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原发于“中国书法江湖”论坛)
端方本,大名如雷贯耳,被称为“海内第一本”,传说曾于金、元、明内府递藏(这个大家也就姑且一听)。从清末到建国后的百年间,这个本子是事实上的九成标准本,兼拜1920年商务印书馆印行之珂罗本所赐,似乎每件名拓都要与他较个高下方能得证金身。
端方本为南宋早期拓,过去曾被定为唐拓,然后是北宋拓,一阶阶降下来,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九成宫拓本研究的发展。它的特点不是绝早,而是拓工精卓。现在对于这个本子的断代已几无争议,令人好奇的反倒是它如何成“精”的过程。正好,二玄社的“中国法书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审视契机。
此本目视是浓墨拓(我那年在上海看过原拓),赞誉之人多言其精光四溢、清劲瘦健、锐气逼人,之前之后有不少国内的、日本的印本采用一手材料,展现的面貌也多是墨浓沉厚。所以初看到“中国法书选”我是吃了一惊,墨怎么变成这么淡?反复研看后从疑惑慢慢变成惊喜,让我来试图解开其中奥妙:
首先二玄社此次的摄影肯定采用了滤光,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多揭示拓本中的细节。具体技术环节不得而知,但从效果来看,由于人为后期加工,墨分了浓淡,一些被隐藏的细节才终于浮出水面。
我的结论是:端方本为三次施墨所成。
第一次为淡墨扑拓打底,用墨水分较厚,拓手非常细腻
第二次为浓墨横擦,墨焦,拓制取大形大块
第三次为精描,亦浓墨,然水分加厚,多采勾描(甚至双勾)填法
“精”就是这样炼成的…………此种浓淡墨相间的拓法也偶见于南宋一些拓帖中,正与端方本时代相合。
仔细观察,锐气的字脚主要由一、三两个过程形成,大多是淡墨围出,亦有不少(尤其当断处及石花处)是出自描笔,而本子整体的精神气儿则是过程二所营造的。
端方本中的填描是大规模的,但手艺相当DI高。其目的倒不是为了断代欺人,主要是为保全字脚,基本不改笔划之形态(与其他南宋早拓相校可知)。所以多则多矣,无伤大雅,仍然算得存世至精本之一。个别夸张的双钩处看这里:
(左撇笔两侧的勾线)
(走之的勾线)
如今可见的四本九成最精早本——李祺本、李鸿裔本、端方本、四欧堂本均全本细墨精描过,但像端方本一般施墨三回却未见有第二例。
至此揭秘完毕,但我不得不再添两句。从字帖角度来说,这样的印本不知对于修习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它用剥丝抽茧的人工后期处理扩大了层次差异,揭示了背后的真相,却同时丢掉了眼睛应该看到的本来面目。其意义比较像研究者所用的“副本”,而不是修习者该用的“正本”。如果大家以这本的样子当做原本的样子,才真的是误导了,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中国法书选”所印包括集王圣教等众多本子中。我个人钦佩二玄社所做之努力,但同时我仍主张字帖的印刷应以还原目视原貌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