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愈。季羡林。 任继愈老子绎读

任继愈。

两三次开会见过任继愈,未有近距离接触。

但经历过一件事,与他有直接关系——

1992年,我编辑出版了希腊作家卡赞扎基的长篇小说《基督的最后诱惑》。

上市没几天,当年“两会”有委员质疑此书伤害教徒感情。

事情迅速扩大化,书要禁,人要深刻检查,责任领导也不例外。

我年轻气盛,不服,四处以顶撞的姿态做检查。

有趣的插曲是:每天接中宣部一位“局级调研员”的质问电话。

老太太也挺逗,经常质问几句为何还不通知书店下架图书之后,就开始和我谈文学。

《基督的最后诱惑》一书译者是董乐山、傅惟慈,他们身正不怕影子歪,

也与相关质疑者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可惜,文人言轻,不起什么作用。

任继愈。季羡林。 任继愈老子绎读

关键时刻,有人想到任继愈——学者,宗教方面权威人士,又有官方身份。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请任先生审读一下,看看此书到底有无大逆不道。

没想到,很快,四五天之后吧,一份三页纸的审读意见返回。大意是:

本书作者系希腊左派,一向与中国人民感情很深。

该书纯属小说创作,虽对基督作了一些人性化的描述,但主旨并未见有反基督之相。

对任当时的身份而言,这份意见写得既大胆又讲策略,对出版方非常有利。

我迅速将此审读意见层层上报,作协、出版署、中宣部……

有点像得了面挡箭牌。说来也怪,此事后来竟然真的就不了了之了。

那个局级调研员后来又打过电话,开门见山直接谈文学了。

季羡林。

与季羡林倒是多次见面,不过多是小时候陪家人去的,印象不深。

只记得他家一间大屋全是书柜书架,藏书量挺大。

还记得季很有礼貌,每次走时都送出门,车开出很远,回头看他还站湖边目送。

1999年,我当时供职的出版社要出十卷本“建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

各卷设主编一名,力求名头最权威。《散文卷》的主编定了季羡林。

大概是夏末的一天,我作为此书的责任编辑,与石湾、林非二位前辈一道,

又一次来到季家。可巧,客厅里,季正接待另一出版社的女编辑,

她同样是来请季主编什么书。

女编辑说:“……我们这书的编选工作想请您担纲主编。”

季听了连连摇头,说:“你这是个病句,担纲、主编二词重复了。”

见女编辑满脸通红,季又和蔼地找补一句:回去查查担纲是何意思吧。

那次聊天中,话题涉及到中国当代文学的诸种体裁,季突出惊人语:

“中国的现代白话诗,毫无成绩可言,不能算诗,仅有一首勉强可以算,戴望舒的《雨巷》。”

季说这话时,神情很激越,斩钉截铁,甚至有点怒气,令我一惊。

后来读过一篇季的文章,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不过因为是写文章,说得就比较含蓄:

在文学范围内,改文言为白话七十多年,“各种体裁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现在的长篇小说的形式,很难说较之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什么优越之处。

戏剧亦然,不必具论。至于新诗,我则认为是一个失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7699.html

更多阅读

20130713唐师曾:庄则栋,比季羡林智慧?

庄则栋比我大20岁,称我为“小弟”。季羡林比我大50岁,呼我为“老弟”。两位都是老鸭数十年的好友和纪实对象,一直拍到八宝山的火化炉……由于老鸭鲁莽、耿介,侥幸沦为庄则栋虎落平阳的贫贱朋友,亦被龙盘301西院X楼的“帝师”季老尊为《

怀念母亲散文 季羡林 季羡林怀念母亲原文

字号:大 中 小 季羡林,生于 1911 年,山东清平人。中共党员。 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曾任中学国文教师。 1935 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

季羡林的两个小故事 季羡林小时候的故事

三月唯慕桃李开(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 作者:周敏(女·甘肃)“三月唯慕桃李开”,是说春天仰慕桃李花开的意思。这里,“三月”变换为“季”;“唯慕”作“羡”;“桃李”是两种树木,扣“林”。成谜组合灵活,意随笔到,是一朴素大方之作。季羡林(1911-

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

基本资料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作者: 季羡林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36.8装帧:ISAN:内容简介《红》收录季老解放前文章,包括畅销名著《清华园日记》,取“这红色给我以大的欢喜,它遮盖了一切存在在我的回忆里的影子”之意。两方面著

声明:《任继愈。季羡林。 任继愈老子绎读》为网友向往有你的世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