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张仁初将军轶事 开国将军轶事mp3

开国中将——张仁初将军轶事 开国将军轶事mp3

作战骁勇——人称“张疯子”

前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在为描写梁兴初将军战斗生涯的传记文学《统领万岁军》一书撰写的序中就曾特别提到:“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有著名的三员战将,他们是“梁大牙”梁兴初;“张疯子”张仁初;“毛猴子”贺东生”。说起张仁初将军的绰号“张疯子”的由来,就引出了下面的一段故事:

张仁初是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参军,是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中,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以后,张仁初和他担任团长的四方面军二九四团调入了一方面军,编为二师四团(一方面军前卫团)二营。过了草地不久,就参加了腊子口战斗。

甘肃岷县腊子口是红军长征走出草地后的第一道关隘,如果攻不下,则东西两面皆是优势敌军,红军只能再退回草地,那就是死路一条。腊子口战斗

在朝鲜平康、金化前线

是张仁初率二九四团编入一军团后遇到的第一个硬仗。在红四团一营、三营,多次强攻未果的情况下,时任副团长兼二营营长的张仁初,主动请战。战斗异常激烈。由于地形过于狭窄,就那么几十米宽的一个口子,敌军又是居高临下,实在是易守难攻!

以原二九四团改编的二营奋勇作战,整整打了一夜。后在迂回部队的配合下,拂晓时分终于打开了腊子口。听老同志讲,是役张仁初始终在六连(突击连)坐镇,多次要亲自冲锋被拦。最后关头,张仁初光着膀子,一手拿枪、一手挥着大刀片,同六连突击队一起冲上敌军阵地!这是一方面军的同志,第一次见张仁初光膀子、挥舞大刀片冲锋的样子。以前,一方面军也有干部带头冲锋的事,但象他这样当团长了还光膀子冲锋,则从未见过。此战,张仁初给一方面军的干部战士,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后来在直罗镇战役中,在战斗胶着的关键时刻,红四团代理团长张仁初再一次赤膊上阵,亲率突击队直捣敌阵。从此,张仁初打仗敢拼命在一方面军尽人皆知,他也荣获了一个既形象又夸张的绰号“张疯子”。

抗美援朝战争时,他早以担任军长多年了。战斗最吃紧时他还有好几次差点冲到最前线亲自打冲锋。多亏他身边的随从人员尽职尽责,关键时刻秘书和警卫员总是能不顾一切的将他拦住,不然的话还真不好说。听他身边的保卫人员说:在朝鲜,敌机专炸小车,有一次张军长的美吉普被敌机盯上。随行人员急的大喊:敌机来了,军长快跳车呀!谁知他双目圆睁,竟丝毫不为所动。实在无法,两个警卫员硬架着他跳了车,才脱离险境。试想,当军长的都这样不怕死,他的部下哪能不个个奋勇当先。

当然,以上文字只是举例说明张仁初将军作战勇猛,身先士卒的性格特征。其实,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张将军早已成就的粗中有细,有勇有谋了。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骁勇善战,就已深得爱将如命的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的赞赏。抗日战争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之初,张仁初就首批被委任为686团1营营长。随后在115师接受阎司令长官检阅的分列式上,林师长骑马走在全师的最前列。他亲自挑选的686团张仁初和685团梁兴初两位营长骑马跟随左右作他的护卫。马过受阅台时,二人站立马蹬向阎长官行注目礼和军礼。令阎长官对一一五师的军姿和英武大为赞叹!从此,又有人称:“115师二初。”

张仁初在抗美援朝平康、金化前线。

血战平型关

1937年7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我党积极抗日主张的号召下,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8月中共与国民党达成了团结抗日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张仁初任115师686团1营营长。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1937年8月22日,115师在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举行了出征誓师大会。8月30日到达黄河西岸的韩城。31日东渡黄河,9月7日,部队由候马乘火场沿同蒲路北上。此时,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已退到平型关、雁门关内长城一线,企图重点防守太原,八路军为配合友军固守平型关,我115师奉命急进至平型关以西大营镇待敌。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古长城上,从平型关山口到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狭窄谷道,道路两侧壁垒沟深。八路军总部决定在此地狠狠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23日,八路军总部令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运动,侧击该敌。24日,115师命令686团占领小寨到老爷庙以东高地,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敌后向东跑池方向发展。当夜部队冒雨进入阵地。25日拂晓完成战斗准备。雨后的凌晨,空气格外清新,张仁初和全营的指战员个个精神振奋,摩拳擦掌,注视着灵丘方向,决心打好这对日军的第一仗。在东方露出曙光的时候,日军第21旅团100余辆汽车,大车200余辆从灵丘方向过来了。雨后的泥泞和公路的狭窄使人、车、马非常拥挤,行进缓慢。等敌人完全进入了伏击地域,埋伏在两侧高地上的我军居高临下一齐开火,打的敌人乱作一团,晕头转向。我686团迅即发起冲锋,张仁初率1营指战员勇猛冲向公路,685团、687团分别断敌头截敌尾,使敌陷入我军包围之中。在混乱过后,敌迅速组织火力利用车辆掩护,占据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张仁初带领1营战士同2、3营的同志一起,在公路上,山沟里、石坎上同日寇展开白刃格斗,战场上喊杀声,刀枪撞击声和枪声响成一片。日军死伤惨重,尸横遍地。在六八五团的协助下,至13时,686团全歼被围之敌。此役115师全歼日军第5师团21旅团10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车马和军用物资。战后,686团随343旅转战正太路。

11月初,686团和685团3营在广阳镇南夹沟大道上,伏击日军第12旅团辎重部队。张仁初率3营作为旅的主要突击队冲入敌阵,将敌分割成数段,与敌近战拼刺刀。激战中,突然他头觉得轰得一声,眼前一黑倒了下去。当他醒来时已经躺在我军医院里。医务人员告诉他:当时,他满脸鲜血,躺在那里不醒人事。卫生队长张步峰和指导员孙根华奋勇冲上去将他背了下来。是一颗子弹击中了头部,在头骨上划了一道沟又飞走了,未进入脑内,真是万幸呀!当时张仁初说:“有我们医务人员在,打起仗来什么也不怕喽!”他搬着手指默默地数了数说:“这大概是第九次负伤喽,马克思还是不想让我去,要我多消灭几个鬼子哟!”这次广阳镇伏击战,激战四小时,歼灭日军近千人,缴获骡马700多匹和大量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有力的遏制了日军进攻,迫其改道西犯。

