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能容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大肚能容

吴念民

以前,灵隐寺的大门进去,迎面见到的就是乐呵呵的大肚和尚——弥勒佛。我的印象中,全国各地佛寺大体都是这样的布局:进门第一座建筑是“天王殿”,中间正对大门的就是弥勒佛,两边是“四大天王”,第二座建筑,也是最大、最重要的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如来佛祖”,再往后面是“观音菩萨”和其他菩萨了……

弥勒佛第一个迎接香客,给人好感觉、好心情。大家喜欢这个笑脸胖和尚。在灵隐寺,我记得大门口有这么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很有意义,给人启迪,让人深思,但是现在灵隐寺的大门紧闭,看不到了,也不知道我是否记错。现在,在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有一处摩崖石刻的弥勒佛像,是飞来峰最大的佛像石龛,长约10米,高3米多,雕凿于南宋时期,下面有一说明,也写到这幅对联,但写的是: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不知道那条是对的,但前面一句是一样的。我在其他资料上看到,有把“容”写成“忍”的,变成了“大肚能忍”了,我认为,“忍”和“容”是有区别的。让世人尊敬的大肚和尚所具备的应该是“容”,是“大量”,不是“忍”。

飞来峰的石雕,弥勒佛像的说明写的是:“布袋弥勒佛”。布袋和尚是不是就是弥勒佛?一般认为,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相传五代后梁时期,有一僧人,叫契此和尚,浙江奉化人,又叫长汀子,常背一布袋,云游四方,神通广大。有一偈语:“一鉢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契此和尚长得胖胖的,讨人喜欢,人称“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留下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人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因此,布袋和尚即为弥勒菩萨的说法广为流传。以后,“弥勒菩萨”就根据布袋和尚的形象来塑造了。

一般人,不会去研究“弥勒佛”的来龙去脉。对这个菩萨的第一印象就是胖胖的,笑容可掬,会给人带来好运。我去佛寺的感觉,也是这样。而弥勒佛最大的特点是肚子大——大肚能容,量大福大。

“容”指的是肚量、能够宽容,和“忍”不同。宽容,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美德,由于过去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比较少,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但我知道,很多宗教的教义里,都有讲到“宽容”。基督教教义就有做人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宽容之心”之说,这里就有这个“容”。 一个社会要“和谐”,要宽容,一个人要“心理平衡”,要宽容,“心宽”就能“体胖”,就能活得舒畅,弥勒佛就是如此。

“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一个人能容得了批评、指责,受得了委屈,经得起别人误解,甚至还要宽容仇人、敌人……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这才不简单。我们现在看到的,多是“以牙还牙”、“冤冤相报”。大权在握者,难以包容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者,置你于死地,一句批评话,几十年还记住,时候到了,就跟你清算;“事业成功者”,只能听好话、奉承话,接受不了一点批评;普通百姓,往往为了一丁点小事,对别人老是怨恨在心,甚至是亲人,也会为鸡毛蒜皮而反目为仇……大家为什么要活得如此不轻松,我们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多一点“爱”,多一点“宽容”?我们怎样才能多同情弱者、宽恕走错路的人?我们怎样常常反思自己,因为我们也常常犯错,也是一个“有罪”的人……

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拜一下弥勒佛,好好领会一下他的“大肚能容”,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爱心,少一点仇恨……实现社会和心中的“和谐”,大家都像弥勒菩萨一样,笑口常开!

这是“飞来峰”上面的“布袋弥勒佛”


大肚能容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这是“北高峰”上的弥勒佛,北高峰供的是财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1654.html

更多阅读

大圣娶妻那么难?网上视频相亲去 大圣娶妻粤语

一句OnlyYou,道出寻爱的艰辛;一句“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道出分手的伤感;一句“长夜漫漫,无心睡眠。”道出了孤独时的寂寞。利用月光宝盒,他们才能相见的世缘,大圣娶妻那么难,忙碌生活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加班、堵

大家小书-鲁迅批判 李长之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

大家小书-鲁迅批判李长之著北京出版社出版〈北京北三环中156号)序言東行洚"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

声明:《大肚能容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为网友毁心造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