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力行 知行合一

“好学力行”,源于孔子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最早见于《礼记•中庸》。此语揭示了“好学”、“力行”与“知耻”三者的辩证关系。

看《论语》,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告诉人们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第一是“仁者不忧”。仁者,心存他人,放得下,因而不忧;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
好学力行 知行合一
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

最后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真正要做一个勇者,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孔子这里强调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勇者。

这三条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之后,孟子继承孔子的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034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心学四训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指引我人生道路的明灯!原文地址:心学四训知行合一作者:如松王守仁是自己敬仰的思想家,一直认为阳明先生将中国历史的传统思想提高了一大步,关键在于行字,因为阳明先生之前,中国的传统思想局限在知上。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都不

“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6日 14 版)董平王阳明《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董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太湖 选自杨凯生摄《浮生二十四小时》,三联书店出版演讲人:董平时间:11月7日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知行合一(一 两学一做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百科名片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 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

声明:《好学力行 知行合一》为网友菇凉就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