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问,怎么才能让自己快点成长。大家都看一本书,怎么别人就比我想得多?都听同样一个人讲东西,人家就比我理解的深刻;同样一个新问题,人家分析的怎么就比我透彻?是我不聪明吗?
诚然,人之间的确有智力差异。但也就两个层次,至多再加一类天才。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估计,做咨询的人,都算是“中人以上吧。那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我个人觉得,根本原因是没找到学习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学思行”。
学、思、行,不是狭义孤立的。不是说,学就是看书,思就是思考,行就是实践。学,是广义的学,绝不仅仅是看书,它应该包含看书、观察、思考、感悟、体验、实践;思,也不只是狭义的想,重点是从自我出发,包括提出质疑、批判或碰撞,进行思索、延伸、创新,乃至用自己的方式语言表达;行,也绝不只是行动实践,还包括了把学、思的东西,用各种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文章书籍表达出来,口头表达出来、向人讲解传授,以及直接的身体力行。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促互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学相长”等等,都是这个意思。
学、思、行,作为相互包含的三种状态,互为“线头”,一个能把自己和其他两个串起来。比如,“学”是线头,把自己“学”和“思、行”给串起来了。学,就是“吃进东西”,思是“消化东西”,行是“强身健体”。光吃东西,不消化、不反刍,估计人就瞎啦。再好、再有营养的东西,你的体质不适合,或者时机不适合,估计吃的越多,越难受。好比,大夏天吃涮肉,不上火才怪。所以,什么时候学,学什么也很重要。怎么就是好时候呢?重要的是你自己感觉“学得进”。读本书,思考个问题,有味道,有启发,有与作者对话的感觉,就是好时候。反之,拿起本书,哪怕是众人推荐、书再好,读着没味道,昏昏入睡,最好作罢。
很多民营企业家,学没上多高,书也没读多少,但感觉很有思想,有思考力,也很有判断力。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经常“强身健体”,经历过很长时间的“行”。这种人,哪怕吃的是粗糠野菜,身体也倍儿棒;很多博士,教授,读书破万卷了,可消化不了,迂腐之极,还不如一个硬盘存储器好用,知识资料一调就能原汁原味的出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消化反刍”、缺少“实践锻炼”,吃猪肉长猪肉;还有一类人,“消化能力”挺强,很能思、也能想。反应快,接受、学习新东西也快,通常表达能力也强,或能说或能写。自我感觉无所不能,机场书店电视里的演讲家大都是这类人。这类人,就很危险了,就“殆”了。为啥“殆”?因为他们自以为的道理,历史上很多人都论述过无数次啦。他不知道而已,自以为独创。结果就是固步自封,狂妄自大。不危险怎才怪。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学思行,以哪个为线头,是不同的。有的人是用“行”,把自己的“行”和思、学串着一起;有的人,是用“学”,把自己的“学”和思、行串在一起;有的人是用“思”,把自己的“思”和学、行串着一起。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学思行以哪个为线头,也是不同的。起码,本来应该这样的。但是,我们的公平、公正的教育,一视同仁,上大学以前,都必须以学为线头,为龙头。很少思、很少行。可怕的是,把“学”这个线头给彻底剪短了。高考后经常出现的焚书现象,就是个例证。恨不得再以不读书了,把哪些填空选择统统从大脑里抹掉。本来教育是培养人学习兴趣的,但最终成扼杀了学习兴趣。
想成长吗?那就 “学、思、行”一个不能少,并且找到自己的线头,把这三者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