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是《鬼谷子》一书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总纲。
原文和译文我就都不贴上来了,只是谈谈个人对此文的理解吧。
捭阖(bǎihé),捭的意思是打开,阖的意思是闭合,鬼谷子老师把这两个字的含义作了下引申,用捭来代表所有事物积极或阳刚的一面,用阖来代表相对的消极或阴柔一面。
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开合进退间不断变化,日夜更替、潮涨潮落、严寒酷暑、花谢花开、悲欢离合、沧海桑田......一切都在两极之间循环往复,没有一刻停止。是趋开,是趋合,由事物本身的特性和外界影响共同决定,当中过程,虽然复杂无比,但是绝对有规律可循。
自然界的开合变化规律,聪明的科学家们已经摸清了不少,虽然离彻底摸透还为时尚早,但对还在地月系里蹦跶的人类来说,也暂时够用了。反而是人心的变化,更为深奥幽玄,难以捉摸。
其实人心虽然缥缈无迹,但也脱不出捭阖之道,有着最基本的规律。
人心的捭阖,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情绪控制的。人在积极情绪之下,乐于开放内心,语言、表情、动作等对外信号就会表现得同样积极开放;反之,消极情绪会让人进入封闭的状态,由内而外给自己套上厚厚的保护壳。当被情绪主导时,人心是很容易被看穿的。然而有些时候,人也会在理智的操纵下,将捭阖之态收发由心,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人心难测的根源了。鬼谷子思想的引人之处便是,只要我们愿意,完全可以不管他人是否表里如一,只要通过控制自己言行的捭阖,就能影响甚至改变他人的言行,来满足自己的期望。
方法粗略说来,即是首先要判断对方的兴趣或者利益取向,然后根据对方的个性、经历、知识、智慧等,结合外部环境的各种条件,推断对方比较容易被怎样的言行所影响,接着就要在对方感兴趣或利益攸关之处着手,或捭或阖,控制阴阳两极的转换,将对方的言行引向我们设想的方向。
听起来有点阴险狡诈的味道,但方法本无好坏之分,就看什么人用在什么地方。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捭阖之道的好例子:魏征在朝堂上直抒己见,和唐太宗吵得面红耳赤,一点儿不给皇帝面子。气得唐太宗回到后宫,直嚷嚷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听见了,问清楚情况后,不动声色地换上了最隆重的礼服,向唐太宗下拜行大礼。唐太宗大惊,忙问为何。长孙皇后说,只有皇帝英明,大臣才会正直,魏征如此敢言,正说明了皇上乃是真正的明君,所以要大礼恭贺。唐太宗听了,立刻明白过来,不但不再记恨魏征,反而对他大加赞赏。
长孙皇后明白,唐太宗的怒火,多半是源于魏征在满朝文武面前大大驳了他的面子,有损皇帝的威严。如果在唐太宗的火头上,直接讲忠言逆耳的大道理,无异于火上浇油。但又必须及时让唐太宗认识到魏征的直谏之举是正确的,否则时间一长,君臣有了芥蒂就不妙了。那么在此情境下,长孙皇后必须用唐太宗喜闻乐见的方式,既将唐太宗“九五至尊不可侵犯”的意识“关闭(阖)”,又要将其“做个纳谏明君”的意识“打开(捭)”。聪明的皇后最终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