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现代史上的悲剧人物:陈仪



个人品质相当不错的陈仪在中国历史上,当然是个悲剧人物。

作为辛亥革命元老,陈仪是老资格政学系成员,十九路军“闽变”之后入主福建。这位资深国民党员、老政治家,政治上军事上甚至人事管理上都有一套,有板有眼与刚愎自用杂糅,陈仪有他鲠直的一面。他实际在福建作了不少事儿,比如教育,比如整合民军。但他看不起闽人,大量起用江浙人和自认为是亲信的人,大搞特搞亲日外交,却也是确凿的事儿。

据前辈回忆,陈仪与日本人套磁,其实是蒋介石的主意,蒋介石希望陈仪能在中日和谈时机成熟的时候充当重要角色。蒋介石选陈仪扮演这个不尴不尬的角色,与陈仪的妻子是日本人有关系,与福建与日治台湾一水之隔想必也有关系。

一九三七年,日本台湾总督写信诱降陈仪,打算在福建制造第二个汪精卫。陈仪将信翻译并请专人送给蒋介石看,蒋介石批“置之不理”,并嘉奖陈仪。上海“八一三”抗战后,陈仪认识到事态严重,方抓紧抗战措施,迁省会到永安。

台湾的“二二八”事件,起因复杂,对于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陈仪当然要负主要责任。蒋介石让他到台湾去主政,原指望为官清廉的陈仪带出一个“模范省”。谁知最初到台湾接受日军投降而受到台湾人热烈欢迎的陈仪,后来根本控制不了手下的贪官污吏,对台湾的民情事态可能恶性发展亦估计不足。可能是吸取了在福建用人的教训,陈仪在台湾其实采取了相当“本土化”政策,但大环境所至,最终还是被民情舆论置于刀口浪尖上。原本盼望和平解决事件的陈仪不得不下了大屠杀的命令,“凌晨四点开始行动,由我陈仪负全部责任。”

有关资料显示,陈仪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

有趣的是不久之后,陈仪劝蒋介石的爱将汤恩伯投奔共产党,被捕后蒋介石很生气,问他为何如此。陈仪口气和圣才先生晚年颇为相似:我们做不好,让别人试试吧。因此他被蒋介石枪毙,有他敦实的尸首为证。


被杀前的二级上将陈仪(网络图片)

一贯标榜“用人不疑”,作风强悍的陈仪,在用人方面的确有排斥闽人,重用江浙人的毛病。此外“七七”事变之前,陈仪在对日关系上的确有颇多令人诟病之处:

一九三五年,台湾沦陷四十周年,日本人趾高气昂开庆祝会,向福建省府发出“观礼”之请柬。陈仪收下请柬,报告南京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行政院让“以考察的名义作地方性外交,不代表中央庆祝。”

陈仪郑重其事制作服装,率省府人马到台湾,美名曰“主席出发考察”。以陈仪为首的穿燕尾服的闽省官员“恭立在日本国旗和裕仁的画像前鞠躬、拍掌、欢呼,丢尽了中国人的脸!”钱履周先生在《陈仪主闽事略》中这句话,颇能代表当时国人的心声。

这时,也就很少人能看到陈仪组织闽省官员到台湾考查“农工事业”、考察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福建地方经济。这位我行我素、崇尚卑斯麦、崇尚集权、幻想搞计划和统制经济以实现国家资本主义、为官清廉的国民党元老,真是生不逢时!

话说回来,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有合法生存的民营实体强大,才是一个正常国家强壮的基础,陈仪当年一些做法,比如粮食“公沽”,断了自然调节,实际上严重妨害了福建经济发展,并有损百姓切身利益,所谓民愤,也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在抗战爆发的前两天,陈仪亲自带高级官员和各厅处长到日本驻福州领事馆“祝贺天长节(即日本天皇生日)”。此外让日商探勘安溪铁矿,圣才先生详细叙述的为辜显荣祝寿等事件,都是伤害国人自尊心之举。这一切,在深受日本浪人和台湾浪人欺凌的福建人中激起公愤。所以在重庆的闽籍精英聚会并成立福建文化协会,“首要目的就是打倒陈仪。”


