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津瓷房子的两块用碎瓷拼的名言匾)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呕心沥血、死而后已辅佐刘备和扶不起来的阿斗的诸葛孔明先生,语重心长的对自己的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被后人称作《诫子书》中说的话。
这八个字对于1790年后的今人来说,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静,相对于动。这里的静,不是指声音,而是指人的一种状态。所以我把“静”理解为独自思考,独自品悟,这种状态常常是灵魂出窍静静地同自己的心灵说话,慎独自己,矫正心灵,忍受寂寞孤独,与书为伴,与心为伴。人们常常在“静”的状态下修养心灵、悟出真知灼见和人生道理。所以静可以让心灵得以安宁,静可以避祸,静可以出成果。这也就是诸葛亮所说的静以修身。
人们在静的状态下显得孤独寂寞。一位西方哲学家说:“世界上最强的人,也就是最孤独的人。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它的使命。”古语说的好:“居不幽者思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
也就是说智商高的人需要静静地同自己心灵悄悄说话,要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寂寞是成就的前奏,杰出者都有耐住孤寂的秉性。
可以说,人不独处,就不会冷静而缜密的思考,不能忍受孤独、寂寞的人是干不出大事的。
看看下面这些人是如何在时光的流逝中,抗拒着寂寞与孤独的——漫长的不只是岁月,也是他们坚守自我的历程。
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6年。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用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
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
孤独,就是将最后的生命、生命中最后的力量留给自己,在孤独中寻求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价值。只有经过沉默修养和孤独洗礼的人,才能捕捉到人生的真正的底蕴。
俭,节俭,相对于奢或侈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节俭被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
现在物质丰富了,吃穿用都不缺了,但是这些不能作为我们奢侈浪费的理由和借口。
治国的人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抓好廉洁从政,勤政廉政。
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抓好精细管理,注意节约成本,大到生产物资,小到节约一度电一张纸,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母亲很重要,母亲坚持和倡导的就是孩子在未来当中坚守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母亲的勤俭美德狭义上负责儿女节俭品德和行为的养成,广义上是为一个国家节俭风气养成做着贡献。这样的节俭品德还不高吗?
所以,诸葛先生说:“俭以养德”。
(以上语言组织还是草稿,还没有很好斟酌修改,之所以放上来,是想征求博友的意见,我如何能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