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的第二部有关爱尔兰共和军的影片是英国导演肯罗奇的《风吹稻浪》。
《风吹稻浪》这个名字本身翻译就有误,怎能将barley译成稻子呢?明明是大麦的意思,名字译错其实也无所谓,这种稻子,大麦的问题回归到电影中也就再明白不过了,看见银幕上满地的大麦,就一目了然了,只是分不清大麦和稻子的人要好好辨认下,再者说了,爱尔兰这个地方能种水稻吗?辨认过以后,自然用《风吹麦浪》了。
此片讲述的是一个历史与亲情交融的故事,透过一对亲兄弟参加爱尔兰共和军的历程,以及人生的不同选择,对战争进行了一定的批判。
此片获得了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
导演肯罗奇擅长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他屡次参加戛纳电影节,也获得不少奖,获得金棕榈的《风吹麦浪》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简单介绍了一下影片后,说说电影中的一些细节。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用写实的手法拍摄的,但不同于保罗格林格拉斯电影(《血色星期天》,《93号航班》,《谍影重重》系列等)那种纪录片式的特性。肯罗奇的目的就是既要拍的美,有那么种美学追求,又要拍的真实,让观众进入到当时恐怖的历史氛围中。所以我们观看此片时,会发现镜头总在不停的晃动,大量的特写和近景会令人稍微有些头晕。秉着这种纪实美学和传统美学渗透的观点,美工和服装肯罗奇是非常讲究了,在他看来,自己的代表作肯定是要有一定的美学追求,而非简约主义和DV电影。
由于《风吹麦浪》对于写实的无比热衷,导致了一个问题,影片在讲述英国侵略者对爱尔兰人无比残酷的镇压下,爱尔兰人的种种反抗行为带有了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这种主观意识形态的展现使影片的反战主题有了一些偏差。前半部分看完后,会感觉这部影片是一部无产阶级的宣传电影,就好像《战舰波将金》带给我们的意识形态那样。
然而肯洛奇不会让反战的主题有所偏离,他的处理就是,加入了整部影片中频繁出现的送信段落。
仔细想想,会发现每一次送来的信其实都是主角的催命符。第一次收信后,按照信上的任务计划,主角们破坏了英国人的警察局,盗走了枪支,其结果是全部被抓进了英国人的监狱;第二次收信后,按照信上的任务计划,主角医生亲手杀害了一位和他很熟但被迫叛变的少年,其结果是此举使主角医生长时期抑郁;第三次收信后,按照信上的任务计划,停止与英国军队作战,其结果是共和军暂时得到了安全,英军退兵但自由邦掌管城镇;第四次收信后,按照信上的任务计划,主角医生再一次袭击了警察局,只不过这次不是英国人的警察局了,而是自由邦的警察局,主角被捕,一起参加共和军的兄弟被杀。
每一次的暴力冲突的使因都是送来的信,这就有些看头了。首先,信是由一位叫“芬巴”的爱尔兰共和军头目所写,他是主角们的上级,然而这位“芬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影片里,这封信似乎就成了唯一的命令凭证,充当了派遣者和发出者,可想而知,这一切行动似乎都是毫无意义和空洞的。
这使我联想起n多部谍战电视剧里烂俗的情节,一位国民党特务戴上耳机,收听电台里传来的任务计划,镜头一转,就开始搞破坏活动。
对于一切的间谍活动,或者破坏活动,无论是无产阶级性质的,还是其他性质的,其使因应该都是信仰,由于有了信仰,不管此信仰是出于金钱还是意识形态的不同表现,它都成为了鼓舞一个人去从事危险行为的原因。
而肯洛奇要在这部电影里,体现出这种信仰的无助和毫无意义。
上图的带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大会和后面这位用神学观点去阐述爱尔兰命运的神父,他们的信仰面对一个问题时出现了严重的差异。对于选择一个国家命运的时候,信仰往往是多元化的,就像选择中国命运时,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充当了一定的角色。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选择,何种信仰对人民有益,人民就选择那种信仰。我这里不是谈历史政治,而是举个例子而已。
至于肯罗奇的思路就是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何体现?就是兄弟间短兵相见,爱人间生离死别,以及无数吃不饱饭的孩子们。
关于这部影片的其他印象就是麦浪,风吹麦浪,然而麦浪里却充满了无限的危险,这片麦浪是共和军训练战斗的地方,也是兄弟间生离死别的地方。它很美但是却代表了危险和恐怖,这和《细细的红线》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理由:真实易懂,震撼人心,金棕榈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