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的错漏之处
林坚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一批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题材重大,内容丰富,剧情设计也颇吸引人。但是,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了拼接和剪裁;而且遗漏了几个重要人物,如熊雄、盛成等。
邓希贤(小平)与李火镰(合林)不是一批到的法国
从1919年3月到1920年底,先后有1800多名中国青年到欧洲勤工俭学,起初集中在法国,后来很多人转到德国和比利时。
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生乘日本船“因幡丸”号启程。有欧阳钦、林蔚等91人。教育部官费赴法学美术的徐悲鸿和自费学音乐的蒋碧薇也在这艘船上。5月10日到达法国马赛港。
第二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3月31日启程,5月20日到达,乘日本船“贺茂丸”号。有来自直隶、湖南、江苏的学生25人。
第三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4月14日启程,6月6日到达,乘日本船“伊豫丸”号。仅来自湖南的两名学生。
第四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7月13日启程,9月2日到达,乘日本船“三岛丸”号。学生计59人。
第五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8月14日启程,10月10日到达,乘法国船“麦浪”号。有陈毅、金满城等75人。
第六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8月25日启程,10月1日到达,乘法国船“盎特莱蓬”号。有任光、曾琦等44人。
第七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9月29日启程,11月12日到达,乘法国船“博尔多斯”号。有徐特立等19人。
第八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10月16日启程,11月25日到达,乘美国船“渥隆”号。有李隆郅(立三)、王若飞、佘立亚等43人。还有6个朝鲜人,另有4个朝鲜人赴瑞士。
第九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10月31日启程,12月7日到达,乘法国船“宝勒加”号。有李维汉(和笙)、李富春、萧复之、周钦岳、郑超麟等212人。
第十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11月22日启程,1920年1月23日到达,乘英国船“勒苏斯”号。有盛成、汪颂鲁、熊自难、张道藩等24人。
第十一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12月9日启程,1920年1月14日到达,乘法国船“司芬克斯”号。有颜昌颐、汪泽楷、萧金芳、李吉吉(一字)人、聂荣臻等。
第十二批赴法勤工俭学:1919年12月25日启程,1920年1月28日到达,乘法国船“盎特莱蓬”号。有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林风眠、熊雄、陈延年、陈乔年、尹宽等119人。
第十三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2月15日启程,1920年3月25日到达,乘法国船“博尔多斯”号。有许德珩、袁庆云、薛世纶等50人,还有朝鲜学生3人。
第十四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4月1日启程,1920年5月7日到达,乘法国船“宝勒加”号。有李合林、王圭等114人。林长民也在这艘船上。
第十五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5月9日启程,1920年6月15日到达,乘法国船“阿尔芒勃西”号。有萧子璋(三)、赵世炎、张天翼等120人,朝鲜学生5人。
第十六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6月25日启程,1920年8月4日到达,乘法国船“博尔多斯”号。有刘伯坚、任卓宣、陈公培等224人,朝鲜学生10人。
第十七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9月11日启程,1920年10月19日到达,乘法国船“盎特莱蓬”号。有邓希贤(小平)等93人。
第十八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11月7日启程,1920年12月13日到达,乘法国船“博尔多斯”号。有周恩来、傅钟等200人。
第十九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11月24日启程,1920年12月27日到达,乘法国船“高尔地埃”号。有刘清扬等20多人,蔡元培、汤尔和等5人赴欧洲考察教育,张申府前往中法大学任教。郑毓秀是民国初年留法俭学生。
第二十批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12月15日启程,1921年1月20日到达,乘法国船“智利”号。有何坤(长工)、罗承鼎等134人,朝鲜学生16人。
还有1919年4月20日启程的两人没有列入批次。
总共21批,1843人。
电视剧中的“李火镰”真名为李合林,原名李鹤龄,为第十四批赴法勤工俭学者,1920年4月1日启程,1920年5月7日到达法国。
而邓希贤(小平)是第十七批赴法勤工俭学者,1920年9月11日启程,1920年10月19日到达法国。他们并不是同一次到的法国。
从兵营救出赵世炎的是罗承鼎,而不是聂荣臻
1921年9月,爆发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占领里昂大学事件。由于吴稚晖等人利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钱,在里昂办了一所中法大学,却将勤工俭学学生摒于门外,另从国内招收120名官僚、富商子弟入学。在里昂有一千多名学生既不能注册,又不能工作,当他们得知已在法国的中国学生的经费将停止拨款时,决定采取行动。周恩来写道:“途穷了,终须改换方向;势单了,力薄了,更须联合起来。”在巴黎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要求在9月中旬“无条件地开放里昂大学”。9月20日,在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陈毅等领导下,一百多名学生占领了里昂大学。里昂大学法方负责人偕警察以“扰乱治安”的罪名,将这些学生扣押在一座兵营里,并决定驱逐学生。
罗承鼎(而不是电视剧中的聂荣臻)用副领事李骏开的通行证,从兵营救出赵世炎。他们想办法营救其他学生,但没有结果。