1937年12月,张仁初伤愈归队。1938年2月,张仁初升任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杨勇。

转战晋西南

自1937年10月起,沿平绥铁路西犯,沿平汉和同蒲铁路南侵之日寇没有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有效阻滞,日军长驱直入,使冀、察两省,晋绥大部及山东黄河以北地区沦陷,在华北的正规战已经结束。党中央要求八路军发挥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展开游击战争,以实现全面抗战的新局面。115师奉命兵分三路抗击日军。11月初,师部率343旅由正太路南移,挺进吕梁山区,创建晋西南根据地。转移途中受到阎锡山部队阻挠,在洪洞地区发动群众和扩军。1938年2月,进到灵石、孝文以西地区,在川口附近袭击由双池镇西犯之敌。毙伤200余人。

1938年9月14日,115师警卫连在午城以东歼灭日军100余人。3月16日,日军第20师团辎重部队200余人,又被685团歼灭于罗曲村。17日,蒲县日军出动汽车60余辆进到井沟以西,被我686团伏击,死伤200余人。当日夜,686团在685团协助下袭击午城。午城在吕梁山脉中南部,听水河从城边绕过,是临汾至隰县---大宁公路的交汇点。驻有一支日军守备部队。686团与685团一部对午城形成夹击之势。

日军午城失利后,于1938年3月18日以第108师团步骑兵800余人,一个炮兵中队,在飞机掩护下自临汾扑向午城,寻机报复。686团奉师部命令,在井沟至张庄公路两侧高地设伏。当日下午当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地域时,686团自公路两侧高地同时开火,突然袭击使日军陷入混乱状态。日军负隅顽抗,六架飞机向我轮番轰炸,686团压缩包围圈,敌人疯狂反扑,均被我击退。我军向敌人发起冲锋,将敌分割,除逃走百余人外,其余均被歼灭。午城、井沟之战共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79辆,缴获骡马100余匹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给日蔻西犯以迎头痛击,使大宁之敌东撤,迟滞了敌人进犯陕甘宁边区的行动,稳当了晋西南的局势。115师进入晋西南,连续作战,平均每天打一仗,有时一天打两仗,部队每到一地,即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晋西南根据地逐步形成。

汾离公路三战三捷

1938年7月8日,毛泽东电示,115师以大力破袭同蒲铁路,太原到离石县军渡之公路,阻敌西渡黄河为主要任务。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部向汾{阳}离(石)公路,介休至灵石铁路方向开进,展开交通破袭战。

9月,日军为配合武汉作战,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108师团沿汾离公路西犯。敌为避免再遭我军打击,行动更为谨慎,前以尖兵开路,公路两侧设据点,后有部队掩护。陈光、罗荣桓决定在汾离公路上伏击日军辎重部队。

9月14日拂晓,686团在日军必经之路——薛公岭设伏,该地山高林密,公路蜿蜒,便于隐蔽。战前张仁初协助杨勇团长周密部署,制定作战方案,并到任务较重的二营阵地具体指挥。10时,敌汽车20余辆载敌200余人与辎重进入伏击区。686团立即开火,顿时枪声在山谷中响成一片,我炮兵连首发命中敌在公路北侧制高点上的碉堡,遭到我突然袭击的日军车队在巡逻中队掩护下拼命突围,张仁初果断率领五连、六连的勇士以迅猛的冲击攻入敌阵,与敌展开近战,将日军巡逻中队全歼,使敌辎重车队失去保护,此战686团将敌200余人全部击毙,缴获汽车20辆。汾阳之敌慑于被我伏击未敢增援,只向薛公岭盲目炮击数小时。至15日才将200多具尸体运回。

敌辎重被我缴获后,补给困难。在此9月16日又以100多人押送一车粮食试探前进,115师首长欲擒故纵,为麻痹敌人未对该敌采取行动。17日敌趁拂晓将大批粮食运出,343旅在吴城镇至离石之间的油坊坪设伏,给日军辎重部队以重创,毙敌100余人,毁汽车9辆,缴获大批枪支和军用物资。

日寇辎重部队连遭我两次伏击,损失惨重,供应线被我切断。被迫于19日由离石东撤。343旅奉命在薛公岭东南之王家池附近三设埋伏,从公路两侧形成夹击之势。20日9时许,日军800余人进入伏击区,张仁初协助杨勇团长指挥686团,同685团、特务团密切配合,向被围之敌发起猛攻,日军未料再遭伏击。车马乱作一团,疯狂抵抗。我军指战员奋勇杀敌,将敌分割成数段,经一小时激战,歼灭敌人大部,缴获军马百余匹,枪400余支。前来增援的日军也被686团击退。

115师在汾离公路三次设伏三战三捷,粉碎了敌人进攻黄河河防,染指陕甘宁边区的图谋,给西犯之敌以沉重打击。

挺进鲁西鏖战陆房

1938年9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要求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和华南。为贯彻巩固华北的战略决策,中央军委命令115师主力挺进冀鲁边平原和山东。686团在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率领下1938年12月20日从晋西南出发,于1939年3月1日进入山东,到达鄄城、郓城地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纷纷要求铲除驻樊坝的作恶多端地伪军据点。3月3日晚,686团对后樊坝发起攻击,全歼一个连,随后迅速包围前樊坝。当晚23时,在炮火掩护下,炸药包炸开围堰,张仁初亲率突击营冲进围子,与敌展开巷战,粉碎敌人层层抵抗,直插伪团部,活捉伪团长刘玉胜,歼敌8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115师入鲁首战告捷,群情振奋,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

此役后,师部决定杨勇率六八六团三营、师直两个连和教导大队称东进支队第一团,留运(河)西战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张仁初升任686团团长,政委刘西元。

1939年3月7日,115师师部率686团挺进泰西地区,14日,在东平与山东纵队6支队(支队长段君毅)会合。3月16日,686团在汶河以南,拔除宁阳县葛石店,东平县围里等据点,歼灭伪军1000多人。

我军主力进入泰西,直接威胁济南、兖州及日军津浦路中段的交通,引起了敌人的恐慌。3月22日,东平、汶敌人出动300多人向我进攻,686团在郑海村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迫使其撤退。

4月2日,日军从泰安、肥城、宁阳、东平及汶上等地调集兵力合击泰肥山区。4月3日,日军500多人在陆房一带与6支队第2团遭遇,战斗中2团损失较大,敌得意忘形,继续进犯。张仁初决心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经过周密部署,在战斗中给进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并在敌后撤途中设伏,再次痛击敌军,敌狼狈逃回东平。日军不甘心失败,遂于4月5日及4月18日纠集力量多次进犯,均被686团击退。

