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至9月2日,偶去参加一个培训,有机会游了宾馆附近的百泉。时隔近一年才来说百泉,多半原因是顾不上,今年外出多,活动多,摄影多,也就没时间来说百泉的事了。现在有点空闲,不能再继续冷落百泉了,仅凭还残存的一点印象,多少记录一下吧。百泉得其名,是因其湖底遍布泉眼,故为百泉。泉水自地穴迸出,累累如贯珠,又名珍珠泉。这是很古老的情景了。百泉早在三千年前殷商即行开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防泄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水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米,经常流量四至五个,最深处达三米,水温常年二十度左右,冬暖夏凉,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湖内鱼来蟹往,荇藻交横;湖畔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曲桥相接;湖周古柏参天,绿柳婆娑,山水楼台交相辉映,景色如画。向有"中州明珠"、"西湖缩影"之誉。(网摘)网摘的这段对百泉的描写很美吧。我想,现在你再去,恐怕会说这描写是想象出来的。八十年代初去过百泉,也是参加会议,那时百泉还有水,虽然水已经少得表现不出其可吟诗的美妙,至少,还对得起百泉这个名。只是那时我还没有摄影的意识,也没相机,所以没有留下百泉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的真实面貌。去年8月再去百泉,我吃惊的发现,百泉的名还在,泉水却一滴未见,满目皆为荒草连天,显得有些荒凉。百泉的水哪去了?据当地一位导游说,百泉的水消失的很奇怪,似乎一夜间就蒸发了,谁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拍了一些百泉当下已为“草泉”的景,留个纪念,说不定哪天百泉的水又涌出时,后来的人们不知道百泉曾经无水的模样。

该有水的地方,都长满了草。
这,还叫百泉吗?
走来两个路人,荒草古桥上多了一点活力。
又一红衣人出现,增加一点亮色。
别一样的百泉啊!记住这个日子:201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