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勋:中医智慧新解




中医:杨志勋主持人:刘芳菲

杨志勋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既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也有正统的家学渊源,是国家中医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新药管疗法)的主持人,长期从事中西医对话和临床应用以及中医理论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研究和教学,近几年来从事儿童和成人中医普及教育,多次在北京、香港等地面向企业家讲述《黄帝内经》、《中医与企业发展战略》,引起热烈反响。而且他近年来在中医的普及上做了很多尝试,在引导孩子和成人学习中医上有比较丰富的经验,颇有成效。


杨志勋:中医智慧新解
刘芳菲,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现为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国际部节目主持人,主持栏目有cctv-3《国际艺苑》、cctv-8《影视俱乐部》、音乐频道《经典》,她同时还是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节目主持人,中华全国青联委员。

《文明之旅》

杨志勋:中医智慧新解

刘: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观看本期的《文明之旅》。中医可以说是中华彩陶文化的瑰宝,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免不了要和中医打交道,去求医问药,去保自己身体健康。但您知道吗?其实中医的智慧博大精深,它除了能够让我们保证身体健康以外,可能在您人生的不同阶段,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文明之旅》我们请来了中医杨志勋先生与您慢慢讲解。掌声欢迎杨志勋先生。杨先生,欢迎您做客《文明之旅》。

杨:杨志勋先生上场。答:谢谢。

刘:说到这个中医,一个小姑娘她给我们画了这样一幅画,杨先生多年一直致力于小孩子的国医启蒙教育,这个小姑娘就是杨先生那个启蒙教育班上的小姑娘画出来的,她对中医的理解。那么我们也想请杨先生您给我们解读一下。您觉得这个代表中医的那些方面呢?

杨:好的。(杨先生指着画慢慢道来)那么下边的地跟上边的云彩就代表天、地,中间画得树就代表人,连起来就叫着天、地、人。但是人呢,中医特别讲究,这个人底下有根,底下的根,大家看到有许多根,这么多的根,是不是人就不会倒了。就是因为这个人,做人做得非常好,这就是做人之道。中间那些圆圈圈,不是我们脸上长的瘢痕,那就是年轮,我们的树不都有年轮吗?年轮就代表什么?健康。越健康活得越长。树上边结得这些是果实,代表这些人成才,成才之道要有智慧,这个孩子呢把我们整个中医叫做做人之道,健康之道,最后叫成长之道,三道合一用树来表示。这个树在哪儿?在天地之间。

刘:喔,谢谢,谢谢杨先生的解读(掌声)。做人之道,健康之道,成长之道,为什么要特意强调这三条呢?

杨: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很注重健康,其实健康的背后。两个:一个,人做得怎么样呢?一个,是什么?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

杨:思维错了,有的时候一根经啊

刘:精神就出问题了


炎帝唐太宗孙思邈李时珍

杨:所以要追根起来呢,我们讲得这个三道合一。我们的祖先最早就炎帝,咱们的炎帝本身就是这三道合一的楷模。炎帝本身就是神农,《神农本草经》的第一篇就讲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他把人体的生命归纳成命、性、病。所以谈医学不能离开炎帝,谁出题目啊,炎帝出的题目,但谁接去回答题目,皇帝那个时代回答了题目。所以出现了《皇帝内经》。《皇帝内经》回答了三道合一,合一大家都说那个一是什么?三驾马车最后归到哪儿?“一”其实就是河南话里的一个字,河南的名言是什么?经常会这件事,你中不中啊?

刘:“中”。

杨:其实这个“中”字就是在做人上提倡无我,也就是佛学上提倡的“无我”;“中”字在健康上讲得是平衡,健康上究竟阴阳平衡;“中”字在成才上面讲深度,即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这就叫大智慧。

刘:噢,这个“健康”就是“中”。那么,健康是否就是处在这个“中”字这个范畴里。

杨:对。人如果健康的时候,就“中”。

刘;(嬉笑地说)今天你“中”了吗?

