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
范煊聪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我心归去》。《我心归去》是以“文本研习”为主导学习方式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通过与作者进行文本对话,来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领悟“家园之思”这一永恒的主题。《我心归去》是韩少功的一篇散文,主要表达作者身居他国时的感悟及情思。教授这篇现代文,我会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语文”二字的“文”字上,即不再对字词字义作过多的强调,而是更多的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及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体悟”。
本文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其语文素养较高,但文学鉴赏能力还未经过系统强化,故有待加强。我将带领学生精读文本,通过对“身在何方”“心归何处”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使学生掌握一些现代文阅读的方式方法,提高其审美能力,尽量实现审美愉悦,这也是我教学的最终目的——让阅读成为学生人生中的一件乐事。
故本文的教学重点在文本欣赏,通过揣摩作者饱含情感的语言,尤其是夸张、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哲思。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故乡”的深层含义,并通过文本欣赏,使学生体悟文学的“美”,并且达到自身情感的“善”,这也是本人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我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下实现学习目标。
我的教学导入将从题目入手——我心归去,提问作者“身在何方”及“心归何处”,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细读。
我将紧紧抓住作者的“身心”情况,让学生用原文概括作者身居何处,所居处的环境,作者的生活状况,并在理解作者心情的过程中对作者的写作技巧,尤其是修辞的运用加以解读,要求学生总结作者在这个环境下的心情。
而文本细读的第一步我将先从“家”入手,从身居“雅静的别墅”到作者的心情“孤零零、虚空”(让学生说明原因:无亲友,语言不通,情感无归依等),从而引出作者将心归“自己的家庭”去——这第一次回归(原因:有家人,被需要等)。
再从“国”入手,作者身居“法国”,不愿移民,其原因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他的心要归回“中国”。在这里我将重点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国”的概念,理解“因为那里有他的亲人,至少也有他的过去”中的这一“过去”的含义。从作者的“异国”与“中国”的对比中,让学生体悟作者对中国的感情——美中带悲。
最后,我将重点解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深入挖掘作者的“故乡”含义。让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对“故乡”的描述,引用周作人《故乡的野菜》里对“故乡”的理解,以前面的讲解为铺垫,提出“故乡不只是‘家’,也不只是‘国’,而是一处我们曾经生活过,付出过,心酸过,感动过,幸福过的地方”这一说法。
之后,我将回归之前对“家”、“国”的分析,指出作者要心归“家”,是因为家里有他的亲友,有需要他及他需要的那些人;作者要心归“国”,是因为这片土地他生活过,他热爱过,他失望过,同时这片土地是他需要的也是需要他的。归根结底,作者真正心归的,是一个需要他,并且他也需要的地方,他将此称之为“故乡”。在此处,我将介绍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总结作者心中的“故乡”,其实就是他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一处地方。
在结束文本分析之后,我将总结阅读现代文的方式技巧。从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入手,对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进行简要介绍,告诉学生在本文的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采用了对作家创作所表达感受和情感进行解读及对文本的文学形式,即“文学性”加以欣赏。我还将介绍艺术模仿论,即认为文学活动起源于人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告诉学生作者在文学活动中所展示的法国风土人情,我将朗诵《访法初记》(《我心归去》节选自《访法初记》)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加深体会。同时,我将介绍接受美学理论,即认为作品出来了,作者就死了,读者之于作品为再创造。要求学生自由发挥,阐释自己对“故乡”的理解,抒发自己的感情,以课后作业的方式上交,不限字数。
【附板书设计】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解读:和我对话的,还不是来访的朋友,只是游客,在生命中不曾留下一撇的印记。
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解读:流亡的总统或国王理应体验过从最高峰跌入最深渊的感受了,却也不堪忍受这冷清。可见,这次何等的孤寂啊。
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
解读:没有争取的余地,活活地被抛弃了。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
解读:“法语”重复且不加标点给人一种压抑、窒息之感。
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解读:“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中间用了逗号,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漫长和百无聊赖,教师可以补充鲁迅《社戏》中孩子们等“叫天”出来的那个片断,加深学生的理解。(补充:……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解读:一个“不”字,强烈的转折,强烈的虚空。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解读:数字,夸张。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解读:排比,语言的陌生化
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解读:因为太过思念自己的故乡了,即使舒伯特的独唱曲是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他却认为它应该是献给故乡的。这正如对话栏中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这里的“月”、“花”、“鸟”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就像他相信所有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种欢快的曲调也是带泪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