闽台现代史上的悲剧人物:陈仪
陈仪尸首,他不愿意被枪决时穿军装,认为有辱军人形象(

闽人倒陈仪,主要是反陈仪“亲日媚敌”,当然也有大福建主义,闽人治闽等地方主义势力活动的因素。蒋介石原本很尊重这位比他高五届日本士官学校炮兵科的优等生,且陈仪为官颇清廉,所以即便陈嘉庚介入,福建人“成功”“驱逐”了陈仪,蒋介石反而聘他为行政院秘书长;台湾“二二八”事件,陈仪引疚辞职,蒋介石似乎也没将他怎么样,1948年春,蒋介石又委任陈仪为浙江省主席,可见此时老蒋尚未想过要“惩办”陈仪。

当陈仪认真去策反义子汤恩伯投奔共产党,这才真正触犯了“天条”。有资料说陈仪起义是陈铭枢促成的,但主要是因为当时陈仪对国民党已经失去信心,他不想让京沪杭百姓再遭内战炮火荼毒,而且他说已过50岁,死得了!

陈仪在这方面憨直、固执而自信,他自信汤恩伯绝不会出卖自己。但汤恩伯还是出卖了他,并为之求蒋介石刀下留情,蒋介石要陈仪公开悔过,公开谴责傅作义、张治中起义的行为,便可留命頣养天年。但陈仪“死不改悔”,不知那句,“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没做好,换别人来试试。”是不是这个时候说的?

关于陈仪被蒋介石撤职的原因,请参见程星龄《刘建绪主闽片断回忆》。

附录1恒一《五任省主席见闻杂记》片断:陈仪

继十九路军主闽者为陈仪,我们小职员自然接触不到省主席,只能在纪念周中见到他。陈仪是五短身材的胖子,头颅很大,圆脸光顶,满面红光,三角眼,阔嘴巴,留着两撇日本式胡子;走路脚步很重,一顿一顿地,是个典型军人模样;说话时满口浙江土腔,那斩钉截铁的语气流露出自信与专断,一望而知是个固执的人。

我的办公处所邻近主席眷宅,可望见他的日本夫人。日本女人爱搽粉,连颈项都是雪白的,我们私下叫她“日本婆”。

陈仪在闽主政近八载,但我于1938年就离开省府,故所知不多,只记得有一次在纪念周中,许多人不专心听讲且频频回首,顾不得有碍“官箴”。陈仪察觉后,勃然大怒。在此之前,已有会计长林和成闹过桃色事件。陈遂下令,将省府及各厅处(合署办公)女职工全部停职,大有令“妇女到厨房去”之意。

陈仪还亲拟四句勉词:“忙碌是幸福,闲空是堕落,工作是美德,玩乐是罪恶”,印成标语,在省府各处张贴。

          (《福建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题头图片来源:福建省档案馆及李建忠《音乐家蔡继琨》(老照片第十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8385.html

更多阅读

舌尖上的日本二 :居酒屋的诱惑

日本的料理店随便一道菜都得上千甚至几千日元,若想多吃几样,即便胃受得了,钱包也受不了在日本居酒屋简直就是“馋虫救星”——菜品种类繁多、味道鲜明可口、分量不大、价格也便宜。三四个小菜、两杯酒通常两三千日元可以搞定。舌尖上

大滇高原上的彩色爱情:《云箫叙事》

浓郁的地方特色,滇南特有的旖旎风光:红壤和森林深处,高原上覆盖的彩色故事,从前的爱情,现在的婚姻,拨云现日却凄美多怨;边城的俊俏女子,毁容,婚变,终修得爱情正果;云雾缭绕的高黎贡山,一望无际的甘蔗林,一把沾血的户撒刀,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陈月恒 千古风流人物李白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通师二附五(6)班陈月恒在浩瀚的历史长空,一个个令人记忆犹新的人物像颗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我的心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要数李白。我喜欢李白,因为他性格豪放,重视友情。他写的《赠汪伦》,短小

我喜欢的电视剧演员:陈数

陈数开放分类:HOT专栏作家人物内地70年代演员内地明星陈数陈数,原名陈澍,1977年3月9日生于湖北黄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从2001年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参加过多部电视电影作品。2010年与澳籍钢琴家赵胤胤结婚。代表作有有《倾城之

声明:《闽台现代史上的悲剧人物:陈仪》为网友爷似命珍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