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21都市女报>伊言堂
□钱夙伟
近日,一条微博被网友热传:“有个女孩叫‘王冫(bing,音同冰)冖(mi,音同蜜)’,不认识也不会念,太奇怪了。”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家马恒君表示,“丨、氵、丿”等偏旁部首确实为古语汉字,但现代已不用。家长标新立异,用古汉字给孩子起名,让医生、民警、老师们犯了难。
(据9月20日《河北青年报》)
现在起洋名、起怪名成风。西式名字、日式名字流行过后,用生僻字做名字又逐渐成为给孩子起名的“潮流”,现在连偏旁部首也可“入名”了。
据称,取名“冫冖”含有“冰雪聪明、甜甜蜜蜜”的意思。然而,以汉语词汇之丰富广博,“冰雪聪明、甜甜蜜蜜”的意思又何必一定要用“冫冖”来表达?
女作家王安忆曾一针见血地说过,在这样喧嚣的年代,区别他人的方法是制造奇崛之声。因为这世界声音太多,要让别人关注你,就得叫得怪一点。
然而,这样的“被关注”,其效果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久前,曾有媒体报道有个姓万的人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万岁”,后来,他因为儿子“担心叫这样一个名字,今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没有人肯甘心情愿地称呼他”。后来,又有好心人提醒,“这会给他的上级造成心理障碍,一辈子别想得到提拔”。于是这位家长在三个月后又匆匆为孩子改了名。
怪名最大的问题还是难认、难念、难以录入计算机系统,“让孩子错失很多机会”。有多少人认识“冫冖”?显然,无论对自己的孩子、对他人、对社会,取这般怪名都是种不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