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评:
更多>>我也看过这部电视剧
在央视1套播放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赢疾在秦国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大,从剧情看,赢疾是秦惠文王赢驷的弟弟,是亲弟弟,还是堂弟?电视剧中并未交待。
既然《大秦帝国之纵横》在片头写着改编于孙皓晖的小说《大秦帝国》,浪子为此拜读了小说,在该小说的第二部里,有位与电视剧中赢疾很相似的人,叫樗里疾,这个樗里疾却是胡人后裔,与赢氏一族并没有血缘关系。
如此,造成了一种冲突,赢疾和樗里疾到底哪个是真实存在的?电视剧和小说均以标榜历史正剧为主题,为何却出现了赢疾和樗里疾两个不同的角色?
浪子后查了许多书籍和文章,得出的结论是:赢疾和樗里疾是同一个人,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赢疾是秦惠文王赢驷的同父异母弟弟,封地在樗里,号樗里子,故又被称为樗里疾。
之所以会这样,缘在秦朝以前(史称前秦),国人姓名的法定或明文叫法与秦汉以来并不一样,换句话说,姓的传承比较复杂。中国人的姓其实是由姓氏简化而来,而姓与氏在前秦时代是有区别的,姓早氏晚,姓贵氏贱。姓用于官家,或一个家族中居于正统地位的一支,由祖上的姓直接传承。氏用于旁支庶出,不能与姓相同,只能以居住地名、国号、官职名、职业名等替代。而父源为奴隶身份的人,却是既不能有姓,也不能有氏。
依这样的规矩,赢疾虽是秦国公族,但其是庶出,标准称呼应该是公子疾(未受封前)和樗里疾(受封后),这样,在《大秦帝国之纵横》这样的时期里,叫樗里疾应该是合理的。
这样的案例在春秋战国比比皆是,因此一些名人的姓氏非常复杂、读起来拗口,且有多个名字。比如大家熟知的商鞅,商鞅是卫国公族后代,孩童时代是叫公孙鞅,后为了强调自己是卫国人,公孙鞅自己称呼叫卫鞅,后被封秦国的商君,后人又尊称其为商鞅,其实,公孙鞅、卫鞅、商鞅都是同一个人,如果不注意交待,很容易被误会为3个人或两个人。同时,父子不同姓的案例也很多,让人费解,比如百里奚,姓百里,而其儿子却叫孟明视,姓孟明,看来在前秦时代,把祖宗的姓卖了是很正常的,也能流行啊!
前秦时代的人名,真是让现代人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