杨:很简单,健康其实就讲得是“中”,那么在现代医学上就是叫平衡。平衡医学,你看西药里面有很多平衡。好多糖尿病的人,因为酸碱不平衡,酸碱不平衡就要把它调过来。

刘:那么在你的眼中什么样的人算是健康的呢?你是我们大而化之是一个“中”字,那总得有些具体的标准吧?比如说你的血压达到多少?以这个来判断健康与否。还是我这个60岁的老人能够爬个20层楼,这算健康?标准是什么呢?

杨:这些都是具体的指标,不是本。我的理解呢,我观察了许多历史上的,与现代的,那么所谓的健康标准是,活着的时候呢叫作远离疾病,走的时候呢叫作无疾而终。我把大家召集到一块,明天我要走了啊,然后一闭眼走了。

刘:驾鹤西去了。

杨:哎,这个在我们历史上都有,现实当中也有。

刘:现实当中如果能够做到活着的时候远离疾病,好像很难吧?咱们谁身上能够说百分之百没有疾病,有吗?(台下无语,没有应答。)你给我们的这个标准今天看起来还是很高啊。

杨:是的,这个很高,但是是可以做到的。我们说的,我们有的时侯说得不叫病,是叫疾,就是说有点不舒服。那叫疾,疾患。真正病的时候,也就是人的器官发生形态受损了,那就叫病。疾是可以调的,所以我们看历史上药王孙思邈活到八十六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引进宫去的时候,唐太宗一想,孙思邈已经伺候了好几代的皇上,肯定老木龙钟吧。但是他一看,孙思邈也就四、五十岁的样子。

刘:这在史书里记载呀?

杨:是的,在史书里记载他整个头发都是黑的。

刘:哎呀。

杨:是不是,是吧。所以那个时候唐太宗就是了一句话,都说世上有真人,这回世上还真有真人呢。所以出来有“孙真人”,此名是太宗皇帝封的。

刘:“孙真人”这个名是从这儿来的。

杨:这是这么来的。那么孙思邈为什么能做到这个?第一他做人做得非常好,他把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老百姓,所以他心里面没有什么他个人的这些的波动。

刘:大公无私。

杨:是啊。然后他有智慧。他提出了养生的概念,第一他就说,我们做人要随天地动,人随天地动。所以一定要观察天地的变化,是吧。叫防六淫,六淫就是我们气候异常,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它六气过了就叫坏的,就叫邪气。然后怎么样?哎,这个提得非常重要,戒,猪八戒的戒。戒七情。

刘:戒七情六欲呀?

杨:哎,戒,并不等于没有,就是说自己要微调,比如说,有人说为什么有乐极生悲呀?笑会笑死人的吧,气也会气死人的吧。这个事情对自己生命没有什么好处,是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现代人最做不到的,特别馋,是吧?

刘:对,管不住自己这张嘴。

杨:哎,孙思邈就叫这个为平“五味”。

刘:五味?是什么呀?

杨:五味就是酸、苦、甘、甜、咸。是吧。有的人,比如女同志,来月经的时候,是不是喜欢吃酸的?因为那时侯肝脏工作太累了,我们要用酸味来提提气,是不是?但是你要是整天吃酸的呢,就坏了。

刘:那就是有小孩了。(全场大笑)

杨:哎,那也不一定。这种例子挺多的。就是说不能过,要让他均衡。就是现在讲的平衡。经常要锻炼,就是他总结了这么多,那么孙思邈自己身体力行,是吧。我们多数人因为不明白,所以在人生路上欠了许多债。

刘:对,欠了好多账。

杨:那么这些帐是可以还清的。

刘:积劳成疾。欠了账最后给一并算了个总账。

杨:人病倒了,要算总账,那怎么办呢?咱们就要开始觉醒了。

刘:但是,怎么觉醒呢?

杨:怎么觉醒开始就有说,我讲一个亲身的故事。就讲我母亲,我母亲在六十岁以前,典型的肺气肿,但是我母亲六十岁以后帮着我父亲做医学,而且六十岁以后开始学中医。

刘:她自学的中医。

杨:六十岁以后自学中医,奇怪了,我母亲到六十五岁时发现肺气肿不见了。

刘:她在饮食当中做了调整吗?

