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堪称千古佳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的明月啊、汉时的城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远征的人啊、还没有回来(亦不知能否回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若是(卢)龙城飞将(军)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就不会让胡虏侵犯边关
诗中“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飞将军李广,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便是如此说。但这一定论受到质疑,目前似乎有三种说法:第一、指的是李广;第二、指的是卫青;第三、龙城指卫青、飞将指李广,暗喻汉朝千千万万抗匈将士。
看到这样的说法之后,不禁找出史记与汉书,将汉代历史反复看数遍。仔细思考之后,还是认为“龙城飞将”指的就是李广、而非卫青。至于将其解释成卫青和李广,进而暗喻千千万万抗匈将士的说法,则纯属和稀泥、殊不可取,对于这一说法,不想花时间去品评。
下面来讲一讲,为什么“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而非卫青。归纳起来,理由如下:
第一、首先假设:作者王昌龄熟悉汉朝历史,并且读过史记与汉书原文。若是昌龄兄从未读过史记汉书,亦或对历史一知半解,那就没法儿说了。
据史书记载,汉朝所有将领之中,唯有李广才有“飞将军”之称、舍此而无他。史记原文:“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汉书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载。
右北平即卢龙城,“龙城飞将”指的就是“卢龙城飞将军”。诗句讲的是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若说“但使卢龙飞将在”显然拗口,而“龙城飞将”不仅气势起伏且琅琅上口、极富美感。“龙城飞将”就是将“卢龙城飞将军”前后各去一字而取中间主体,指代是极其明晰的。
如果说龙城飞将指代卫青,那么,怎样都是无法将卫青与飞将军联系在一起的。说龙城飞将指卫青的理由是:卫青第一次领军便直破匈奴大本营龙城,如此神速、难道不像飞一样么?当然就是飞将军喽。
但是,这种说法是说不通的:(1)飞将军一词是有其历史特定含义的,不是泛指一切跑得飞快的将军,跑得快的将军是很多的,不单卫青一人。飞将军当然有行动迅猛如飞的含义,但更是指李广的悍勇善战,故而匈奴畏之如虎、不敢犯境。所以,飞将军一词是专属于李广本人的。如果非要讲卫青也是飞将军,那么,那个飞将军就不是众所公认、史记及汉书所载的飞将军了。而必须要标注为卫青式飞将军。(2)史书对此是作为史实记载的,飞将军这一称号,既不是史学家的赞叹、也不是汉武帝的主观评价、更不是汉朝人自己的宣传包装,而是匈奴所给予的评价。足金足两、不掺水份。很简单的道理,若是想知道在苏德战争中,究竟谁才是最厉害的苏军将领,问问德国人就知道了。反之亦然。
认为龙城飞将指卫青的另一个理由是:卫青曾经成功攻破匈奴大本营龙城、卫青的成名一战,意义非凡,打破了自汉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拉开了汉朝战略反攻的序幕等等。
这实际上也是说不通的:
(1)奔袭龙城应该不是卫青的成名战。卫青统率一万精锐骑兵,只斩获700龙城留守部队,打完便撤了。没有据守该城、没有捉住敌方核心成员、没有切断敌方补给线、没有有效杀伤敌方军事力量……这一战果,就军事角度而言,属于聊胜于无、价值不大。所以,说成是成名一战,应该不太有说服力。
而且,卫青率十余万大军攻击匈奴右贤王,从右贤王居然搂着美人儿喝小酒、对卫青的轻视程度来看,至少在卫青第四次出击之前,匈奴人是没拿卫青当一回事的。从这一点来看,说卫青因龙城一役而成名,好像依据不足。
(2)依据历史,自古以来直至汉武一朝就不存在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自商朝开始,中原华夏与匈奴(匈奴始祖乃是夏禹家族旁支,也是华夏一脉)之间便是战争不断,各有胜负,总体上中原华夏占优。到西周末年,君王腐败、匈奴比较昌盛,但也不是不可战胜,只是掳掠性的攻击而已。西周都城之被犬戎攻破、纯属周幽王缺心眼(烽火戏诸侯)。
及至战国后期,赵国武安君李牧,以10万弓弩手、13000骑兵的兵力伏击匈奴,一次性消灭匈奴十万余骑兵,打得匈奴全军覆没、只有单于和少量随从仓皇北窜,十余年无力南下。
后来,秦朝大将蒙恬统秦朝铁血大军北击匈奴,与匈奴大头领头曼单于(非常厉害的狠角色、打败汉高祖刘邦的冒顿单于之老爸)决战。结果,蒙恬只用两年时间,便以步兵战车为主力击溃头曼单于统率的强大骑兵军团,迫使匈奴仓皇北去七百多里、远遁漠北,十余年不敢挽弓南下,及至秦朝内讧、蒙恬被杀、中原内乱,匈奴
才逐渐缓过神来。
及至汉朝,高祖刘邦白登山一役被围,自此开始绥靖媾和政策、献女纳币求和,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开历史之先河而率先垂范。
但是,和谈之策并没有给汉朝带来持久稳定的和平,匈奴仍是时常入境杀掠。汉文帝就曾组织过大规模反击行动,文帝还想御驾亲征(这一点殊为可贵),但匈奴一见汉军大举来攻、立即撤出汉境,何来不可战胜之神话。若匈奴真的不可战胜、所向披靡,汉朝还能在中原立足么?一个根本就打不过邻国的美丽富饶、物产丰富的国家,还有存在的可能么。没有吧。
李广戍守边陲之时,与匈奴连番血战,一直打到匈奴不敢犯其辖区,匈奴是不可战胜的么。边关名将,除了李广,还有程不识、郅都(这也是一个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悍勇狠人)等,皆为匈奴之劲敌。
李广率四千骑兵对战匈奴四万骑兵、血战两日,李广军死过半、杀死的匈奴比自己死的人多,匈奴是不可战胜的么?李陵以五千步兵对阵匈奴八万骑兵、连番血战八日、斩杀万余人,匈奴是不可战胜的么?苏建(赵信)以数千对数万血战一日有余,匈奴是不可战胜的么?
