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前接受了新华社的一次关于皮纹测试的采访以后,不仅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主要栏目都分别报道了对我的采访,几乎全国各媒体都在竞相转载报道。这次采访在年后引起的轩然大波,各报章、电视、网络等媒体及对此事件的报道呈井喷态势,是我始料不及的。由于受电视采访的时间和镜头的限制,很多细节无法充分展现。而许多涉及“皮纹测试”的内容的确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述清楚。为了让大家有个更完整的认识,在这里一并和诸位做个交代。
一、皮纹测试的由来
1、 无论古今中外,人一直爱思考的问题就是“我是谁?”,“应该去哪里?”于是各种算卦占卜的技术层出不穷。有靠看天象的,还有靠星座、血型的,也有靠看扑克的,有靠摸骨的,也有看面相和手相的。而“皮纹测试”就是现代的算命术的一种,虽然外表有了很多高科技的样子,但骨子里还是老一套。
2、 算命到底能不能起作用?这个话题有点远,但还是不得不说。算命能不能起作用?就看准不准。首先要分清什么是算命?什么是预测?算命就是靠荒唐的不可复制的逻辑进行的推测,比如诸葛亮看天象来判断自己的命运,就是算命。而预测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符合概率意义的分析与判断,如诸葛亮靠天象判断东风的到来就是预测。所以,这里特别有迷惑性的是,手段可能一致,但性质却往往不同。
3、 算命会有危害吗?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因为一句话或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却因此大彻大悟。如果只是个人的一种解释甚至依托的手段倒也罢了,应该属于人类社会中偏娱乐化的活动。虽然有些人会很当真,如果是一伙人都热衷,就如吉普赛人喜欢他们的扑克一样,倒还算一种蛮有趣的文化现象,不过,算命在中国的最高代表是易经,已经不仅是文化那么简单了。
4、 “皮纹测试”是人一直对自己好奇,并进行探索的很自然的反应之一。简单地讲,就是靠手掌、手指的纹理结构来预测智能,目前以在幼儿人群中使用最多,目的是通过对智能的预测以期获得教育孩子的依据。
皮纹测试原本是一些学者及医学专家,针对患有先天性智障或者疾病的儿童,进行皮肤纹理观察的一种活动,更多是应用于医学领域。客观地说,早先的“皮纹测试”至少是人类探索自己身体奥秘的一次努力,不过这个努力早已被证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是无法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经过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人包装后成为一种欺骗世人而实现敛财的手段。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识别这场骗局的出炉,让我们先对以下的概念做个了解。不过请允许我为自己的家乡说句话,“皮纹测试”不是只有太原才有,也不只是现在才有的,这个伪科学的项目已经流行多年,一直未被有关部门进行整顿围剿,今天终于可以寿终正寝了。我想,在古城太原发起了吹起了扫除教育界伪科学的旗号,感到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啊。
二、皮纹与基因的关系
1、 皮纹是怎么进入我们的视野?人身上有好多器官,为什么独独要看皮纹?这个不得不提到唐氏综合症。唐氏综合症是第一个混合有精神发育迟滞的综合症之一。1959 年,研究人员证实了唐氏综合症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而导致的。一个个体的 21 号染色体上的 " 危险区 " 存在三倍体时 , 他 /她将呈现出唐氏综合症的临床特征。虽然未能确切地知道该区的三倍体是如何产生这一综合症的 ,研究人员深信 , 该区的三倍体加上在其相邻的、由 50个基因组成的相关基因组共同导致了这一综合症,即所谓的相邻基因综合症。唐氏综合症有典型的体格特征,所以唐氏综合症患儿在娩出不久即可获诊断。1982 年,Rex 和 Preus根据八种典型的体格特征情况,制定出一个诊断指数,包括通贯掌(皮纹学)、(虹膜有色斑)、长耳、乳头间距増宽、颈蹼和第一趾间隙増宽,以上几种典型的体格特征对唐氏综合症的诊断准确率75% 。