杨:他的一生就很清淡。

刘:那么为什么她这五年间怎么会这样的?

杨:这五年间她把她的心从自己身上都转移到病人身上了。去救别人了,那么一直在行医行到什么时候呢?八十八岁。

刘:喔。

杨:走的时候老天给了她一个礼物,那就是九十三岁,睡着走的。

刘:喔,就所谓无疾而终。

杨:是的,无疾而终。所以她教育我一句话,就是说呀,你要在临走前,你桌上还有一碗白米饭就足矣。你在帮别人的同时也在帮自己。

刘:刚才讲了你的母亲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帮助父亲来从事祖国的传统医学的研究,那么普通人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和老一辈的长辈他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如何我们防病,也防疾,把平时的生活健康调理,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杨:那就是我们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的生活起居要随着天地动,不能够随自己,我在北大讲课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做国际贸易的企业家就跟我讲,你能不能帮我咨询咨询,我的身体怎么办?我问他你怎么啦?他说,我就是黑白颠倒,然后我跟美国做生意,所以那个钟点。

刘:哦,他在中国过着美国的时间。

杨:所以没办法。我说那对不起,我真帮不了你。为什么?你老跟自然界逆着转,是吧。你就记住,自然界太阳公公走了,你就该休息了,太阳公公来了,它在招呼你,我要给阳光了,你该工作啦。而你来一个我不要,那你还活不活呀?把这个记住了,你也就知道这是最重要的。就是说起床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你一定要把住。


美国客人:莫大伟印度客人:陈爱龙 韩国:朴思齐

刘: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谢谢。谈到这我们现场也到了三位《文明之旅》的老朋友。美国的莫大伟,韩国的朴思齐,印度的陈爱龙。来,陈爱龙先说吧,印度的古老的医学应当非常的发达了。

陈爱龙:印度的古老的医学就是,身体健康,思想也要健康。才可以是健康。

刘:(指着墙上一幅画问道。)这是你吗?你这是什么疗法啊?

陈爱龙:这是一种排毒疗法。

刘:里面是什么?是像桑拿箱一种的吗?

陈爱龙:里面就是像那种桑拿的类型。有蒸汽蒸的那种。

刘:噢,打开会是这样子的。

陈爱龙:提前会把一些草药放进去,还有油抹在身上。可能还有按摩,大约半个小时。然后就进去。

刘:请君入瓮。

陈爱龙:对。

刘:把你蒸烤一下。

陈爱龙:是的。蒸上半个小时,然后身体会出汗。就有一种体内的脏的东西被排出来的感觉。

刘:就是排毒么。

陈爱龙:这种方式对有些肌肉疼的人呀,脖子,睡眠,心脏有问题的,消化不好的都会有好处。(指着另一张图(陈爱龙倒立着)说)这是印度的瑜伽。

刘:这也是你呀?

陈爱龙:对。它就是养生的一种方式。他也可以治病,它可以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预防好于治病。

刘:好,谢谢陈爱龙。朴思齐。在韩国哦,应该咱们是想通的了,中国的传统中医传到韩国。

朴思齐:是,是。就是受到了这中国的中医的影响,他的名字本来是东医。

刘:从东面传过来的。

朴思齐:对。东医,后来它变成了汉医,是因为受到了日本的影响,然后呢,又变成了韩医,这个名字是这样变化而成的。中国人在电视里大家很熟悉的《大长今》,为了治病里面有很多草,也跟中医的方法差不多。

刘:像自己从小噢,你的家庭环境里面,你感冒了,发烧了,家里人是先给你吃点西药呢?还是吃点中药啊?

朴思齐:呃,我们家里面一般不吃药,不去医院,除非病得很严重的时候才会去一次医院。那些简单的感冒的时候一般不会随便去医院。

刘:(问杨先生)朴思齐说她们有点小病不去医院,杨先生,这样方法可取吗?

