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讲稿)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谈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在教育、激励人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奋发有为、成就事业时,人们往往拿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为例,“境界说”成为育人、励志的名言警句,从其成书之后经常被人引用,不断地出现在报刊文章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今天就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对王国维及其治学“三境界”的理解和体会。

一、王国维及其《人间词话》

王国维生于1877年,卒于1927年,在世50年。字佰隅,号静安,又号观堂,浙江宁海人。父亲王乃誉是商人,4岁丧母,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养成王国维孤僻的性格。

王国维从小学习刻苦,是清末秀才,是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哲学、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的国学大师,是学贯中西、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最近百度网站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网上举办“十大国学大师”评选活动,王国维名列第一(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

王国维1902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先后在南通、江苏师范学校任教,1906年经人推荐入京,为清政府做事。1923年应召为已废皇帝傅仪当先生。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傅仪被驱除出故宫,此事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自杀未遂。出故宫后王国维在清华大学任教。1927年6月,在北伐战争革命形势空前高涨时,王国维认为大势已去,上次被驱除出宫就受了大辱,这次北伐军攻陷北京还能有我好果子吃?随于6月2日写就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结束了他短暂且富有争议的一生,为当时的学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王国维的自杀成了国学史上的一桩谜案。真正死因仍无定论。

王国维是晚清遗老,他思想保守,对革命抱着消极态度,所以一直被进步文化排挤在主流文化之外。不象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鲁迅、郭沫若等除学术思想外,还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也就是说王国维不是一位进步文人。

《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是代表王国维美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三部力作。其中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就是《人间词话》,其主要内容是点评古诗词。《人间词话》的中心论题就是“境界说”,强调诗人的感情、意趣和创造性思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他认为: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具备了意象鲜明、情景交融才能步入“有境界”的艺术殿堂。治学“三境界”就出自《人间词话》这部书。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64条,下部49条,“三境界”在上部第26条。

二、“三境界”的由来及本意

“三个境”界都是借用现成的词句,分别来自宋代三位词人的词句。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一词。全词为:“槛(kan)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间尺素(我认为“尺素”应为手绢),山长水阔知何处。”意为;“昨天夜里秋风把树上的绿叶吹落满地,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那远至天边的漫漫长路,我想给你写封信送个手绢儿,可是山连绵不断,水又是那么广阔无边,信和手绢儿寄到哪里呢?”也就是说你在哪里呢?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新婚女子,新婚之后男人可能去戍边征战,经商或其他原因外出,一去几年杳无音信,女子思念丈夫,写离别之苦,展示一个孤寂、凄切、哀怨的思妇形象。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一词,全词为:“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为:虽然我变消瘦了,但为了你呀(我的心上人),我就是变憔悴了也心甘情愿,终不后悔。和上首词相反,这首词是写一个多情男子对一个美丽女子的爱慕和思念。男子的爱可谓真挚而热烈,他的大胆表白,一定能打动那位美丽女子的芳心。

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全词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为:人海茫茫,我无数次地寻找你竟不见你踪影。忽然我回头一瞥,发现你却一个人独自站在灯光稀疏、寂静清冷的角落里。这首词写古代元宵之夜的热闹场面,人来人往,彩车穿行,美女如云。但这些作者都无心观赏,突然遇到爱慕的那位女子,心中惊喜万分。

读了这首词,有些看法不知对否,与大家探讨。书上简单地解释为作者“对一位冷艳美人的爱慕”,但我认为与前两首描写的爱情不一样,前两首是写夫妻间、恋人间真挚的爱,我认为这首词写的是对一位风尘女子的爱慕,不是值得歌颂的健康的爱情。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原因有三:一从这位女子看,古代女子出行都有伴,哪有一位大美女独自一人在元宵节之夜站在大街旁一处灯光稀疏、寂静清冷的角落里。所以我觉得她不是一位良家民女。二从作者本人看,辛弃疾此时政治上处于失意时期,收复中原失地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非常忧忿,偶尔去不健康场所喝喝酒儿、听听曲儿排遣苦闷、结交了风尘女子也是有可能的。辛弃疾此时已人到中年,早有妻室,不是处于青春年少时期,为什么还“众里寻她千百度”?这位女子肯定不是他的妻子。三从所处的时代看,辛弃疾生活在宋代(尽管此时是南宋),北宋的京都汴梁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极尽繁华,到处是烟花柳巷,青楼林立,象现在大街上的餐馆。我们前些时去开封,在龙亭广场前看到的“师师楼”就是有名的青楼,古代第一大风尘女李师师就曾在那里,连当朝皇帝也隔三叉五偷偷从后门溜进去与其幽会。辛弃疾后期生活在南宋,但临安(杭州)与汴梁也差不远。这就是说,当时有那样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俗。所以,基于以上三点,我这样认为也并无损于辛弃疾作为爱国词人的形象(辛弃疾是一位著名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

三、“三境界”的含义

“三境界”在原词中是抒情的,写的是情和爱,与王国维拿来用在《人间词话》中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怎么就成了鼓励人钻研学问、成就事业的意思呢?

对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解释有多种,莫衷一是。如“矛盾说”,意思是要人们学会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但我认为这种解释太牵强附会。再如“渐悟说”,“望尽天涯路”是人处于迷茫、混沌、不觉悟状态,“暮然回首”就到了觉悟、顿悟状态。但这种解释又显得很玄虚。逐字逐句解释表达不出王国维要表达的意思,只能采用意译。我总结为“目标说”,译为:从古代到现代,凡是做大事、成大家的人都必须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就是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要摆脱现时社会的种种纷扰,把苦乐、毁誉、利害得失都抛到九霄云外,心中坚定一个终身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第二境界就是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而努力拼搏。前进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有急流、有险滩,布满荆棘,困难重重,但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再所不惜,决不轻言放弃。第三境界就是在经过无数次挫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你的奋斗目标就会水到渠成,自然实现,回头一看目标就在你面前,你就会尝到奋斗和成功的喜悦!

谈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讲稿)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用三首词中的句子,描绘了作词的艰辛,同时又引申到成大事业、大学问上去,把做学问的过程,推而广之到做一切事情上。这就是王国维“三境界”对人的教育、激励意义所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0327.html

更多阅读

播音主持培训心得 播音主持培训班心得

播音主持培训心得陈石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广播电视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这次局里能派我去那里学习,心情十分激动,发自肺腑感谢局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下面就谈谈我学习的三点感受吧。一做播音员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7《人生之道》 于丹 论语 心得讲稿

视频片头语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段光阴过成什么模样,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论语中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有着非常概括的总结,我们如何理解孔老夫子对人生的理解,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

体会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清朝时期的国学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提出了境界之说。这位南方的秀才对中国诗词研究很有造诣,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特别是他提出的“三种境界 ”,让后人评论众说纷纭。原文是:“古今之成大事业、

王国维读书三境界 王国维读书的三种境界

今天跟朋友聊天,提到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以前对它的感触没有那么深,今天突然间,觉得真是写的神了,心里也就在希冀着自己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三境界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

声明:《谈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讲稿)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为网友沸騰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