2、 皮纹只能高度证实患有唐症的可能性。请注意,皮纹通常是作为一种判断是否可能患有唐症的依据之一。但综合其他指标以后的准确率也不过75%。所以,只能说对于非正常人皮纹的评价还有一定依据,但对于正常人来说,外显的皮纹无法指证更多的信息。因为在唐氏症之指纹异常乃是由于染色体变异造成之广泛性身体变异,并不足以作为皮纹与大脑之间关联的佐证。在医学界,神经科及儿科亦不曾采用皮纹检测作为诊断依据。皮纹检测者宣称,总脊纹数TRC(Total Ridge Count)(十个手指脊纹数相加之数量)乘以一亿即为脑细胞数量,然而并无任何科学文献支持此结果。
3、 虽然皮纹可以为人提供比较直观的判断参考,但最后确认还需要通过染色体检查来完成。造假者粗暴地引用根据科学研究工作者对唐症患者的皮纹进行观察总结后的一些结论,而出炉的第一个精心包装的错误命题,就是:皮纹是基因的体现,是对人体基因遗传密码的解读。为下一步的骗局做好了第一个准备。
三、智能与基因的关系
1、 智能与基因的关系。智能一直也是人类尤其是中国父母特别关注的一件事情。很多中国家长非常享受别人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也许因为中国人多,竞争激烈,人们普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更聪明点,以使在以后的竞争中可以更容易地打败对手。不过,科学家在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结论却各说纷纭。简单地说有的比较支持“智能受遗传影响很大”的观点,有的认为“智能更多是由于后天环境使然”,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因为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别很小。
国际著名神经学研究专家、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神经科学院院长何塞·马斯德乌认为,智力并不遗传,不过某些神经结构的确具有遗传性,但它们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只有15%至20%,其余则是父母激励教育和子女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虽然有证据表明基因确实和大脑发育的速度有关,但大家千万别认为这项实验证明了智力是可以遗传的。”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家理查德在论文后面发表的一篇评论说,“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和环境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些聪明的儿童也许生活在一个信息丰富的环境里,所以他们的大脑发育才会一直不停。”
英国伦敦心理学研究所的罗伯特·普洛民(RobertPlomin)教授在《基因大脑和行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人类基因对智商的影响不大。普洛民教授找来了7000名7岁儿童,让他们做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测试题,以此研究他们的推理能力。之后,普洛民教授从这些儿童的血液中提取DNA,加入一种特制的基因芯片,快速地自动检索50万个基因位点的差异,结果发现这7000个孩子中有几百个基因位点都存在差异。为了缩小范围,普洛民把注意力集中到智力水平最高和最低的两群孩子身上,结果他找出了6个对智力影响最大的基因位点。可是,进一步的量化研究发现,这6个基因位点对智商差异的贡献加起来只有1%左右,其中影响最大的基因位点的贡献是0.4%,非常小。
不过,也许正是这一点差异,可能让人在最后的成长中有了天壤之别。总之,我们比较能统一的看法是“人的智能与人类基因有关”,但具体关联的机制我们没有做到足够细致、精确的量化研究。
2、关于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 、生存智慧(加德纳后来又补充)。而多元智能说只是很多种智力理论中的一种。
3、虽然多元智能是一种非常好的用来解释智能并且可以作为教育依据的理论体系,但在学术范畴里还只是一种假说。造假者就以偏概全地炮制第二个精心包装的错误命题,就是:个体智能的差异是人的基因差异的体现。这也是与“人的智能与人类基因有关”的观点很容易混淆的地方。在这里,之所以把多元智能作为理论依据,主要是利用多元智能是较新的概念和哈佛教授的招牌来提高信任度。
四、专利能证明什么?