杨:就看你怎么叫小病了。如果一旦有病这个诊断我觉得很重要。特别是小孩,因为小孩得病快,好的也快,传遍得也快,我们原来有个小孩开始就是感冒发烧了,结果就误诊了,实际上就是一个病毒性脑炎,初期就把诊断成为感冒发烧,最后半年多基本上就像傻子一样,我的看法这就是专业医院的功劳。它存在的必要性。

刘:好。大伟,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你在中国吃药吗?

大伟:但是我现在就是以西医为主,然后中医为用。就是我有很重要的我得上课,我的讲座或者什么,我的鼻子不通,鼻子不通气或者什么的。可能会吃的西药,因为这个疗效挺快,马上就通了。但是如果就是,我可以有一个星期的话,中间有两天休息时间,我会吃点中药,中药比较管用。

刘:杨先生,问你一个问题,你生病了,您自己是中医,我问您,您吃西药吗?

杨:我可以给你怎么说,我这辈子没有住过医院,也不知道住院是什么味道?

刘:那你不是自己给自己看吗?

杨:这就又回到老问题了。我呀一般心很静,没有那么多烦恼事,叫身可以累,心不能累。第二呢,到了这个年龄,知道有规律,我们七十了,我今年七十岁了,五十是肝气不足,六十是心气不足,七十是脾气不足,再过十年咱们再见面,我的肺气就可能不足了,是吧,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如果要是它处理得好,那么他就会延续,就不见得非准点到达。你们有的时候把问题复杂化了,我比如讲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问你们,如果一个人吃东西很香,每天大便很痛快,倒在枕头就睡着了。他说他有病吗?

刘:肯定没有病。

杨:对呀。如果有病就是精神上的了。

旁白:中医与做人有何关联,人家来咨询身体好不好,首先我就关心他做人出了什么问题。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把人分成几类,《黄帝内经》把人分成真人,圣人,闲人,我们属于愚蠢的人。《杨志勋中医智慧新解》文明之旅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刘:您刚才也讲到药王孙思邈,他呢,它跟大家分享了那么多他的东西,他也获得了长寿之身。可见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和一个人的做人是息息相关的。

杨;对。

刘:您周围见到过有这样的人吗?

杨:在这里我可以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如果人家要来咨询,一般要问身体好不好?首先我关心他做人有没有问题,我不会先问你的病该怎么办。比如说有一个博士生该毕业了,他得了抑郁症了,来找我怎么办?我一看他的整个状态,其它什么都好,那么我就想到他肯定是心理问题,

刘:心病。

杨:心病的问题。人有两种病,一种叫心病,一种叫身病。有心病的人肯定身体有病,有身病的人如果心理调整好了,60%、70%这些病都可以转化的。我问他,你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是不是你担心论文写不出来了?他说你这么知道呀?我说一看你的一双眼睛就忧愁的很,你说对对。你知道现在老师没给我指点,又要我自己拿方案,我憋了半年多还没憋出来,后来我就说了,我来给你拿主意,我就告诉他,论文,什么叫优秀论文呀,是吧,然后这个论文应该怎么写,给他讲了一二三,差不多讲了八条,讲了以后他一下子豁然开朗,行了。我问他你还在不在我这里治疗,他说不治疗了,没事了。

刘:解了一个心结,一了百了了。百病都了了。

杨:那就是说同时说明对从医的人要求很高,如果从医的人自己论文都不会写,你就没法帮助别人。

刘:这也算对症下药哎。他的症结是写不出论文。

杨: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故事,一个24岁女孩,她说最近情况不好,身体不好,晚上也睡不着觉,我一看她的脉象,不应该有大事,因为这个人有的时候经常到我那里听课,所以我说,我是你准有心事,她说,没有,我最近没有心事。我说有,你有心事,你是不是最近找朋友啦?她诧异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找朋友啦?我说那眼神里都有嘛,是吧。得了相思病了是吧。后来我就跟她讲怎么交朋友。

刘:哈哈,您还教这个呀。

杨:交朋友有三部曲。你们没有朋友的不妨可以试试,第一步叫初看不讨厌,要是初看就讨厌的话以后就没得谈了;近看也就相处一段时间以后觉得还可以;在相处下去就要扒开他的心看一看了,真不错的就谈成了。所以我说人么,像这样的还是挺多的,有的老是说家里有心结,总是解不开,最后一下血糖升高,太高了。到医院里去看,医院也没办法,其实问题是他家里面有矛盾,矛盾解开了血糖马上就下来了。

刘:可见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他生活的环境,特别是跟他个人自己的性情,比如急性子,还是慢性子,他为人处事有很大的关系。我想知道杨先生您把人分成几类呢?

