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使“离间计”的古代名将
史上最有名的离间计故事,莫若周瑜利用“蒋干盗书”,让聪明绝顶的曹孟德着了道,智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此事《三国志》没有记载,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事实上蔡瑁、张允随刘琮降曹后,曹操对他们很器重,二人都是寿终正寝的。再有一个令人痛心的离间计,是皇太极巧施离间,借猜忌多疑的糊涂皇帝崇祯之手,冤杀明朝大将袁从焕。据说皇太极喜读《三国演义》,此计应师从周公瑾。但此说出自满人之口,多有溢美成分,故事的成分居多。细节设计与三国“蒋干盗书”的情节如出一辙,今人并不确信。
我读史书,发现历史上擅使离间、反间计策的能人颇多。印象最深的,是北周名将韦孝宽和北宋名将种世衡巧施离间的真实战例。
韦孝宽(509-580)名叔裕,字孝宽,汉族,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由北魏一分为二的东魏(后为北齐)和西魏(后为北周)之间互相征战不已,韦孝宽是西魏、北周最杰出的将领,南北朝时期少有的军事奇才之一。《周书·韦孝宽列传》记载,韦孝宽广读经史,足智多谋,攻守兼备,善于用间。
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东魏将领段琛、尧杰攻占宜阳,派阳州刺史牛道恒引诱西魏边境的居民归顺,韦孝宽深以为患。于是“乃遣谍人访获道恒手迹,令善学书者伪作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火下书者,还令谍人送于琛营。”这个圈套两次使用了间谍,以一次是派间谍搜集到了牛道桓的手迹(这需要打入到牛的内部),好让人模仿。第二次是设法将伪造的书信送到段琛营中。按理牛道桓的书信不应该送达段琛军营,那么传书途径只有两条:一是使用“反间”,即让段琛自己的间谍来盗,如“蒋干盗书”一般;二是使用“死间”,即派专人误投段琛,送书人难免一死。反正这封信最终是落到了主将段琛手里,而且段琛看信后,再也不信任牛道恒。以后凡是牛道桓提出的建议,段琛都不予采纳。韦孝宽趁敌方将领互相猜忌之机,出奇兵发动攻击,将段琛和牛道桓生擒活拿。这是韦孝宽早期的一次战例,那年他不满30岁。
斛律光(515~572)是北齐第一名将,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也称敕勒族),是北齐丞相斛律金之子。《北齐书·斛律光列传》记载,斛律光年少时以精于骑射、武艺高超知名,号称“落雕都督”(有过弯弓射巨雕的经历)。他寡言少语,性情刚烈,严于治军,“自结发从戎,未尝失律,深为邻敌所慑惮”。他骁勇善战,戎马一生鲜有败绩,多次击败北周军队,以功封咸阳王,任左丞相。能征惯战的韦孝宽在与斛律光的对阵中,从未占到半点便宜。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斛律光自平阳进抵汾北,筑华谷、龙门(今山西河津西)二城,与韦孝宽对峙。韦孝宽自玉壁城(今陕西稷山县)发动攻击,又一次被斛律光击败。善于“用间”的韦孝宽针对北齐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内忧不断的混乱局面,开始实施他的离间计划。他命人编造了歌谣,并让人向齐境内传播。其一是“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就是一斛(古代计量单位),“明月”指斛律光(字明月),歌谣的意思是说“斛律金将要做天子”。其二是“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意思是说“高氏(北齐王室)将要灭亡,斛律氏将要取代他们”。北齐权臣祖珽一向与斛律光不和,又趁机续了两句:“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让小孩儿在国都邺城传唱。这“盲眼老公”指的是祖珽,他曾经得罪齐主高湛,被囚期间熏瞎了眼睛。“饶舌老母”指陆令萱,是齐后主高纬的乳母,与她的儿子穆提婆权倾一时,常为斛律光所不齿。斛律家族世代为将,是北齐的国之栋梁。祖珽担心自己实力不济,便拉上陆令萱母子一起使劲。这些当道奸臣在齐帝面前诬陷他:“斛律累世大将,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北齐书·斛律光列传》。“丰乐”指斛律光之兄斛律羡,字丰乐,也是北齐名将。曾打得突厥人“年年进贡”)。齐后主本就是个无道昏君,哪里经得起这般挑唆?天和七年(572年)七月,齐后主高纬听信谗言,将斛律光诱杀,时年五十八岁。他的亲族也被残杀。史载周武帝宇文邕得知斛律光被杀的消息以后,下令大赦天下以示庆贺。天和八年(573年)五月,高纬又鸩杀了自己的亲哥哥,英勇善战的兰陵王高长恭,从此北齐再无良将。公元577年, 北周灭北齐。公元580年,一代名将韦孝宽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种世衡(985-1045)字仲平,洛阳人,北宋种家将(大宋朝真正的名将世家)的开山鼻祖。史书说他“重气节,有才略”。据《宋史·种世衡列传》记载:种世衡因为叔叔种放(当代大儒,无子)的缘故,被“荫补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尝知泾阳”,完全是个文官。当时西夏国军队经常入境骚扰,劫掠百姓,于是他挑选精壮青年数千人,苦练射骑本领,逐步成长为北宋抵御西夏的名将。有关史籍记载,庆历三年(1043年),种世衡利用大夏国主李元昊与野利家族的矛盾,巧施离间计,成功除掉了劲敌野力旺荣、野利遇乞兄弟,稳定了大宋的西北门户。
