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去年被安排到乡下交流,班上一个男孩—漳,学习成绩全班倒数,原因很简单,就是基础太差,不认识字。课文读不通,一句话只认识几个字;数学的运用题也不认识,所幸的是,如果别人读题目后他能列出算式,也能计算出来。所以上课的时候,别人读书做作业的时候,他无所事事,只有不断地去打扰周围的同学,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通过观察,感觉他其实是个非常单纯的孩子。总喜欢笑,笑得是那么单纯,从来不曾有过什么坏心思。我曾经想,如果他在县城小学,如果他的成绩还是这样,他的笑容绝对不会这样天真无邪吧。
后来我想,还是让他抄同学的作业吧!于是等成绩优秀的孩子把作业完成后,就拿给他抄。因为作业实在太多,他嘟着嘴,自言自语:“这么多,我抄得完啊?”我听到这句话,看着他面前的作业,心中实在不忍心。是啊,这么多作业,即使抄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对于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于是我干脆放弃了让他抄作业的念头。那干什么呢?练字吧!我对他说:“那你不做作业,练练字,怎样?”他高兴地点点头:“可以!”我告诉他,就从他的名字练起,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工整,漂亮,然后再去抄一些生字名言之类的,不要求你一节课写多少,关键是写好。在练字的时候,我手把手教他如何把字写工整漂亮。一边告诉他如何写,一边教他认识这些字。当他的字越来越漂亮的时候,我把班上几个写字差的同学叫到他旁边,看他的字是否有进步。然后让他们几个开展写字比赛。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字越写越漂亮了,甚至还带动了其他同学。我很高兴。
但是后来我还是放弃了让他练字。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字他还是不认识,练了还是没有任何作用,只能说不在课堂上打扰同学了。我想:不打扰同学绝对不是我的目的。学习成绩已经这样了,我本应该在我的语文课上让他能学多少就学多少,无奈,我只能在其他同学自学的时候,读书的时候,教他认识几个字而已。其他的时间都被其他的课程占满,我无权剥夺他上其他课程的权利。于是我改变了对他知识的传授,心想与其这样受折磨,不如让他的童年更快乐,让他的笑声更响亮,更灿烂,更持久,或许更好。
我让他给同学们当小老师。每当听写词语、默写时,我就把这个检查听写或者默写的任务交给他。开始担心他不会,但是复查了他所改过的作业,发现他改得很认真,错误的地方都能找出来做上记号,我也就放心了。而且还在班上表扬他,并表示以后凡是这样的作业,就交给他改,让他担任同学们的老师。这时我看到了他腼腆的笑容:“我能当老师啊?”“是啊!你看你改得多认真啊!而且也没有改错,当然是老师!”这下他笑得很开心。从此以后,他的笑容多了,笑声响了。
但是到了复习阶段,同学们都在抓紧一切时间复习功课,机械抄写类的作业不多了,这时他又闲着无事了。他只得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一次,他突然看到教室后面的数学教具,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赶紧拿着数学教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摆弄。看他把正方体的小方块摆成各种形状,然后歪着头,仔细看,好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看一会儿,又推倒,重来。玩腻了,拿出乒乓球,或者弹珠在教室里。因为学生的作业大多需要思考完成,我只得让他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实在没有什么玩的,坐在座位上,长叹一声:“玩得好无聊啊!”于是,等其他同学做作业的间隙,我便陪着他玩。
“六一”前夕,我给每个孩子买了一件小礼物,虽然礼物很小,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很喜欢。漳开始玩弄这个小礼物。首先拿着小礼物仔细端详,然后随便拆卸,当他把小兔子橡皮擦的马甲拆掉的时候,他笑了,自言自语:“居然还能拆掉啊!嗯,我把背后的一面也拆掉!”于是动手拆掉了后面的部分。当他看着被自己拆掉的小兔子,又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把它的两只胳膊也拆了,然后歪着头,拿着它,仔细看,又把两只胳膊按上……这一块橡皮擦他整整玩了一天。晚自习的时候,他让我看它的橡皮,原来他把兔子的耳朵按到了胳膊上,还能把胳膊按到头上,他为自己的“发明“兴奋不已”。
晚自习的时候,我在同学座位上指导同学写作文,修改练笔,我把手机放在讲桌上,他偷偷地跑到讲桌,看着我的手机,说:“好漂亮的手机啊!”看一会儿,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后面的同学跑来对我说:“老师,漳想玩你的手机。”我望着漳,他那双渴求的眼睛告诉我,他是多么希望能玩玩啊!因为实在是没有玩具可玩了。我点点头,他兴奋地在教室里一跳三丈高:“我可以玩老师的手机喽!我可以玩老师的手机喽!”惹得其他同学后来在作文中说真是羡慕嫉妒恨。他拿着手机,不知道怎样玩,我告诉他开机后,便说:“自己试着玩,也算考考你!”一会儿,我听见“咔嚓”的声音,我抬头一看,他拿着手机正对着我,给我照相呢!同学们也听见了,放下手中的作业,围到他身边。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告诉他:“站到那边给老师照一个侧面照”“让老师抬起头来”……等他照的差不多了,我拿过手机看他给我照的照片,有几张很模糊,我告诉他:“照相的时候,手不能动,一动,照片就是模糊的,你再给别人照几张去看看。”于是,他拿着手机到处照。一会儿拿来我看:“老师,这次照的几张都很好吧!你看,手都没有动,没有模糊的。”我一看这时的照片确实照的不错,向他伸出大拇指。他兴奋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看着他天真无邪的笑容,我的内心在纠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转移识字困难不如训练他阅读
文/马艳新
一、遇到识字阅读障碍男孩的思考
这位老师遇到了一位男孩—漳,老师描述说:“学习成绩全班倒数,原因很简单,就是基础太差,不认识字。课文读不通,一句话只认识几个字。”不识字很简单吗?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不识字如何去学习?男孩的现状没有引起老师的思考:男孩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识字的困难?