杨:《黄帝内经》里把人分成愚人、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我们为愚蠢的人。

刘:我们平凡的人大部分是愚蠢的人吗?

杨:平凡人是最高的。《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就是平常,平凡是最高的,为什么平凡的最高的呢?想一想,如果天地不平常的时候,我们人受得了吗?哎呀,天地真伟大,整天山摇地动的,一会儿海啸来了,是吧,我们人受得了吗?我们人希望天天平安,天天平平常常吧,所以人要做平常人。

刘:那有的人比如说心气很高,我要做贤人,做圣人,做至人,做真人。

杨:越是往上走越是平常。为什么?我们经常讲,愚人很愚,俗人很俗,俗不可耐。提了官了,这个走起路来就得背着手,挺起胸,感觉不一样了。穿衣服不好好穿,要披着的样子,那就是俗,对不对?那么到了贤人呢?还是凡人,叫凡而不俗,嗯,贤人是凡而不俗。圣人他都看透了这些事情,他就叫凡而脱俗,到至人跟真人,就超脱了,完全就是说全都超脱了。

刘:说到这里想问一下我们的辅嘉宾,根据《黄帝内经》列出的这几种人,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等?大伟。

莫大伟:我可能看这个什么,贤人,至人,圣人,真人,都不是我,我根本不是人,我觉得。。。

刘:(和观众一起吃惊)你是什么?

莫大伟:我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人,如果我爱上一件东西,我会死乞白赖地白天晚上地一直去研究它,我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人,人们常说的一根筋就是我。我看一本书,觉得很过瘾,我会一直看到天亮,就是睡不着觉,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说(指着杨先生)

杨:你说到这个跟我说的不是一回事。这是人有一种虔诚心,对这件事很虔诚,虔诚是一种美德,但是人还要明白,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件事,就是老天给了你生命,你就要享“寿”,是寿命的“寿”。人好不容易来到这世上,以前说那一辈子做好了,今天老天就让你当个人出现,我们干嘛不好好珍惜呢?是不是这样?所以有的时候不能太劳累,累了以后就容易得病,有病才痛苦呢,大家现在的标准有一个误区,人的行为不能以自己作为标准,要由天地作为标准,做人标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咱们都知道有一个老子,老子提出一个叫“玄德”,就叫“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就是自然界养育的我们,对不对,但是自然界并没有说,我就得占有已有。它从来没有居功自傲,是吧。我们想一想,自然界给我们这一切,我们坐在这里,它向我们收费吗?没有吧?空气收费了没有?没有吧。我们出去享受阳光,太阳公公说不行,你得收钱。没有吧。然后最后一个最重要的,不主宰。不是因为我养育了你,我就要主宰你。太阳不会因为看你们今天表现不好,太阳今天十二点才来。不会吧,它到点准会来。也不会因为这个人表现不好,这点阳光不给你了,对不对。所以自然界是最包容的。

刘:我注意到杨先生很多中医呀,我们比较信任的是那些老中医,也都是高寿。古代的那些名医如何在先人的基础之上再向前继续发展?