党项族野利部是西夏国的名门望族,李元昊娶了野利家族的女儿为后,史称野利皇后。野利家族的野利旺荣、野力遇乞兄弟都很有才略,手下士兵能征惯战,曾率军在三川口、好水川口两次大败宋军,宋人闻之胆寒。当时大宋的边关主帅(庞籍)一直策划要离间西夏君臣,除掉野利兄弟。这件事最终是由足智多谋的种世衡来完成的。
种世衡驻扎青涧城期间,当地紫山寺有个法崧和尚,俗姓王。他骁勇擅骑射,特别熟悉当地的山川地理,常为种世衡部队做向导,人称之为“王和尚”。但是这个王和尚是个六根不净的花和尚,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种世衡不仅不加管束,而且还供给他金钱,任其胡来。
一天,种世衡忽然对法崧发怒道:“我这样待你,你还敢暗自勾结西夏,这么不讲信义!”于是将他绑起来,用尽各种手段刑讯,差点把他打死。这样拷问了一个多月,法崧始终不承认自己暗通西夏。他对种世衡说:“我法崧也是个大丈夫,你听信小人之言要杀我,那我死也就罢了。终究不会承认做了不义之事。”经过试探,种世衡认定此人是个宁死不屈的好汉。于是为他松绑、沐浴更衣,并引入密室,一边道歉一边说:“你本没有过错,是我要试探你。我想派你去做间谍,又怕你受不起苦而坏了我的大事。如果夏人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你能不辜负我吗?”法崧沉默了一会说:“我为你去试试吧。”于是种世衡告诉法崧一些无关紧要的军事机密,说可以籍此取得夏人信任。临行之时,种世衡脱下自己穿的棉袍赠给法崧说:“胡人住地天气寒冷,就以此袍做临别赠礼吧。到了那里,一定要想方设法求见野利遇乞兄弟,没有他们帮助,无法得到敌人的重要消息。”
法崧按照种世衡的吩咐,抄小路到达西夏领地,求见野利遇乞。西夏人觉得他很可疑,便把他抓起来审讯。审讯了几天,终于从棉袍领子中发现了种世衡写给野利遇乞兄弟的亲笔信。信的意思大致是说,朝廷知道野利兄弟有意归降,对其封官许愿,敦促他们尽快率军起事。法崧和尚本不知衣领中还藏有密信,虽然西夏人对他严刑拷打,最终不肯吐漏半点实情。李元昊无奈,只得将法崧囚禁在北部边境,从此对野利遇乞兄弟起了疑心。种世衡此计可谓老辣至极,不仅欺骗迷惑李元昊,连法崧和尚都被瞒过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死间”。(法崧和尚后来成功脱逃,向朝廷报告了西夏国的情况。朝廷令其还俗,授予他武职。)
光让敌人君臣猜忌是不够的,让他们自相残杀才是目的。种世衡曾经抓住一个党项族酋长的儿子叫苏吃曩,对他很是厚待。苏吃囊的父亲是野利遇乞的亲信。种世衡听说李元昊曾经赏赐野利遇乞一把珍贵的宝刀,于是就让苏吃囊设法盗取,答应事成之后授予他官职。苏吃囊果然盗得宝刀而归。不久,野利遇乞带兵巡边,深入大宋境内数日后才离去。李元昊的乳母(怎么又是乳母?)与野利遇乞有矛盾,趁机诬告野利兄弟要叛逃大宋。于是种世衡就大肆宣称野利遇乞被李元昊乳母诬告致死,并在边境上设祭坛祭奠野利遇乞,写下祭文叙述除夕日与野利遇乞相见时的欢愉之情。入夜,火烧纸钱的亮光引来了西夏骑兵,种世衡带人仓皇离去,丢下一地祭品,光银器就有千余两。西夏兵争抢祭品时发现了李元昊的宝刀,以及没有烧尽尚存数十字的祭文,遂将宝刀和祭文一起交给李元昊。李元昊看罢大怒,立即赐野利兄弟自尽,疏远了野利皇后。野利兄弟被杀,元昊失去了最重要的谋臣良将,对宋的攻势大大减弱了。
有关“种世衡用间”的史实,《宋史》与《梦溪笔谈》都有记载,唯细节不完全一致。《宋史》的记载似乎夸大了主帅庞籍的功劳。沈括曾长期在西北地区与西夏军作战,与种世衡的子侄多有交往,其记载应该比较接近事实。本文主要采信沈括的记载。
我以为,所谓“离间”之计,前提是敌方必须有“间”可“离”,即存在可以离间的基础。假如敌方亲密无间,上下同欲,离间计断难成功。高纬和李元昊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荒淫无耻,心狠手辣,而且都性好猜忌。他们身边总是围绕着一大批奸佞之徒,小人当道,正直之士自然难以共存。写至此时,忽然想起战国名将李牧蒙冤的故事,同样的良将,同样被离间致死。然自毁长城的人,也很难有好下场:齐后主高纬兵败被擒,全族被杀;李元昊荒淫无耻,强夺子妻,死于亲子之手;那个宠信奸臣郭开,谥号为“幽繆王”的赵迁,被秦始皇俘虏后放逐在深山老林之中,最终被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