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
3、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价值的相对性:
思考:针对不同的受众,同样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或者说所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4、可增值性
5、时效性
信息资源比其他任何资源都更具有时效性。一条及时的信息可能价值连城,一条过时的信息则可能分文不值。
要求信息资源的利用者要善于把握时机,只有时机适宜,才能发挥效益。
6、不完全性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
7、真伪性
8、共享性
信息资源并不会因共享而消失,反而会发挥其更大的影响力。
9、可识别性
信息是可以识别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认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认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10、可扩充性
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
11、可处理性
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12、特定范围有效性
信息在特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信息有许多特性,这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特性。
一是信息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重性。信息的客观性表现为信息是客观事物发出的信息,信息以客观为依据;信息的主观性反应在信息是人对客观的感受,是人们感觉器官的反应和在大脑思维中的重组。认识信息的主客观两重性意义重大意义:信息的主客观两重性使信息成为认识的基础。信息的主客观两重性中信息的主观性使人们对客观产生不同的认识。
二是信息的无限延续性。知识是信息、科学技术是信息,它们都是用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科技知识(社会信息)却是永不消失,万世流芳的。信息不仅在时间上能无限延续,而且在空间上还能无限扩散,这是由于信息具有“不守恒”的特性。
三是信息不守恒。以声、光、色、形、热等构成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种以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都可以产生,可以扩散,可以湮灭,可以放大、缩小,也可以畸变、失真。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守恒才演化出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以及神秘莫测、威力无穷的精神世界。
13、可利用性
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