一双精神起来的和自豪的眼睛。

师:好,“精神起来”和“自豪”的眼睛。你来说?

生2:我看到了一双开心的眼睛。

师:对呀,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古人说的!谁还想说?你来。

生3:我看到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师:“明亮”,说得多好!你来。

生4:看到一双得意的眼睛。

师:好,“得意”,虽然是贬义词,但用在这个也很妥当。你来?

生5:我看到了一双年轻的眼睛。

师:年轻的眼睛。对,老人因为开心,年龄减去十岁。你的这个想法很独特!——那么,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你会怎样向身旁的游客夸奖这些海鸥的?读出那种“年轻的高兴”的语气。

生5: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大家听出老人的高兴之情了吗?

生(齐):(掌声)

师:谁还想向游客夸一夸自己的子女、自己的海鸥?

生6: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读得有些疙瘩,台下听课的老师发出善意的笑声)】

师:我听得出,你是读得认真的,同样的掌声献给他。

生(齐):(掌声)

【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老人语言”这部分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一是创设“你放佛看到老人怎样一双眼睛”的情境,感悟老人的内心喜悦;二是在此基础上角色转换,“老人”向游客夸奖自己的“子女”(有感情地朗读)。

转 殴去人别,老人流露“企盼”

师:幸福的时光总是这样的短暂。太阳偏西了,时候不早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着的鸥群,眼睛里的生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淡淡的企盼。老人在企盼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用笔写下老人的这份企盼。【音乐2:30分,学生在事先印发的纸上写话;教师巡回】

生:(学生想象写话)

师:我们请先写好的同学说一说老人的期盼。

生1: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他想……(话筒不好听不清楚)

师:这是老人的一个心愿!你说。

生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他想,海鸥师我的子女,我多么希望白天再长一些,我可以和他们再多呆一会儿啊!

师:听得出,老人对海鸥有多少的眷恋啊!你来?

生3:白天怎么就这么快过去了呢,我就要和这些小家伙告别了。夜师漫长的,也是枯燥的,我真希望自己也能长出一双洁白的翅膀,和海鸥在一起!【下课的哨声响起】

师:这就是老人对海鸥的心声,谁还想说?你来。

生4:要是我能到海鸥生活的地方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和他们在一起了。

师:老人对海鸥的心声一定还有很多很多。我知道,这都是老人对海鸥的眷恋,对海鸥的寄托,对海鸥的无怨无悔爱!因为朋友告诉我——大家一起说。

生(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对呀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个内容的设计追求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为学生想象写话做好情感上的铺垫和驱动。不足之处在于,让学生写“企盼”,发散性思维不及“老人喂海鸥时老人说什么、海鸥说什么”丰富,但这种思维指向性训练也更能渲染和烘托人鸥离别的情感。

合 回顾课题,升华人鸥“情义”

师:还记得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名言吗?

生(齐):记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师:老人与海鸥,是朋友,更是亲人。在老人的心中,白鸥飞处带诗来,群鸥翻飞情义深。学到这里,谁能用板书上“亲人”这个关键词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老人与海鸥】

生: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们和徐老师也像亲人一样。

师:说得真好!(台下响起了掌声)你听,台下那么多掌声都送给了你!的确,老人与海偶,不是亲人——

生(齐):胜似亲人!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后照应,提升人鸥之间的情义,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主旨情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404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老人与海鸥名师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秀》为网友拼搏努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