杨:那么就是这些古代名医,第一必须要虔诚,他认为他的一生为什么要到世界上来,就是一件事让老百姓活得健康,比如张仲景,咱们都知道他是临床医学的祖师爷,他当太守的时候,他的爱好就是为百姓治病,那么当了太守以后就看不成病了,跟老百姓距离远了,不让随便进了么。嗯,所以他每个星期一呢,那天不办公,专门给老百姓看病,老百姓都可以到他的衙门里来,所以后来就叫这种方式为“坐堂”。

刘:喔,“坐堂”就是从张仲景开始的。

杨:现在的同仁堂呀,什么什么“堂”的,都是从张仲景那时开始的。第一人第一成功者他必须是虔诚的,不能说今天,像现在的年轻人很自由,干不了两天就换个岗位,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的;第二凡是大医学家他都虚心好学,他是扎根民间,从神农开始就扎根民间,到李时珍我们都知道的,李时珍伟大之处,干了二十七年,干了一件本该政府干的事情,是吧,写出了《本草纲目》历史性的巨篇,那他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他在发现茶叶,茶树有解毒功能的时候,是在前面,他在采药的时候不小心尝药,尝到了毒药,一下子迷迷糊糊了,是吧,最后脚也肿了,他就心想坏啦,中毒啦,我的《本草》(纲目)还没弄完人也不在了。但就那个时候他看见茶树叶,他看到边上有树干子,弄下来放在嘴里嚼,这个时候还不忘尝药,人都有生命危险了,他还继续做他的事,哎,老天开眼了,茶叶解了他的毒,他嚼着嚼着他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觉得人很轻松,脚上肿也没有了,他毕竟是个药物学家,所以非常敏感,一看这不就是茶吗?所以他就知道茶叶能解毒,是吧。如果他不去尝,像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自己去尝,那么他得到的东西永远不会是第一手的,都是书本上的。

刘:对。这真是医德和这个医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杨:所以呢以前有句话就是说,他以他的仁爱之术,来体现他的仁爱之德,又用他的仁爱之德最后要修炼成仁爱之术。所以这两个“德”跟“术”是相通的。


希波克拉底南丁格尔诺尔曼白求恩

刘:好,谢谢杨先生。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医生,国外也有很多名医他们的成长过程也非常耐人寻味。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旁白:“我愿在我的判断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这段话节选自《希波克拉底誓言》,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被尊称为西方的“医学之父”,他的这段誓言被译成多国文字代代相传。他告诫行医者,谨记社会责任,清白行医。同样被世人铭记的还有十九世纪生活在英国的佛罗伦斯ˑ南丁格尔,她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她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女护士学校,为了护理事业,南丁格尔放弃了原来优越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率领护士奔赴战争前线,使得当时的英国士兵死亡率从50%下降到2.2%,后人为了纪念她的功绩,把每年的5.12她的诞辰日定为“世界护士节”。医德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加拿大医生诺尔曼ˑ白求恩为帮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减少伤病员的痛苦,他把手术台设在离战场最近的地方,日以继夜地抢球伤员,1939.11.12他在抢球伤员时手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导致败血症而逝世。1991年中国政府为表彰他的事迹,特地把医学领域最高奖项命名为“白求恩奖章”。不论是希波克拉底,南丁格尔,还是诺尔曼白求恩,他们都虔诚的行为体现了仁爱,仁术,和仁德,成为医界的楷模和标杆。)

这个短片当中出现了许多我们熟悉的名字,他们成才的故事。你也讲了中国名医成才的故事,那么关于这个才,似乎比人高了一些了,人才人才,似乎是优秀的人才能成为才,在您的眼中是怎么分类的?

