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泥土的梦》
——杜谷
泥土的梦是黑腻的
当春天悄悄来到北温带的日子
泥土又最美丽的梦
泥土有绿郁的梦
灌木林的梦
繁花的梦
发散着果实的酒香的梦
金色的谷粒的梦
它在梦中听到了
孩子们的 草镰
和风车水磨转动的声音
它在梦中听见了
潺潺的流水
和牦牛低沉的鸣叫
和布谷鸟催耕的歌
和在温暖的池沼
划着橘色的浆的白鹅的恋曲
我们从南方回来的漂亮的旅客
太阳,正用它的金色的修长的睫毛
搔痒着它
春风又吹着它隆起的乳房
它美丽的长发
它红润的裸足
吹卷着
它的宽大的印花布衫的衣角
一天夜里
旷野降下了滂沱的大雨
雨以它密密的柔和的小蹄
不停地吻着泥土
激动地拍打着泥土
热情地抚摸着泥土
泥土从深沉的梦里醒来
慢慢睁开晶莹黑亮的大眼
它眼里充满了喜悦的泪水
看,我们的泥土是怀孕了
一九四零年三月. 成都
鉴赏:
这首诗是杜谷先生1940年3月写的《泥土的梦》,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上,后来被闻一多收入《现代诗钞》
读整首诗,整体感觉是自然清新,这首诗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的(土地本身就是自然赐予人类的一部分)的讴歌描写,情感的抒写表露平和自然,收放自如、纵驰有度,显然不像早期白话诗人在对自然描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毫无节制的滥情。杜谷作为以胡风提供理论基础的七月诗派中一员,这首诗的风格充分践行了七月诗派的整体风格和原则——诗人“突入”生活的发现,注入客观对象的主观精神、个性。《泥土的梦》作者把自己的视角关注在土地上,讴歌土地的伟大,甜美,把自己的主观个性融入到自然,融入到土地,把自然描述成具有人类社会的性质,如怀孕的土地是母亲,土地孕育的花草树木是儿女,让土地怀孕的雨与春风成了父亲,整个自然的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在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干涉下构成一个整体。同时这也是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实践与印证,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要求诗人用他的主观情感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歌,强调生活中处处有诗歌、事事是诗歌,这种有别于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论显然在杜谷的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作者自己发现了生活中土地的无私,自然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主观战斗的精神”在“生活”(自然)中发现了诗。
同时七月诗派之所以在四十年代能有发展成在整个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因之一便是每个诗人除在整体创作原则上保持一致外,从不抹杀每个诗人创作的个性。七月诗派把他们创作诗歌的态度和方法的共同追求概括为“努力把诗和人联系起来,把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和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杜谷这首《泥土的梦》显然是在抒写对土地的热爱和讴歌之情,似乎很少有“斗争和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的美学追求。
以上是在诗歌的总体风格上作了一下阐述,下面就这一诗歌具体的细节做一下解析。
“意象”是指具体化的想象和感觉,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需用一个意念把许多零散的意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诗。这首诗在意象的塑造和描写上显然是成功的一笔,作者用土地这一主要意象把雨、春风、布谷鸟等零散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首结构严谨、内容却很丰富的诗作。《泥土的梦》从头到尾密密麻麻全是意象,泥土盼望怀孕(播种),这个意念把一大群意象按照时间序列紧绷地串组起来。这首诗写了早春、仲春、暮春的许多意象,终于"泥土从深沉的梦里醒来/慢慢睁开它美丽的大眼/它眼里充满了喜悦的眼泪/看,我们的泥土是怀孕了"。它的特点是按照时间序列把各种相关的意象串连组合,构成具有内在联系并可为读者理解、接受的诗篇。
拟人化的描写,给予所描写事物以人的情感、人的性情,从而有利于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泥土的梦》通篇都在拟人,这样写更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所给予土地的情感,让读者感觉到的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外露而不是恣意妄为的滥情,土地这一意象的拟人化更让读者察觉到土地的生动与亲切。
作者注重诗的整体风格的框定,甚至会扭曲词语的用法,以达到诗歌的整体风格的确定。整首诗都是在一种清新、恬静、自然的情感中进行,这是整个诗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了不破坏这一基调的完整性和持续性,牦牛的“吼声”成了“鸣叫”,“鸣叫”怎么可以形容牦牛的叫声,这显然是作者在有意的扭曲以适合整首诗的基调。
《泥土的梦》还表现出了对现代诗派的借鉴的迹象,其一表现在现代用词上:如“(泥土)灌木林的梦/繁花的梦”。这里的“灌木林”、“繁花”名词用作形容词的做法,其二表现在对颜色的正确的把握上如:“泥土有绿郁的梦”、“泥土的梦是黑腻的”、“金色的谷粒的梦”中“绿郁”“黑腻”“金黄”色彩的正确把握上。
最后我们用臧克家对自己诗集《泥土的歌》来总结整首诗来结束对该诗的鉴赏:它“是从我深心里发出来的一种最真挚的声音,我昵爱、偏爱中国的乡村,爱得心痴,心痛,爱得要死,就像拜伦爱他的祖国大地一样。我知道,我最合适于常这样一支歌,竟或许也只能唱这样一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