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人多忘事”不是奉承人的话,而是对人情世态的一种概括。在人情世态中有一种现象,就是某些人成了高官显贵之后容易把自己穷时的朋友忘掉甚至把自己的恩人忘掉。那么被忘掉的人呢,由于有这种亲身感受,因而概括出这样一句话。所以这句话中的“贵人”乃是一种无奈的称呼,“多忘事”并不是真的忘了哪一件事而是指“忘旧交”。明白了上述意思,那么忘性大的人千万不要以“贵人多忘事”为根据,认为自己乃是“贵人”,更不要去分析“为什么单单贵人多忘事”。这“贵人多忘事”一语是深含贬义的。如五代王定保《唐摭(zhí)言·恚(huī)恨》所载的《与御史高昌宇书》,上面就有“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假如你贵人多忘事,在杰出的人士中难于找到你所希望的那样的人,因此使我出人意料地和你并列在朝堂上,你非常害怕地不敢正视我,这时你才向我谢罪,我怎么能给你颜色看呢?)”此语中的“贵人多忘”即含贬义。再如《九命奇冤》第十九回:“贤侄真是贵人多忘事,怎么就忘了这个叫化子”。此语中的“贵人多忘事”正是指忘了以前认识的人。“贵人多忘事”中的“贵人”含讽刺之意。但在其他语境中的“贵人”则另当别论。如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一般的官员多推荐许君,说他有才干,可以用他来做事,不应该把他随便安插在州县里)”。此语中的“贵人”则指一般官员。俗话“贵人语言迟”中的“贵人”则有“有福之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