日军连续遭我打击,如坐针毡。于5月上旬,纠集兖州、东阿、汶上、泰安和肥城等14个县的日军5000人、伪军3000多人,汽车100余辆、火炮100多门,兵分九路向我泰肥山区合击,寻我军主力决战。

5月2日至8日,日军对东平、汶上地区扫荡。5月10日陈光师长命686团2营护送师直属队和津浦支队一起越过泰肥公路,进至大峰山地区活动。5月11日,师直在牛家庄、东峪以北和敌人遭遇,津浦支队抢占凤凰山,师直属队向陆房撤退。清晨,115师师部、686团、中共鲁西区委、泰西特委及津浦支队共3000余人,被日军包围在肥城东南陆房一带。陆房地形像个铜盆,纵横不到10公里,南北西三面环山,东面是丘陵。陆房距日军尾高龟藏司令官的指挥部驻地演马庄仅10公里,形势十分危急。张仁初和政委刘西元临危不惧,再三研究部署后,对686团作了紧急动员。张仁初坚定地说:“我们是久经考验地部队,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坚持到天黑,打到一人一枪,也要保卫师部,保卫地方党组织的安全!”刘西元政委接着说:“686团是主力部队,不是第一次和鬼子打交道了,平型关咱们打过歼灭战,义阳镇阻击,我们一个连掩护过友军撤退!同志们,共产党员们!挺起胸膛来,打垮敌人的包围。”

八路军东进至山东后,打得最硬、最残酷的大仗,首推陆房战斗!115师东进之前,山东已有不少地方武装。但这些部队都是抗战后建立的,没经过正规训练,虽热烈欢迎115师的到来,但心里并未觉得这老八路比他们强多少。因为此前打得仗,多是以多胜少的伏击战,我军对敌人的比例基本是几十比一甚至更高。枪一响,蜂拥而上,除了火器,还有冷兵器,常常是一通猛打,用不几下就把鬼子、伪军给放倒了。

但这一次不同,五千多鬼子兵“嗷嗷”叫着还有三千伪军配合,四面包围过来,除了115师的老部队,谁见过这样吓人的阵势!包围圈里,除了部队外(战斗部队只有两千多人),还有不少机关单位,据说国民党的一个县政府,也跟在里面。当时包围圈里有部分人员已经发生一些惊慌失措的行为,有的人甚至已换上了便衣。在这危急关头,代师长陈光把686团团长张仁初找来,命令道:“张仁初,你不是能打吗!部队交给你,一定要守到天黑!”

由于陆房战斗是遭遇战,来不及构筑工事。幸好陆房的地形有利——周围环山,张仁初带领686团的1、2营,坚守在西、南面的肥猪山和岈山、磨盘岭一线——鬼子全力进攻的正面。

那时候打仗,鬼子在进攻前,除联队、旅团所属炮兵轰击外,步兵都是先前进到距进攻地点4、5百米的地方,按照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等的射界射程,构筑作战工事。然后,步兵运动到200米处,架设轻机枪、掷弹筒等,等候发起进攻进行白刃战。

因为来不及构筑工事,686团的战士只能用刺刀等,挖掘简单的单兵掩体,然后逐步贯通。部队按照前轻后重的梯次配备,顽强抗击日寇的进攻。张仁初亲自到一营坚守的肥猪山主阵地,掌握预备队,将冲上来的鬼子,用反冲锋再压下去。作战中,张仁初多次挥着大刀片,同战士一起砍杀冲上来的鬼子兵。到了下午,日军调集重兵全力进攻制高点肥猪山,张仁初指挥686团浴血奋战,硬是将鬼子死死的挡在了山下。

就这样,686团全天打退了鬼子九次冲锋,毙伤日军一千多人,终于坚持到天黑。是夜22点,张仁初指挥686团在夜幕下掩护师部和地方党政机关沿牙山庄,刘皮庄之间的山沟向西南疾进,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越过了封锁线,悄悄跳到日寇的包围圈外。12日东清晨,我军已在距陆房六七十里路的无盐村安然宿营了。天大亮时,日军向肥猪山和陆房村猛烈炮击,等日军冲进村里后发现空空荡荡,惊呼:“八路的天上飞去了!”陆房突围的胜利,保卫了115师领导机关和地方党委的安全,并使国民党实际上承认了115师入鲁的合法地位,对我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战后,686团声名大振!整个鲁中都知道686团能打!连蒋介石都给朱总司令发了贺电称:“殊堪佳慰!”。通过这一仗,张仁初也打出了名,“张疯子”的绰号在齐鲁大地不胫而走。

鲁南讨顽 喜获良驹

1939年8月,686团奉命向鲁南地区转移,于9月初抵达抱犊崮山区,与相继到达的115师师部,师直、冀鲁边7团、津浦支队、苏鲁豫支队等部会合,创建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使当地抗日民主政权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15师到达鲁南后,加强军政建设,整编地方武装。1940年初,686团与参加八路军的国民党暂编第6师第2旅董尧卿旅长率领的部队合编为115师鲁南支队,张仁初任支队长兼686团团长,董尧卿任副支队长。张仁初率686团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向盘踞在冯卯、山亭、文王峪等地的顽军发起一连串进攻,拔除了一些日伪据点。开辟了临(沂)费(县)峄(县)滕(县)边区。鲁南各县纷纷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围歼顽匪王学礼的战斗,就是鲁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协作的范例。

1939年12月28日,国民党费县县长李长胜等人寻机枪杀我抗日自卫团干部、战士,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官里庄惨案。广大抗日群众义愤填膺。根据罗荣桓政委的指示,1940年初地方党政组织成立前线委员会准备讨伐李长胜。而国民党山东临沂保安司令部暂编第3旅旅长王学礼带领3个营,进入我根据地腹地车辋以南,企图夹击抗日自卫团。接到这一可靠情报,地方党政领导当机立断决定先打王学礼。张仁初率领部队于次日拂晓前进入指定地点。第二天早上,王学礼果然带着队伍进入我伏击圈。张仁初一声令下,四面八方响起激烈的枪声和冲杀声,打的敌人乱作一团。王学礼的3个营几乎全军覆没。鲁南军民缴获了机枪四挺,步枪数百支,匪首王学礼的坐骥“花斑豹”也成了我军的战利品。几天以后,部队又包围了李长胜驻地崮口,持久围困使其坚持不住而在一个夜晚狼狈逃走,崮口被我军民解放,讨李战役取得了胜利。