杨:人才呢?要用现代的意思来讲呢,照我的看法,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叫坯才,我们盖房子不是用砖头毛坯吗?他是一块盖房子的砖,但是还没有成砖,所以就叫坯才,坯才经过二、三年,他就成了当了课题组长,能够独立做一项工作,那就成我们讲的匠才了,然后再往上走,那么就成了研究所所长了,其实也就是专才,是吧。他在某一方面能够独当一面,然后再往上走就成了将才,将才他就可以统领他的行业,他的最大特点是在他的领域中,有整合能力,到了通才的时候在他的眼里面就没有什么门类之分了,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跨学科了。他能够跨学科整合,毛泽东肯定是属于这种人了,在他没有当领袖以前就已经通了,到后来,他就成为这种的人物了。是的,应该是这样的。前面三个才更多讲的是技能,到了将才他肯定有管理能力了,肯定有战略头脑了,到了通才他肯定本身就有哲学头脑了,那么到了人物,他肯定就是一个能够治理国家的人了,这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达到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个人。那么这种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从那里来的呢?《黄帝内经》里面讲到人的层次怎么划分,叫道、理、法、术,有的人像人物,都在“道”上看问题,是吧,我们一般的人都在“术”上看问题。我们许多人养生都喜欢听什么养生呀,今天告诉你,吃什么好,明天告诉你,吃什么好,其实谁也不敢吃,为什么?如果养生的术特复杂那就说明搞养生术的人自己都没搞清楚,真正中医养生术就是我们说的三个字,一叫阴阳,二叫气,阴阳平衡了,气升降顺畅了,气机都调顺了,这个人就没有病了。那么气顺,谁气顺呢?不是医生让你顺,自己要顺。又回到我的老问题上去了,你们首先要把人做好。

刘:好,谢谢杨先生。

陈爱龙:我刚才看杨先生的这个思想,还有他的这个生活态度很棒,我很感动。这样的医生现在社会上很难找,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希望我可以当您的学生,如果您愿意的话。(鞠躬)

杨:可以,可,以太可气了。(鞠躬)

刘:好,谢谢,谢谢爱龙。那么在节目的最后呢我们请杨先生到讲台前来,现场的观众朋友,对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直接向杨先生提问。来有请。

莫大伟:我有一个问题,可能比较敏感,死亡,中医对死亡到底有什么理解,因为西医我的国家(美国),当一个人身体不行的话,就到医院里去,医生想尽一切办法,用各种医疗的手段,强制挽留这个生命,到最最最后面的这种,还有挽留住这个生命,每一秒钟都在努力。中医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杨:我说的看法不一定代表原始中医的这种看法,那么我认为人的生与死只不过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样而已,一个人该走的时候不是医生决定的,他的本身生命能量到达了极限了,他该走了,不过有的人走得很舒服,很安详。有的人多灾多难,所以生也好死也好,我认为生的时候活着的时候要感恩老天,一定要活得非常好,有滋有味,以前有病没关系,因为《黄帝内经》告诉你,正常的规律就是百岁未衰,是吧。如果你们现在五十多岁,算一算,如果百岁的话,至少还有四十多年呢。那么以后四十多年的活法就不能像以前的五十年的活法一样了,要重新研究人的生活的方式,这才是你的价值所在;不知道我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没有?

刘:今天杨先生做客《文明之旅》不仅给我们一些强身保健的一些具体知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带来一种中医的传统的智慧,通过杨先生的讲解很多观众也在反思自己,您究竟得的是病还是疾。您的这个病或是这个疾究竟是因为你的身体的变化引起的,还是由于你的心结不畅引起的,中医当中蕴藏着广博的智慧,用这个智慧解了你的心结,你的这个病或者疾也就消除了。在这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文明之旅》。再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1144.html

更多阅读

温嫔容:中医是站在宇宙上看人体图

温嫔容:中医是站在宇宙上看人体图中医师温嫔容中医之博大浩瀚,是西医难以企及的。中医师温嫔容说:「西医的强项是人体解剖系统,是人站在地球上看人体,看的是地球人;中医看人体除了解剖系统还有『藏

纪念杨德昌:《一一》

纪念杨德昌:《一一》2007-07-1623:32:15回家以后看报,才知道杨德昌已经过世了。杨德昌是台湾的导演,他同时有着另外一个身份:蔡琴的前夫,媒体曾翻出他与蔡琴的“十年无性婚姻”来作为话题,后来又更正说,事实上应该是八年,在婚后的前两年,

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

20.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在小说《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着“十万贯”金珠宝贝的生辰纲,半路上被晁盖一伙人抢了。那么,晁盖一伙人,共七个,并没有一个是专业从事情报工作的,他们又怎么会准确无误的认出杨志来呢?他们事先只知道大体的路线

声明:《杨志勋:中医智慧新解》为网友超越自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