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郎不秀”、“不稂不莠”与“良莠不齐”
刘从军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分不清“不郎不秀”、“不稂不莠”、“良莠不齐”,这里略加分辨,以供参考。
不郎不秀:读bù láng bùxiù。原指不高不低,后用以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这是因为,在元朝和明朝的时候,平民的子弟称“郎”,官僚、贵族的子弟称“秀”。
不稂不莠:读bùláng bùyǒu。稂、莠,都是田里的野草。语出《诗经·小雅·大田》。原意是田里没有野草。后用作“既不像稂,又不像莠”的意思。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良莠不齐:读liáng yǒu bùqí。良:善良,比喻好人。莠:狗尾草,是一种混在禾苗中的野草,样子很像谷子,常用来比喻坏人。“良莠不齐”是说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