战后,征得罗政委同意,地方党政领导特将缴获的“花斑豹”配发给张仁初,作为对他指挥果断,作战有功的奖赏。张仁初骑上这匹宝马良驹真是如虎添翼。“花斑豹”载着这位勇猛的战将驰骋在山东抗日战场,屡建奇功。那是在1940年鲁南天宝山根据地反“扫荡”时,一个日军头目驾着汽车突围逃跑,时任鲁南支队支队长兼686团团长的张仁初飞身上马冲了上去,“花斑豹”四蹄腾空,如离弦之箭,紧追不舍。敌人向他开火,他伏在马上,手握两把匣枪,左右开弓,车上的几个鬼子全被击毙。他看着紧追而来的警卫员和骑兵班,一手勒着“花斑豹”,一手用力拍着汽车顶蓬笑着说:“哈哈,日本小娃娃,走山路看你快还是我快,看到底谁厉害!”张仁初格外爱护这匹马,五年以后马老了,张仁初虽然不骑它了,但仍让马夫好好喂养,舍不得杀掉。又过了两年,这匹曾经驰骋沙场的战马终因年老体衰,几天不吃不喝病死了。张仁初知道后很难过,吩咐部下将他好好掩埋。

争夺白彦三退日寇

《水浒》传中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而抗日战争时山东战场上有三打白彦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白彦是费滕公路上的一个重镇,在敌人的控制之下。而位于鲁南根据地中心的费(县)滕(县)公路,把我抱犊崮山区和天宝山区分割成两片。为了打通这两片根据地的联系,必须先拔掉白彦这根钉子切断费滕公路。关键时刻,115师陈、罗首长将攻克白彦的重任交给了张仁初的686团。在师特务团的配合下。1940年2月14日,686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动作包围了白彦,经两天两夜的激烈战斗,消灭了孙鹤龄部下一千多伪军,解放了白彦。

3月7日,日军100余人向白彦进攻,被我军击退。12日,日军调集1000多人分三路向白彦进攻,张仁初指挥686团与特务团、苏鲁支队一起奋力抗击,日军损失惨重。下午,我军主动撤离百彦。当夜,686团趁敌立足未稳,以小分队化装进入百彦,里应外合,一举攻入镇内,张仁初率部与日军白刃格斗,歼敌200余人。13日拂晓,日军仓惶撤退,张仁初率部与特务团急追又歼敌一部。我军再次占领白彦。

3月19日,日伪军出动3000多人向我进攻,于21日再次占领白彦。当日晚,张仁初指挥六八六团与特务团,苏鲁支队一大队在夜幕掩护下从西北,东南方再次攻入白彦,与敌展开激烈巷战、白刃战,敌节节败退,至22日晨,日军被我击退,残敌卑鄙地借施放毒气方才逃脱。

白彦战斗,共歼日军800余人,伪军1000余人,缴枪数百支,解放了费西广大地区,使鲁南和鲁中、鲁中南根据地连接起来了。

抗日力量的发展,使日寇坐卧不安,急于寻找我主力决战,摧毁抗日根据地。自1940年4月14日起,日军纠集了独立混成第六、第十旅团的部队及伪军共8000余人,多路出动,由外向内,步步为营,向我抱犊崮山区扫荡。张仁初遵照115师首长的指挥意图,率686团采取机动灵活的翻边战术,与其他部队一起转至外线,内外结合作战,粉碎了敌人历时20天的“扫荡”,共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

5月中旬,张仁初率686团给配合日军“扫荡”的伪第30师刘桂棠部以重创。1940年5月4日,115师决定将686团、6支队第7团合编为鲁南支队,张仁初任支队长兼686团团长;刘西元任政委兼686团团政委。鲁南支队下辖686团、第7团。

1940年5月24日,一一五师向费北天宝山区开进。天宝山封建武装头目廉德三在我感召下接受改编。不久又率部叛变,残害我抗日干部和群众。9月,六八六团与特务团、苏鲁支队等部将廉部反动武装全歼,天宝山获得解放,打通了鲁南与鲁中根据地的联系。

1940年10月,根据八路军第四期整军训令,鲁南支队与独立支队第1团、苏鲁支队合编为第115师教导第2旅,张仁初担任副旅长,原运河支队支队长曾国华任旅长,符竹庭任政委。

巩固鲁南 血战重坊

1941年2月初,刚由抱犊崮山区率部挺进鲁东南郯(城)码(头)地区的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副旅长张仁初,在获悉日军近日抽调郯城、码头及重坊的兵力,分进合击我苏鲁边境抗日武装力量。张仁初在获悉敌人后方兵力空虚的敌情后,决定率领教二旅四团和鲁南专署警卫连,长途奔袭重坊,拔掉敌人的据点,以策应我军在苏北的反“扫荡”斗争,开辟鲁东南敌后抗日根据地。

2月6日,张仁初和四团团长蔡正国、团政委吴岱等人研究制定了作战行动方案。当晚部队急行军90余里,7日拂晓时赶到重坊。这时,驻重坊镇的日伪军已出动汽车20余辆,坦克8辆,向胡集、铁佛寺一带进犯。当时敌军据点内兵力空虚,张仁初决定立即对重坊发起进攻。

趁着薄明的晨曦作掩护,主攻部队三营在营长卢崇正的率领下,架起梯子一举冲进围墙。敌人仓皇后退。这时,我后续部队相继冲进镇内,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张仁初命令部队,避开大街,串小巷,掏墙越院,猛插敌后,收缩包围圈,围歼残敌。到上午10点左右,歼敌近百人,战斗结束。残敌向邳县方向逃窜,重坊镇被我攻克。

初战告捷,张仁初估计敌人绝不会甘心失败,必定会马上反扑。果然,午后时分,郯城和码头两地千余名日伪军,携带轻重武器向重坊镇扑来。张仁初命1营、2营,跑步到沂河西岸,准备战斗。当敌人发起进攻,刚行进到河中心位置时,我军各种武器从河堤后一齐开火,进入河中的日军被当场击毙,其他敌军仓皇撤退。这次伏击战,从预伏到结束前后不到两个小时,共歼敌50余人。战后,部队返回镇内休整。是夜,张仁初组织战斗总结会。会上,张仁初总结了一天的战斗情况,提出了“坚守阵地,支援主力,粉碎扫荡,待机歼敌”的战斗决心。会议结束后,张仁初带领连营长们,连夜察看了地形,制定出了,构筑工事和在野外歼敌的作战方案。

