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含着热泪看完了CCTV-8热播的30集电视连续剧“陕北汉子”的最后一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剧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我老妈的爷爷,我的老外爷--白文焕。我的老妈是白文焕的长孙女,从小备受她爷爷奶奶宠爱,在我老妈十二、三岁时,她的爷爷白文焕就病逝了。我外爷的家庭是个大家庭,老外爷白文焕有5个儿子,电视剧中的白志坚是以白文焕的四儿子白坚为原型,白坚是我外爷的四弟,我的四外爷。白坚早年在榆林中学读书时,跟随刘志丹参加共产党。解放以后除了四外爷白坚在北京工作外,其他四个外爷都在靖边老家,而且一直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里,几十口人一口锅里吃饭,在当地传为佳话。我的老爸14岁参加陕北红军,1949年老爸任解放军某部营长,他带部队驻扎在外爷家。那年老爸28岁,老妈只有18岁,他们相识了,后来部队领导的出面提亲,他们结了婚。从此母亲离开她的老家跟随父亲南征北战。
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老外爷白文焕,但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老妈和她老家的亲戚和乡亲们讲他的传奇故事。每个人讲到老外爷白文焕都充满崇敬,说他一生行侠仗义,为老百姓主持公道;说他正直善良、不畏强暴;说老百姓遇到困难就来找他,他总能出手相助;说他出资建学堂、修路、修桥;说他家的骆驼队跑内蒙、跑宁夏的经历;说他四海为家,兄弟遍天下;说他拥护共产党、支持红军,给红军送药品粮食,甚至连他家的老院子都捐出作为县政府的办公地。。。。。老妈说她小时候每到过年过节,她家大院里常来一群一群的人给她爷爷跪拜,幼年时的老妈就觉得她爷爷很了不起。我小的时候,听到这些,觉得很好奇。后来,我逐渐了解到老外爷非常传奇的人生,他是陕北著名社会活动家,他为陕北人民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中国革命做过很大的贡献。
白文焕(1883年~1944),字章甫,靖边县镇靖人,西北反清的哥老会首领、陕北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11岁入私塾,因家境贫寒,只得一边为私塾做饭,一边读书。他天资聪颖,勤学好问,仅4年,便能写会算。16岁时入县衙担任“户房”,掌管钱粮达10年之久。后因不满贪官胡作非为,去职还家。清末,白文焕参加了哥老会,成为西北“龙头大爷”,在当地老百姓中很高的威望。民国十年(1921年),白文焕在杨虎城将军部下充任“粮台”。十九年(193年),时值灾荒饥馑之年,白文焕慷慨解囊,捐米捐钱赈济灾民。土地革命开始后,白文焕一直支持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到白区采购了价值数万元的药品,运往刘志丹的根据地支援红军,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白文焕积极拥护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亲笔修书劝说逃到“友区”的绅士刘玉江、陈国宾、杨生旺、冯捷山等10余家返回边区,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发展生产,支援抗战。1941年他被选为靖边县参议员、副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同年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白文焕多次向政府献粮献物,支援前线。1944年8月17日,白文焕因病在靖边县去世,享年61岁。在白文焕的追悼大会上毛主席送了花圈朱德以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部长官名义发来唁电《解放日报》刊登了《白文焕先生传略》几千名乡亲送别了这位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传奇色彩陕北汉子。
去年,我曾去外爷老家靖边旧城(镇靖城)的白文焕纪念馆,看着陈列的一些老照片,如同看到曾经发生在这片黄土地上厚重悲壮的历史画卷。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像白文焕这样的陕北汉子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血牺牲、英勇奋斗。陕北的精神、陕北汉子的精神正是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陕北汉子精神永存!
白文焕永垂不朽!
图1.老照片。中排座位正中手执龙头拐杖、头戴黑色帽子的老人是白文焕。同一排座位:白文焕右一是李鼎铭先生的夫人,白文焕右二是李鼎铭先生,白文焕左二是林伯渠。
图2. 白文焕展馆部分照片
图3. 部分老照片
图4.陕北榆林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以上照片是榆林中学部分知名校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到建国前后至今,榆林中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知名学者,陕北有一大批著名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曾从教或受教育在这所中学,如刘志丹、李鼎铭、谢子长、高岗、刘澜涛等等,白坚也毕业于榆林中学。
图5.榆林中学老校长杜斌丞先生是白文焕的老朋友,也是白坚的老师
图6.下排右一:白坚(白文焕的儿子)曾就读于榆林中学并由此投身革命事业。
图7. 陕西靖边县白文焕纪念馆展厅(本照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