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中,秦叔宝是与尉迟恭、程咬金齐名的大唐名将。《旧唐书》将尉迟敬德(即尉迟恭)、秦叔宝、程知节(即程咬金)、段志玄、张公瑾为同一列传,对他们是这样评价的:“史臣曰: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篽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赞曰: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鄂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禋。光诸简册,为报君亲。”在凌烟阁中,尉迟恭排名第七,秦叔宝排名第二十四,程咬金排名第十九,段志玄排名第十,张公瑾排名第十八。按理说,秦叔宝一直与程咬金并肩作战,两人经常指挥同一支敢死队作战,并以勇猛无敌与尉迟恭齐名,名次应该不能差很远啊?为什么排名老末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绘制凌烟阁功臣像的时候,秦叔宝已经不在人世了,他已经于五年前——贞观十二年病逝。因为多年征战,满身伤痕,伤了元气,自玄武门事变以后,秦叔宝就基本上都是在家中养病,远离了战争。几年后,唐太宗在凌烟阁的名单上,最后写上秦叔宝的名字,是因为实在缅怀那位已经为大唐的建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身殉职的胡国公秦叔宝。其他二十三个人,则是按着与这位皇帝的远近程度来排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