第二天早上,遭到惨败的敌人不得不从“扫荡”我苏鲁边境抗日根据的主力部队中,回抽了600余人,在20多辆汽车,7辆坦克的助威下,孤注一掷。对重坊反动了猛烈的进攻。整个重坊镇炮声震天,浓烟滚滚。

猛烈地炮击过后,敌人满以为我军战士已所剩无几。岂不知我军战士在炮火轰击时,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地形、地物做掩体;炮火一停,战士们即闪电般的出现在敌人的面前,成束的手榴弹势如雨落,机枪火力相互交叉,密如火网,把敌人成片成片地撂倒阵地前。混战中,敌人的好几辆坦克,一字排开,带着黑压压的步兵冲了上来。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日军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均被我军击退。战斗打的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敌军坦克疯狂的向我军射击。在敌人疯狂的射击下,我军许多指战员倒下了。张仁初见状怒火万丈,他甩掉棉袄,光着膀子,旋风般地跨上1940年初在我鲁南根据地车辋战斗中缴获国民党临沂保安司令部暂编第3旅长王学礼的坐骥“花斑豹”,大喝一声:“同志们!我是共产党员,跟我来!冲啊!”说罢,他飞身跨上“花斑豹”,象离弦之箭一般带头冲向敌阵。战士们一看张旅长带头冲了上去,顿时像接到了无声的命令,全都端起刺刀奋勇杀向敌军,

这时,我埋伏在左右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把藏在坦克后面的敌人打得满地乱滚。经过激烈的肉搏战,敌军不支溃退了,日军坦克见步兵退走失去了支撑,也掉头狼狈撤退。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的一辆坦克被我击毁了,天黑时,敌人终于全线溃退了。

重坊激战,取得了毙敌300余名、击毁坦克1辆的重大胜利,日军“奔袭合击”郯、码根据地的阴谋遭到了失败。重坊战后,张仁初又率部星夜兼程东进,一路以狂风扫落叶之势。连拔敌人数十个据点,收复了东陇海路南北的100多个村庄。四团一战名扬苏鲁,张副旅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的英勇行为也成为当地群众争相传诵的佳话。重坊战斗的胜利,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八路军在临郯一带的声威大振!

日寇投降 展开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山东军区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向未投降的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从8月中旬起,滨海军区所属第一、第二师、警备第十、第十一旅及滨海支队。任务是一部分向胶济路沿线东段进攻,配合胶东军区夺取青岛;一部分收复沿海地区,攻占连云港。滨海军区组成以陈士榘司令员为首的前线指挥所,时任滨海军区参谋长的张仁初协助陈司令员制订作战方案,指挥部队。8月16日,驻临沂日军逃向枣庄,守城伪军凭借日军留下的武器、粮食及坚固的工事企图顽抗。17日,滨海军区与鲁中军区各一部向守城伪军发起进攻,敌人以城坚炮利疯狂抵抗。我以挖坑道逼近敌人,用2000公斤炸药进行坑道爆破,炸开城墙。于9月11日占领临沂,歼敌2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滨海支队和第一师于8月19日解放胶县,歼敌张洪飞部2000余人,迫使伪军高伯廉部700余人投降。第二师于8月21日解放石臼所、赣榆、青口,切断陇海路东段,逼近海州和连云港。

9月5日,诸城日军撤至高密,张步云率伪军4000余人顽抗拒不投降。是日夜,我军冒雨发起进攻,占领东、西关阵地。次日晚发动总攻,突破西门,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占领全城,毙敌400余人,生俘2100多人,缴获武器一批。诸城解放,日照守敌慑于被歼,弃城而逃。

1945年11月,张仁初奉命成立前线指挥部,指挥警备10旅和11旅,发起泊儿镇(今胶南)战役。张仁初为前线指挥部司令员,赖可可为政委,谭士敏(警11旅政委)为副司令员,刘伟为政治部主任。泊儿是胶南重镇,是滨海地区敌人的最后一个据点。从11月24日起,张仁初指挥部队拔除泊儿外围各据点。泊儿镇外是平原开阔地,易守难攻,为避开敌人火力,部队实施坑道作业逼近敌阵。12月20日,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强攻,并实施了坑道爆破。随后我军攻占南门,经围歼和追击,于28日夜结束战斗,歼敌3000余人,使滨海地区除青岛外完全解放。

抗战八年,张仁初转战晋、鲁两省,在115师首长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率领所属部队与日伪军进行了长期的浴血奋战,多次面临极端的危险,与死神擦肩而过。为创建晋西南、鲁西、鲁南、滨海等抗日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血与火的锤炼中,张仁初成长为一名勇敢、果断、多谋的高级军事指挥员。

攻克开封再战睢杞

1948年6月4日,陈唐兵团正从临颖地区向通许、杞县推进,距开封仅一日行程。粟裕当夜改变在鲁西南寻歼邱清泉兵团的计划,定下以“第三、第八纵队攻下开封,调敌西援”的方针和部署,以打敌措手不及。

开封是河南省会,中原重镇,守敌3万余人。在研究作战部署中,八纵司令张仁初说:“攻打开封,更重要的是逼蒋介石分兵驰援。破坏敌人在鲁西南与我决战的企图,实现我军运动中歼敌的计划。”张仁初要求6月16日八纵占领护城大堤,与三纵形成对开封的合围。八纵官兵快速推进,按时占领护城大堤。6月17日,八纵对开封外围阵地发起进攻,指战员勇猛冲击,迅速占领机场、车站。在我联系爆破作业、攻击下,全歼顽守邮局的敌保二旅旅部和保二团主力。18日23时,向开封城发起进攻,攻城部队与敌展开激烈争夺,打退敌人多次反冲击,经一天浴血奋战,于19日24时,八纵率先突破小南门、大南门和西门,全部攻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20日晚,八纵向据守省府之敌发起强攻,敌边打边退。蒋介石下令拼死抵抗,并乘飞机亲临开封上空督战,但最终还是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21日19时,张仁初下令向顽敌发起最后的攻击,我八纵指战员同三纵一起,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龙亭以及华北运动场内的守敌相继被歼,开封守敌六十六师中将师长李仲辛被击毙。至此,开封守敌被全歼。