这位老师描述的男孩现状属于识字阅读障碍学生,但老师没有查找问题根源,便开始一次次去用转移困难的办法来教育男孩,于是老师首先让他抄写作业,发现抄写没有用,他还是不识字,于是让他练字,练完后拿写的差的学生作业给他对比,让他产生练字后比别人好的“成就感”,而成就感的真正获得是自尊心的获得,练字教育并没有让男孩有自尊感,老师还是放弃了让他练字。这些字他还是不认识,练了还是没有任何作用,只能说不在课堂上打扰同学了。因此抄写教育转换为练字教育。
二、转移识字困难教育方法的效果
老师希望通过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就”,可以迁移到解决他阅读障碍问题,但他的识字阅读障碍依然存在,这位老师不去面对他的实际困难问题,因此当其他学生在阅读识字,为了不扰乱别人学习,不识字的他只能做别的,老师让他练字,做小老师,玩橡皮擦,玩手机,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回避男孩阅读困难的做法,即使短暂的笑容在男孩面容上出现,仍然没有解决男孩不会识字阅读的问题。
从一开始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就是回避他自身不能阅读和认字的困难,没有帮助男孩克服认字困难,因此一步步转移认字困难都无济于事,而老师仍然没有思考男孩阅读障碍的原因,从练字又转向让他做小老师,以前面“换汤不换药”的教育方法,病急乱投医,继续转移他的识字困难。因此不能“对症下药”导致教育方法一个个以失败告终。
三、如何针对性帮他解决识字困难
识字在小学阶段,多数人都很幸运的学会读写,但仍有很多人有阅读书写困难的问题。男孩的阅读障碍就是如此,他所幸的是,如果别人读题目后他能列出算式,也能计算出来。如同很多学生可以使用识字阅读的“工具”来做到学习,而男孩因为没有识字阅读“工具”,只能借助别人的“工具”帮忙学习。所以上课的时候,别人读书做作业的时候,他无所事事,只有不断地去打扰周围的同学,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可见他也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希望自己能够识字阅读,打扰同学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
如果要男孩可以拥有这个学习“工具”,教育方法不应该是逃避他不会识字的事实,而要“对症下药”,先教他识字,从儿童绘本故事开始,从图画这种最直观的形式,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比如先从现在流行的绘本入手,让男孩通过看图,对书籍产生兴趣。然后从图很多文字很少的绘本,到插图比较多的书籍,最后到插图少的书籍。
接下来,从描写男孩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的图书入手,再让孩子开拓视野、扩大阅读范围,读读其他的好书。如从阅读描写当下孩子生活的小说开始,逐步提升至对经典名著的阅读,逐步进行科普、历史等方面的阅读。
四、让听故事为男孩识字阅读搭桥
很多孩子只爱听人讲故事,不爱自己读书。这是一种小小的阅读障碍:识字太少、认字艰难,就会很大程度上磨灭阅读的乐趣。而听故事就不一样了:完全绕过障碍,直达故事本身。识字阅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男孩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其实对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自己看书就像看五线谱,而听人讲故事就是听歌。
很多孩子已经很大了,仍然希望听大人讲故事。因此,让男孩多听故事,培养男孩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听故事的欲望再次回归到书本中的识字阅读中来。
五、帮助男孩提升识字阅读效率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会有所差异。有的人阅读时一字一字从头到尾的读,读完之后不知所云;有的人则能迅速略读,并很快抓住主题;而有的人边读边写笔记。阅读习惯的不同往往导致阅读效率的差异。为了更加有效帮助男孩提升阅读效率,在男孩阅读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第一,应培养男孩在阅读时动手做标记或批注的习惯,如在重要的词语下划横线;不懂的地方做批注。这样,就能帮助男孩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促进边读边思考。
第二,应培养男孩迅速略读的习惯。人们在阅读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以同一种方法去阅读不同的资料。
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要通过训练,发展男孩阅读速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之能够根据材料的类型、阅读的目的选择阅读速度,既能精读又能略读。
最后,男孩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齐抓共管,在长期坚持陪伴男孩识字阅读训练中,有效地帮助识字阅读障碍男孩拥有识字阅读“工具”,让男孩早日融入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