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内陆地区。这种现象可能受到目前企业的决策层或者单一的决策者在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方面认识不足,一直没有搞清楚甚至是搞清楚了却不愿接受和承认员工是企业的基础资源这个事实,他们在为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为企业创造价值。如非必要,员工很少愿意跳槽的。很多小型企业的没落都有这个因素。在创建初期的时候,对员工的态度和给予员工的工作条件以及待遇是不错的,因此会有不少优秀的员工把握机会尽快成长起来,在业务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企业的前景也随之非常乐观。可以一旦当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业绩下滑甚至财政赤字的时候,一些决策者首先考虑的就是员工出问题了。本来这个想法的起点是正确的,但接下来的思路就可能受到决策者本身素质的影响而走歪了,有的甚至会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员工,而不考虑企业给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否足够,最后员工在失望之余只好跳槽了。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企业的员工虽然总是新的,但业务熟练程度也同样总是新的,最终导致一些小企业不得不关门了。
就拿我很多同事陆续辞职来说吧,我完全支持他们。本来工作了那么久,对公司的任何细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公司在某些方面也得到改进有所进步了,这是有目共睹的。可就是这样薪水福利都少得可怜。暂且放下薪水福利不说,工作环境也是越来越恶劣了。可老板却总是无动于衷,或是说些虚伪的话来哄哄小孩子一样,可能他认为这些都是拿他薪水的员工理所应当要忍受的,更糟糕的是还要有的还搞点七大姑八大姨狗屁不通的亲戚来公司跟着搅和,经常说一些与工作无关但又没有一点人情味的话来刺激员工。不明白他什么心态。不知道这些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是在跟为自己赚钱的伙伴说话,或许他以为实在跟一个个工具说话而已?还是干脆将员工当作仆人?
回到正题,当工作环境不合适的时候,员工会有意见;而当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投资者也会有意见。这中间的矛盾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我想说的是,在企业管理人性化的今天,投资者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在某一时间或某一事件上有人情味的关心一下员工,不要老是问工作做的怎样了。那么,员工是不是也可以在某一时间某一事件上设身处地的为企业考虑一下,不要老是埋怨待遇不好。
这些事情都是有限度的,本来大家就是雇佣和被雇佣的金钱关系,当然,对于好的企业和好的员工来说,这种关系更是一方需要更有能力的人才而另一方需要更好的发挥环境。在不超出限度的情况下,内地的员工一般很少愿意向企业表示要求增加待遇、要求改善工作环境。可一旦超出能够承受的限度,而企业又无动于衷,那么只能是流失人才了。一遍不是高端人才的流失,难道一个业务熟练的员工跳槽对于企业来说就没有任何损失吗?
记得有些老板就说过:“员工嘛,人才市场多了,谁想辞职悉听尊便”,当时听了这话不禁哑然,总是这样的话,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建立起一直能征善战的团队将企业推向更宽广的未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