八纵与三纵攻克开封,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攻占国民党的第一座省会城市,给蒋军以沉重打击。开封解放,蒋介石极为震惊,急令邱清泉兵团,刘汝明兵团向开封进击,令新建的区寿年第七兵团向开封迂回。为求歼区寿年兵团,八纵奉命于1948年6月26日撤出开封,向通许方向转移。邱清泉部随后进占开封,并尾随八纵。此时区寿年兵团进抵睢县西北,与邱兵团相距40公里。我西线兵团抓住战机,决定由第八纵队阻击强敌邱兵团,兄弟部队围歼弱旅区部。6月27日,华野在睢(县)杞(县)地区向区兵团发起突然进攻,敌惊魂稍定,邱清泉急忙率部东援,被八纵阻滞。6月28日,敌新五军二OO旅向八纵六十五团阵地发起轮番猛攻,均被我击退。30日,区兵团在我兄弟部队的歼击下遭到沉重打击,邱部遂对八纵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企图挽救区兵团。至7月1日,邱兵团发动的3次进攻,遭到八纵官兵的坚决阻击,始终未能前进。邱清泉部眼睁睁地看着相距仅10公里的区寿年兵团被我军歼灭,而连续进攻四昼夜,只前进了不足5公里。战后,敌哀叹:“三千发炮弹打不动,一看就是老八纵。”

7月2日,张仁初奉命率二十三师、二十二师一部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急速东进,于3日晚与六纵十七师一起向何旗屯进攻。到4日晨,将敌十六旅旅部,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全歼。八纵另一部向榆厢铺进攻,经激烈巷战,歼敌十六旅四十七团及一个营。睢杞战役的炮声,令蒋介石惊慌万状,急令黄百韬兵团由滕县南援,八纵奉命进到滕县以东地区,歼灭黄兵团一部。7日,张仁初率八纵撤出战斗。转至安徽涡阳至义门集地区休整。

在豫东战役的攻占开封、睢杞阻击的两个阶段中,八纵攻的勇猛,守得坚决,打出了威风。

主攻碾庄夺取永城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的炮声响起,我军各部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四面八方向徐州迫近。重兵指向陇海路东段,围歼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张仁初和政委王一平率八纵于7日徒涉沂河,二十三师进至张庄、西窦庄、后朱家集结。二十二师占领石霸窝、沟上集。当我各部向陇海路进逼时,黄百韬察觉我围歼意图,沿铁路向徐州仓惶撤退。

八纵在开进中奉命迅速占领运河车站和炮车车站,此时指战员员们已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吃饭,为了鼓舞士气,张仁初和其他纵队首长深入部队进行动员,号召

我军攻占敌河南省保安司令部

全纵将士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奋勇追击。黄兵团大队人马混乱不堪,撤至运河铁桥,各争退路,拥挤不堪。直至11月9日,主力才通过运河。八纵二十二师、二十三师在追击过程中歼敌2000余人,至9日21时,我二十三师六十九团追至运河铁桥东,迅速歼灭桥东敌守军四十四军的两个团,敌人放火烧桥被我扑灭。八纵跨桥继续尾随追击。黄百韬兵团窜至曹八集,前锋被我山东兵团阻截,至此,我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黄百韬兵团被我军围困在碾庄周围地区,固守待援。

六十九团抢占运河铁桥,为大部队西进围歼黄百韬兵团赢得了时间,新华社以:“运河桥头争夺战,围歼黄匪立首功”为专题,播发了他们的事迹。

11月10日,张仁初率部与友邻部队向碾庄外围发起进攻,而八纵的当面是黄兵团战斗力最强的六十四军。战斗打响之后,张仁初指挥二十二师从东北方向,二十三师从东南和正南方向夹击敌人,敌人负隅顽抗,阵地几经争夺,至13日黄昏,将敌压缩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的16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黄百韬已成瓮中之鳖。碾庄外围有两道6——10米宽,齐腰深的水壕,有200多户人家,李弥兵团曾筑有工事,易守难攻。

11月19日报21时15分,向碾庄发起总攻,顷刻间万炮轰鸣,大地震撼,火光冲天。张仁初命令纵队炮团摧毁敌人火力点,45分钟内向敌人发射炮弹4600发,给敌人以重大杀伤。22时,炮火延伸,八纵指战员向敌人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干部和党员冲在前面,半个小时冲破敌人第一道围墙,在主攻碾庄的各纵队中首先突破碾庄圩的防御。20日3点30分,八纵突破敌人最后一道围墙,冲入内圩与敌展开白刃战,血战2小时将敌兵团部,二十五军大部、一OO军、四十四军残部歼灭,生俘一万余人。黄百韬率小部分兵力逃向小费庄。八纵协同友邻部队围歼黄兵团残部,22日,逃至小费庄、吴庄的黄百韬残部被八纵二十二师包围。黄率部突围,我军在追击中将黄百韬击毙。至此,黄百韬兵团被八纵和友邻部队全部歼灭,淮海战役第一季度胜利结束。10昼夜战斗,八纵歼敌12500人,第六十七团三营九连被授予“碾庄突击模范连”。

随后,张仁初又指挥八纵参加了追击和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在追击杜聿明集团的作战中,八纵抢在杜聿明集团前面夺取了永城,截断了敌军的退路,为歼灭杜集团里了头功。在整个淮海战役中,八纵歼敌3.7万人。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解放上海 所向披靡

中央军委把解放上海的任务交给了第三野战军,三野遵照上级指示决定以九、十兵团共八个军攻取上海。第二十六军归十兵团指挥,攻占昆山、安亭地区。张仁初与军直首长进行了周密的部属,于5月11日,率部逼近昆山守敌一二三军第一八二师,敌借水网阵地层层设防,第七十八师向敌发起猛烈攻击,敌一八二师利用夜色掩护弃城东窜,七十八师向敌发起猛烈追击。12日中午,七十六师乘400只民船沿苏州河东进,当晚攻占西巷,恰遇东窜之敌一八二师,七十六师一营指战员跳入齐胸的河中急涉登上对岸,向迎面窜来的敌一八二师先头部队猛烈开火,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敌人大乱,一营战士如猛虎下山向敌人扑去,敌人死的死,伤的伤。一八二师部分敌人乘一列火车自昆山逃出,被先期到达的七十八师阻截,他们炸毁铁路,打坏车头探照灯,打的敌人晕头转向,跳下车的敌人疯狂抵抗,遭我猛烈射击。在我战士的勇猛冲击下,车上车下的300余人做了俘虏。这一仗歼敌一八二师师部又两个团,装甲列车第二纵队第六中队,歼敌1700多人。