10月14日,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陈毅、李维汉、陈公培等104人被押上去马赛的火车,又被赶上开往中国的轮船。
熊雄曾与李合林一同取枪
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林风眠、熊雄、陈延年、陈乔年、尹宽等119人是第十二批赴法勤工俭学者,1919年12月25日启程,1920年1月28日到达法国。
1920年,来自江西的熊雄和贵州籍的熊自难、熊味根、汪颂鲁,四川籍的秦青川、肖金芳等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和熊自难、秦青川、肖金芳等组织了“巴黎书报流通社”[①],交换阅读国内书刊,讨论中国文字改革和中国革命的道路等问题。
1920年底,赵世炎、陈公培、熊自难、熊雄、盛成、李立三、张伯简、刘伯坚、刘伯庄、罗汉、鲁易、周钦岳等十余人在巴黎组织了“劳动学会”[②],提出“要革命,第一步要把华工组织起来,必须组织工人进行革命”。以此为核心,结成勤工俭学同盟,后发展为留法勤工俭学会。1921年1月16日,勤工俭学互助社成立。
2月28日,留法勤工俭学会到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因为吴稚晖等把国内汇来的救济金拿去买古董、做投机生意,驻法公使陈录(加竹字头)扬言要把没有找到工作的留学生遣送回国。请愿遭到法国警察镇压,20多名女生被拘捕。熊雄和劳动学会会员在熊自难的寓所聚会,印发声明和意见书。3月9日,他们22人联名向华法教育会写信,并将此信在法国和国内报刊发表,得到社会舆论的声援。
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占领里昂大学事件之后,当时在赖古龙农学院学习的李合林(电视剧中的李火镰)决定暗杀陈录(加竹字头)。1922年3月中旬,熊雄陪同李合林到法国南部图卢兹附近的农业学校,向张桓涛取回了李合林借给他的手枪。3月17日,熊雄来到巴黎。3月20日晚,李合林枪击陈录(加竹字头)不中,被捕入狱。第二天,熊雄离开巴黎,前往德国柏林。
熊雄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的作用不可忽略!
熊雄1923年4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9月到黄埔军校工作,1926年1月任政治部副主任,实际主持工作;1927年4月18日被捕,5月17日英勇就义。由于他牺牲得早,他的英名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学者盛成被忽略
著名学者盛成在电视剧中也不见踪影。
盛成,集作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于一身。1899年2月6日,他出生于江苏仪征的一个家境没落的汉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代便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1911年,在光复南京的战役中,盛成被誉为“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并受到孙中山的褒奖和鼓励。1914年,盛成考入上海震旦大学读法语预科。三年后,他考入长辛店京汉铁路车务见习所任职。在“五四”运动中,盛成与北大学生一起冲击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后来他被推举为长辛店铁路工会的代表。在这次运动中,盛成与周恩来、许德珩等结为亲密的战友。
1919年年底,盛成满怀着寻求科学救国之道的理想,登上了“勒苏斯”号邮轮,开始充满艰辛的留法勤工俭学之旅。他先进入法国蒙彼利埃农业专科学校学习蚕桑学,后又转入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和蒙彼利埃大学学习,并获得高等理学硕士学位。20年代初,盛成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是该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岁月中,他不仅积极参加历次维护留法学生合法权益的斗争,而且以非凡的勇气投身于国际左翼进步组织的社会活动中。1927年,盛成应法国文豪罗曼·罗兰的邀请,出席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妇女自由和平促进大会”。但是由于盛成的言行和思想与当时完全听命于苏共的法国共产党存在很多分歧,使得他最终告别了政治舞台。在一阵迷惘之后,他开始潜心于学术研究领域。
1928年,盛成应聘到巴黎大学主讲中国科学课程。在这段时间里,盛成深深地领悟到东西方思想相通之处,他独具慧眼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天下殊途而同归。”从此,这便成了盛成为之奋斗终生的最高理想目标。盛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母亲》,1928年在巴黎出版后立即震动法国文坛,西方报刊纷纷给予介绍和评述。诗人瓦雷里为该书撰写了一篇长达16页的万言长序,盛赞这部作品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长期持有的偏见和误解。该书还得到著名作家纪德、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罗素等人的高度评价;并先后被译成英、德、西、荷、希伯莱等16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盛成著有《海外十年工读纪实》。
1978年10月,这位在海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几经周折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盛成先生归国后,长期在北京语言学院担任一级教授。1996年12月26日,盛成,这位年近百岁、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世纪老人”,默默地走完了其具有传奇色彩的漫长的人生旅程。
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有几处不符合史实:邓希贤(小平)与李火镰(合林)不是一批到的法国;从兵营救出赵世炎的是罗承鼎,而不是聂荣臻。而熊雄、盛成这样两个重要人物,竟然在电视剧中被遗漏。令人不能不觉遗憾和叹息!
[①] 肖金芳:《我所认识的熊雄》、《回忆圣日耳曼中学和巴黎书报流通社》,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②]陈公培(吴明):《关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杂记和素材》,存中国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