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次看到苏轼的《定风波》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这不同于以往所看的《江城子》,也不同于《念奴娇·赤壁怀古》,它没有《江城子》的悲切凄凉,也没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古意沧桑,它更像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后的一抹会心微笑,历经磨难心潮终平后风清云淡的恬适,更有耐人寻味的隽永魅力。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苏轼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到黄州任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但是不得签书公事。仕途的失意磨难和生活的艰辛的确使苏轼有“平生文字为吾累”的感慨,但是苏轼就是苏轼,他不会因此就沉沦更不会万劫不复,他依然乐观豁达,豪迈飘逸。
到黄州后,苏轼的生活很是拮据,在太守徐大受和一帮友人的帮助下,准备在沙湖买田。此词就是苏轼和友人陈季常、巢谷、道潜一起去沙湖相田途中所作。在序中点明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和作此词的缘由——“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序语言简洁晓畅,寥寥数言就让人明白事情前因后果,“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短短九字九能让人略窥苏轼的豁达性情。同时也为下文作了必要铺垫。
三月七日,还是春寒料峭之时,何况是在雨具皆去的情况下听“穿林打叶声”,更是让人瑟缩不已。但是苏轼确是“莫听”,可谓是起势就见气度不凡,自然风雨不足萦怀,但是莫听还不够,“何妨吟啸且徐行”更进一步,在风雨中且吟且行,“何妨”二字可看出苏轼的豁达胸怀,在面对困难时因势利导,在挑战中找到别样乐趣。这还意犹未尽,“竹杖芒鞋轻胜马”,在竹杖芒鞋雨中行与骑马前行的对比中可看出苏轼心情的轻松。的确,风雨中,骑马当然比竹杖芒鞋轻松,但在苏轼的眼中,宁愿竹杖芒鞋雨中行,这是何等的逍遥何等的豁达!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词中,在苏轼眼中心中,自然界的风雨又何尝不是仕途风雨?比起在仕途的风云诡谲,风起云涌,此刻的在大自然中与知己好友一起所面对的风雨又算什么?在饱经沧桑的苏轼眼中,也难怪“竹杖芒鞋”要“轻胜马”了。“谁怕”二字则可见苏轼性情中执着勇敢的那一面,的确,这也是苏辙一直自愧不如苏轼的地方,也是给苏轼仕途坎坷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我看来,既不单是流行的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也不单是有些人所理解的归隐打算。前者太浅,后者则有失偏颇。虽然封建士大夫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苏轼也确实会有这样的念头,但是这只是苏轼在困境中偶然有的打算,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数次跟苏辙计划一起归隐,过亲人好友相聚归隐林下过轻松幸福生活的愿望最终都没能实现。因此,我认为这是苏轼能够以坦然旷达心境来面对一切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在上阙中,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也给全词奠定了基调。
上阙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风雨途中所见所闻所感,下阙中则是苏轼在雨后初霁之时的所见所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本来就是春寒料峭,风吹酒醒后就自然会有冷意,但是别怕,自有山头斜照来相迎,给人暖意。一个“却”字将本无情的山头斜照赋予浓浓的人情味。此句也照应了序中的“已而遂晴”四字。雨后初晴,应该是件可喜之事,苏轼等人也有喜悦之情,但在“回首向来萧瑟处”后,苏轼的反应却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在我们旁人看来是比较出乎意料,但是在苏轼来看,却不必奇怪。“料峭”之句由上阙的心中情转到眼前景,而“回首”之句又由眼前景转到心中情。在回首途中风雨萧瑟后,再看初晴斜照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了。这也是苏轼在回首仕途人生风雨历经磨难峰回路转后的心境,如果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有执着之念,似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抛弃了执念,到达了六祖惠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苏轼天纵奇才,悟性其高,自小就和佛道中人接触,受佛道思想影响较大,在历经沧桑的丰富人生阅历中有此感悟我毫不怀疑。例如在被贬黄州途中,于陈州与苏辙见面时,苏轼就曾发出了“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的诗句,颇有“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之意。以“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又晴来作,全后照应,情景交融,“风雨”等词既是实写,又深有寓意,寓含人生风雨,即景抒情,自然晓畅,在清丽的字句中,在和谐的韵律中,寓寄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发人深省,给人启示,他豁达乐观的情怀也颇能感染我。
拜读《定风波》让我看到大彻大悟的苏轼,也让我想起: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我喜欢风雨后这样的苏轼。
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