当日,二十六军攻占青阳港、陆家浜车站、切断了沪嘉昆段干线。

5月14日,二十六军进抵太仓东北、南翔镇、方泰镇及外岗镇地域。17日,二二八团在黑大宅、东六院一带与敌展开激烈争夺,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于18日利用浓雾的掩护向我发起疯狂的反冲击,我于敌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23日,张仁初根据战场的变化,作了重新部署,以七十六、七十七师为第一梯队,七十八师为第二梯队,于20时,在友邻部队的协同下,对上海外围敌人发起总攻。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敌人在我猛烈进攻下拼死抵抗,不断进行反冲击,我步炮密切配合,不断向前推进。

24日,十兵团叶飞司令员给张仁初打来电话,张仁初一夜未眠,仍精神抖擞,在电话里大声喊着:“......今天拿不下塘桥,我张仁初拿头去见你......”他面容严峻,用另一部电话向七十六师高文然师长下达命令,必须组织好部队和火力,白天实施强攻拿下塘桥,支援友邻部队夺取刘行、杨行据点。张仁初向上立了军令状,又给各师下达了督战令。当日16时,二十六军攻占塘桥,直逼大场飞机场。到25日,二十六军攻占国际无线电台及其周围地区,直逼上海市区,外围战斗宣告结束。

5月25日,我第三野战军对上海发起总攻,张仁初指挥二十六军迅速占领大场镇、大场飞机场、翟港及真如镇。张仁初命令部队以小群多路追击,部队边追边打向江湾方向猛插,将北关、同济大学华丰毛纺厂的守敌逐一歼灭。到27日拂晓,上海全部解放。在上海战役中,二十六军共歼敌4万3千余人,缴获火炮550门,坦克30辆,汽车240辆,枪2万多支。

“三八线”运动防御作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派兵干涉朝鲜内政,并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当美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中共中央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9月,正在准备执行解放台湾任务的第九兵团,奉命停止渡海作战训练,北移山东兖州、泰安地区整训待命,准备参加抗美援朝。11月19日,张仁初率领第二十六军自吉林临安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1951年2月中旬,张仁初奉命率领第二十六军由高原地区南进至议政府,筑锦山地区,准备参加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的运动防御作战。其作战正面为美军步兵第三、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四师之第五团、空降兵第一八七团、土耳其旅、菲律宾第4营和英军第二十七旅的两个营共有兵力3万余人,配备重型火炮400余门、坦克300多辆。志愿军司令部要求第二十六军在正面宽40公里、纵深55公里的地域内,阻击敌军至3月底。到达防御地区后,张仁初率领有关人员勘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决定在防御地区内,作纵深配备,组成四个防御地带。同时,深入动员,抓紧练兵。

3月16日,“联合国军”进至第二十六军警戒阵地,经数日小规模战斗,接近第二十六军防御前沿。22日,“联合国军”在飞机、火炮、坦克的支援下,以连、营、团等不同的规模轮番发起攻击。张仁初指挥部队,在西起龙渊里,东至后坪的40公里宽的正面上展开防御作战。经过10天的激战,给“联合国军”以大量的杀伤,胜利完成了预定的阻击任务。接上级命令,张仁初率部队撤出第一防御地带,进入第二防御地带继续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联合国军”在进攻受阻进展迟缓的情况下,在3月24日投入美军空降兵第187团从汶山东进,美军第三师从议政府北进,企图待两部会合后,从二十六军防御的侧翼打开缺口,以配合正面进攻。25日,两部会合后,随即向第二十六军防御右翼的湘水里、发云里发起进攻。张仁初、李耀文及时调整部署,指挥部队予以反击,将其击退。当日晚,张仁初组织部队转至议政府以北、东北之仙岩里、七峰山、海龙山、云岳山一线继续防御。

美军仍不甘心,继续发起进攻。3月28日,美军第

26军被朝鲜政府授予“黄锦排”的勇士在西方山阵地上

二十五师及空降兵第一八七团在70余辆坦克和大量火炮与飞机的配合下,向第二十六军防守的仙岩里、七峰山、海龙山、抱川、云岳山一线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第二十六军第二三四团2个连被包围在七峰山。美军为配合地面部队争夺制高点,还以1架直升飞机载步兵1个排(30余人),在10余架战斗机掩护下,降落在第二十六军第二三三团控制的旺方山阵地侧后。张仁初令第二三四团、二三三团在七峰山、海龙山与美军终日激战,击退美军10次冲锋,歼灭美军1500余人。其中,第234团还创造了1个班(雷宝森班)以反坦克手榴弹击毁美军11辆坦克、1辆汽车而全班无一伤亡的模范战例。次日,“联合国军”向第二防御地带发起进攻,张仁初指挥部队给予坚决打击,激战至31日,胜利完成在“三八线”以南阻击“联合国军”的任务。是夜,第二十六军撤出第二防御地带。

根据上级指示,为了给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张仁初率第二十六军在“三八线”以北的种子山,釜谷里、君子山一线部署了第三防御地带,并按照上级的要求预定坚守10—15天。自4月1日起,“联合国军”在飞机、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发动了从连至3个团的不同规模的轮番进攻。张仁初指挥部队给予迎头痛击,经过14天的阻击战,第二十六军完成了第三防御地带的预定任务。14日,根据兵团命令,张仁初指挥部队撤离第三防御地带,进至玉女峰、185高地,中细里一线第四防御地带。

4月15日,“联合国军”向第四防御地带发起进攻,张仁初指挥第二十六军给予敌人坚决的打击。为诱其深入,张仁初指挥军主力部队撤至高台山至葛末面一线预备阵地。此时,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亲自给位于重要防御方向的第二十六军第七十八师师长齐安聚打去电话,要他们再接再厉,坚守阵地,阻止“联合国军”的进攻,为志愿军准备发起的第5次战役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张仁初接到齐安聚的报告后,要求部队坚决落实彭德怀司令员的指示,咬紧牙关,减少伤亡,坚持到底。第二十六军指战员,在张仁初、李耀文的指挥下,浴血拼杀,奋勇抗击,打退了“联合国军”数十次进攻。至21日,胜利完成运动防御作战任务,在这次历史38昼夜的运动防御作战中,二十六军歼灭“联合国军”1.58万人,击毁坦克76辆,有效迟滞了联合国军的进攻,为我军发起第五次战役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平康、金化坚守防御作战

1951年5月28日,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张仁初率部急赴五圣山、平康、新岱里及其以北地区组织阵地防御作战,最后防御阵地设在两双岭、长岩山、剑不里地域。兵团要求,为保证大部队作战胜利,第二十六军必须在此坚守两个月。6月6日,张仁初主持作战会议,研究部署作战任务。军、师、团随即成立了前线指挥所和炮兵指挥所,制定了作战方案;成立了战勤机构,储备作战物资,用以后勤保障;部队紧急构筑了工事和坑道,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10日,志愿军主动撤出铁原、金化等地区,将“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的汶山、高浪浦里、铁原、金化、明波里一线,作战双方均转入防御。第五次战役遂告结束。