汉朝建国至武帝反击之前,汉朝对于匈奴的军事颓势,一是因为楚汉相争人力、物力之巨大损失导致国力下降,确实不宜对匈奴发动大型军事行动,应立足防御、休养生息。但即便在汉朝最疲弱的时候,匈奴其实也无力征服中原,匈奴军队总和(一线主力与二线部队)不过三十余万,那时的汉朝的人是从春秋战国以及大秦王朝刚刚过来不久,可不像是经过儒学的精心培养与熏陶之后的中原人那样的柔顺乖巧的、而是十分的尚武悍勇,根本就不是匈奴那点力量可以征服的。况且,如果匈奴有征服中原的能力,谁还跟你和亲。抢过皇帝的位置自己当,不是更舒坦么?二是因为汉朝初期执行的媾和绥靖政策,汉朝被动防御,匈奴主动进攻,而且都是骑兵、往来飘忽,场面上当然就会比较难看。
所以,说匈奴极其骁勇善战,对中原华夏造成巨大威胁与严重损失,这是事实。但是,说匈奴自汉朝直至卫青奔袭龙城,存在一个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倒是觉得这神话的本身才是一个神话,所谓的不可战胜、与事实是不符的。
(3)卫青率军奇袭龙城,并非仅只卫青一路人马出塞。在卫青奔袭龙城之时,李广遭遇匈奴优势兵力围攻,公孙敖也遭遇匈奴强敌,而卫青仅只斩首七百便能攻破匈奴大本营,说明匈奴主力应该被李广及公孙敖两支军队吸引,大本营已是千里空营。当然,这只是推测。
但不管怎样,若是卫青当时独领一支人马出塞、千里奔袭直取龙城,若是还能平安回来,哪怕仅只斩首500,也会令人对此战生出许多敬意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卫青能够率军支援李广亦或公孙敖,其战果应比奔袭龙城斩700要大得多了。汉朝反击匈奴之目的,不是想占领匈奴的地盘(也没有可操作性),而是迫其臣服、解除边患,那么,要么不战而屈人之兵、要么摧毁其有生力量、尤其是主力精锐,到人家大本营砍了七百守备队就回来了,究竟有多大意义呢。
龙城奔袭不是卫青的成名战、对匈奴也没什么实际伤害。卫青七击匈奴,对匈奴的真正打击是从第四次开始的,其最后一次漠北决战——对阵单于主力大军,才是含金量最足的一战。若说,漠北一战乃是卫青的代表作,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所以,将龙城飞将理解成卫青,无论怎样都是非常的别扭,像奔袭龙城的打法,何年何月才能重创匈奴、解除边患呢?得至少出击200次才行吧。
第二、回到这首诗本身来看,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可谓是古朴沧桑,其中的“汉时关”便是指汉朝边关,与第三句的龙城飞将相呼应;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的是对远征军人的牵挂与感叹,军人远征是因为边患不休、边患不休是因为缺少戍守边陲的良将;第三句则是对汉朝名将(卢)龙城飞将(军)李广的缅怀,借以表达对良将的期盼之意;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说的是不让、不允许,不度阴山指的是不能侵扰国家边境之意。而不是说,胡马是否真的能不能跑过阴山,在阴山上好像是没有防御工事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李广戍守边关,胡人不敢犯界,连去都不敢去,那么,如果说成“不教胡马度边关”就与事实不符了(因为那就说明人家匈奴是可以兵临城下的,就不是不敢犯界了),怎么着,那匈奴不敢往南走的界限也得从李广戍守的边关往北推上很大一段距离、对吧。而且,这是一首诗,诗讲的是诗情画意,“不教胡马度阴山”显然辞色优美且气势雄浑。实为不二之选,呵呵。
第三、就诗的格调来看,不让胡马度阴山、就是让外敌不能侵入边境,表达的是戍守之意。这一点和李广也是极其匹配的。卫青全部都是攻击行动,与诗意不符。另外,卫青的攻击行动、耗资巨大、无法持久。除非一战或数战就将匈奴消灭或收降,否则是无法保证边关安宁的。
史书记载,自卫青第七次出击匈奴(即漠北决战)之后一直到卫青去世,汉朝一直没有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而匈奴并没有臣服、反而整饬士卒、养精蓄锐。汉朝没有采取军事行动的原因,依据史书记载,主要是因为马少,其次因为南征百越。
其实南征百越,和北击匈奴比,属于小菜。一定没有继续征伐匈奴的主要原因是战马没有了,可能精锐士卒也没有多少了,需要时间编练。仅最后漠北一战,汉军精锐士卒损失数万(应该都是骑兵)、战马损失十余万匹,其实已是无力再战、需要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