“联合国军”为改善局部地区的防御态势,自6月中旬开始,即向志愿军防守的一些战术要点发起了进攻,特别是欲争夺第二十六军防守的鸡雄山阵地。16日,美军第三、第二十五师和南朝鲜军第九师,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分多路向第二十六军防御阵地发起轮番进攻。张仁初指挥部队与“联合国军”展开了空前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仅鸡雄山一处阵地就曾14次被美军占领,又14次被张仁初指挥第二十六军夺回。

西方山、斗流峰是铁原、金化、平康“铁三角”的主要制高点,控制南北交通。6月23日,美军以1个营的兵力向西方山南侧高地及北侧作试探性进攻,连续冲击6次,均被击退。7月1日起,美军又以整团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向西方山、斗流峰发起轮番进攻。张仁初指挥第二十六军指战员进行了顽强阻击,先后击退美军10余次大规模的进攻。数日激战中,美军向第二十六军阵地倾泻炮弹数万发,大部分工事被炸毁。张仁初决定转守二线阵地,与美军形成对峙。

7月10日,朝中方面与美军开始停战谈判。美军为了获取谈判的主动,对中朝军队施加了更大的军事压力,自8月18日开始,其地面部队就开始了夏季攻势,仅对第二十六军坚守的阵地就先后发动百余次进攻,但均被我军击退。

由于恰值雨季,朝鲜发生了40年来罕见的大讯,连日大雨,山洪爆发,交通中断,工事倒塌,补给中断,有的部队仅靠挖野菜为生。美军趁机发动逐段进攻,张仁初指挥部队给予坚决回击,始终固守了阵地。

为了以军事上的胜利配合停战谈判,配和朝鲜人民军的反击,粉碎“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根据兵团指示,9月6日,张仁初和李耀文指挥部队,向盘踞在西方山和斗流峰的美军第二十五师2个连和1个火器排发起进攻,战至7日16时,连同打援在内,共歼灭美军440人,夺占了阵地。9日,美军开始反扑,第二十六军退出西方山和斗流峰。13日,张仁初指挥部队向西方山和斗流峰再次发起反击,先是对美军阵地进行了密集炮击,然后再一次一举夺回西方山和斗流峰,并将阵地向南延伸到527.7高地,取得了夏季防御作战的胜利,改善了平康地区的防御态势。9月底,随着志愿军对防御部署的全面调整,根据兵团指示,第二十六军防御和预备阵地也进行了调整。

“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并未达到目的。为了继续以军事压力迫使中朝方面接受美方在军事分界线问上的无理要求,9月29日,“联合国军”发动“秋季攻势”,经志愿军、朝鲜人民军空前激烈的防御作战,至10月22日,彻底粉碎了“联国军”的“秋季攻势。”11月中旬,美军为保障其金化至金城公路畅通,先后向杏

张仁初向接收阵地的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等介绍经验

亭西山、注字洞以南第二十六军坚守的高地发起连续进攻,企图占领该阵地。张仁初命令第77师坚决抗击美军进攻,经6昼夜反复争夺。毙伤美军600余人,挫败了敌人的进攻。

1952年1月,美军违反国际法,丧心病狂的在朝鲜北部使用了细菌武器。根据上级指示,张仁初及时召开军事会议,对防疫工作做出了周密的部署。军、师、团各级都成立了防疫委员会,营、连建立防疫小组,建立疫情报告制度,采取措施构筑和配备大量防疫设施。2月中下旬,美军在第二十六军防区及其周围地区使用了细菌武器。由于我军准备充分,部队毫无损伤,取得了反细菌战的胜利。4月9日,张仁初奉命将阵地防务移交给第十五军,经过近1个月的移交工作,第二十六军于5月9日全部撤至德川地区待命。至此,在此次自1951年5月底开始的阵地防御作战中,二十六军在平康、金化、新岱里一线,坚守阵地近11个月,先后进行了鸡雄山防御战,西方山、斗流峰争夺战等大小战斗565次,毙伤俘敌20000多人。4月25日,志愿军司令部转中央军委命令,令第二十六军回国执行新的任务。

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张仁初指挥第二十六军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共歼灭“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3.8万余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作战任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最高人民会议两次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

本文参考资料:

《济南军区开国中将传》济南军区政治部

《张仁初将军略传》济南军区司令部编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军军史》

相关链接:

纪念张仁初将军百年诞辰座谈会举行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22ca80100orj0.html

张仁初将军铜像在济南落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22ca80100o8vz.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6888.html

更多阅读

雪豹里的张仁杰 雪豹里的张仁杰照片

电视剧《雪豹》除了主人公周文(卫国)演得非常好之外,我觉得里面有一个配角--张仁杰演得也很出彩,把一位非常卑鄙、龌龊的GCDY演得很真实,可以说是演活了,这是以往那些书与影视作品里面比较少见的。这位张仁杰被派到了虎头山,一开始只是担任

转载 张剑虹将军千古 张剑虹

原文地址:张剑虹将军千古作者:等待戈多张剑虹将军千古 文/戈多六十六年前的今天,在毗邻缅甸的滇西,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少将张剑虹在与日军激烈交战中牺牲,血洒南疆。滇西,龙陵。如血残阳把他英俊的面孔映得酡红,惯打芭蕉的夜雨,浸湿他将军的

张震寰将军四柱 张震寰将军女婿

张震寰将军四柱中天易传人张永红乾造:乙卯丙戌乙酉 壬午乙酉甲申 癸未壬午 辛巳庚辰 己卯 戊寅5152535455565751.首先论定旺衰乙木日元生于深秋,坐下酉金七杀制身,然而有壬水之生和卯木之根,党四个,故断此命偏弱。以官为忌,用伤食制官

张仁初将军铜像在济南落成 杨成武将军铜像

2009.10.7济南时报本报10月6日讯(见习记者汤启卫)今天上午,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张仁初将军的铜像揭幕仪式在山东福寿园文化陵园“红星园”内举行,骨灰也在此入土安葬。今年正值张仁初将军百年诞辰,曾在济南工作多年的他终于实现魂归济

声明:《开国中将——张仁初将军轶事 开国将军轶事mp3》为网友爱丶不在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