1、 专利是什么?我们发现,这些号称做皮纹测试的销售人员都很喜欢告诉别人他们是专利技术。那么专利又是什么?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专利”通常指的是技术方法——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技术或者方案。在我国专利法中规定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简单地说,除了最后一条,专利是一种新技术,可能是新方法,也许是新理论。
2、 我们看到的这家机构号称有专利技术,根据他们的宣传册上专利的编号200920136694.6,我们经过检索发现,这个专利属于实用新型,是一种皮纹检测仪,包括集线器及分别与其端口连接的加密狗、软件狗、指纹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分析模块。从文字描述中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采集、存储和分析指纹的一个仪器。还有两项专利,其中一个编号为200810170080.X,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手指皮纹检测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a)取得人体10个手指表面皮纹;(b)寻找出该各皮纹的中心点与三叉点;(c)测量该各皮纹的中心点至三叉点的直线距离,加总该各直线距离而得到一总距离;(d)将每一手指的直线距离相对该总距离以预定关系量化计算,得知每一手指的量化值;(e)等比将各量化值转换为大脑细胞潜量,将该潜量数值输出以供判读。另一编号:00710112661.3,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皮纹判读神经系统和多元智能的检测方法,其主要涵盖医用遗传皮纹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经由不同先天性神经功能缺失者的皮纹特征统合出皮纹与神经系统的关联;例如经由皮纹检测若左手拇指所投射中央总裁功能弱化者,从发明中可见在自闭症、感统失调者、注意力缺失和过动症等领域均将出现相同状况;弱化的精神功能将导致抗压力低,具有忧郁特质,对于评估是否容易罹患精神障碍也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而相关专注力缺失也容易造成学习障碍;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价值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专利的共同特点是是台湾人申请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台湾人在大陆总是会给大家一些意外的启发。
3、 有人可能会质疑国家专利局怎么会让这些伪科学的东西通过注册。其实也怨不得专利局,因为他们申请的是关于皮纹信息搜集和处理的发明,至于这个信息能做什么不是专利局要考察的范围。所以有专利这身富含科技感的外衣,是很容易让家长失去戒备心的。
五、可靠的科研成果具备的特征
1、 科学性。造假者特别知道一点,就是和孩子有关的内容一定要有科学的包装,否则家长是不买账的,所以皮纹测试的销售员总是爱把最时髦的词汇都堆砌到皮纹测试上。让人感觉这个项目的科技含量和难度基本上可以与美国人登月的媲美了。所以项目的科学性很重要,这一定是造假者考虑的重点。
2、 如何确认科学性?不是每个人都恰好是这个方面的专家。搜索是我们实现自我保护的最有效的手段。幸好这个时代有了互联网。所以,即使我们对一个行业很陌生,但也可以让我们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尽快地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不过,当然所有的评论被造假者已经做得足够扎实的时候,那么我们获得有效信息的成本会很高。
3、 看他有什么样的成果?凡是比较成熟的科学研究,一定会有具体的成果呈现在大众面前。通常是论文或书籍形式,也许是一台机器等。皮纹测试的宣传者们鼓吹皮纹是一个多么科学的事实,但却看不到一篇像样的论文或书籍。看来造假者也知道,对于造假来说最难的地方莫过于一套有信服力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不过需要警惕的是,造假者往往会提供一些奇怪的获奖证书等。
六、为什么说“皮纹测试”是伪科学?
1、 核心逻辑是错的。所有持“皮纹测试智能”的销售员都强调一个观点就是:皮纹可以预测智商。而所采取的依据就是“基因和皮纹有关”及“基因和智商有关”,所以“皮纹可以测试智能”。且不去评价这两条依据是否正确,即使是正确的也无法得出最后的结论。因为我们知道人不同的基因段分别处理不同的对象,所以“管理皮纹的此基因”非“管理智商的彼基因”啊!同时,我们发现,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能直接清晰地表明或找见与皮纹或智能相对应的基因段。不客气地说,别说是通过皮纹能预测未来、测试智商,就是能找见与智商相对应的基因片断,那都是可以获得N个诺贝尔奖的。
2、 有人说,是因为你没有认识到这门科学的本质,所以不能被称为伪科学。对这样的观点,我们只能说,目前现有的科学技术无法证明就意味着现在的说法和做法更多靠臆测、经验等并不可靠的行为来推理出的。所以,即使有时候能与真相吻合,那也只是巧合而已,并不具备确凿的指导价值。请注意,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3、 既然核心逻辑是错的,那么他的前提是否是对的就不太重要了。当然,造假者做了很多努力来使别人更相信他。如一些似是而非的报道、其他学科的概念、收集数据的专利技术的包装等。
七、早期教育的对策
1、 为什么很多家长会上当?现在的年轻父母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早期教育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自然也就成为投机者关注的领域,哪里的人多,那里的小偷也最多。其次,很多家长不具备专业知识,自然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实“皮纹测试”这个事件已经在大陆有若干年的历史,这样制假贩假的伪科学能自由行走到现在,一方面暴露出家长急切的心态给造假者投机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出许多父母缺乏科学常识的现状。
2、 关于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重点是什么,这是一个不小的话题。简单地来说,早期教育只是针对孩子发展的阶段而言,但也脱离不开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目标,主要分三个方面,即生命健康、生命智慧和生命价值。一般的家长在保证孩子健康的前提下,更多关注的是智慧的成长,而对于生命价值的塑造花的力气不够。所以,早期教育更多关注从健康与人格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再配合早期智力的开发。
3、 优势发展与全面发展哪个更合理?关于此问题没有定论,更多取决与孩子的监护人对教育的理解和偏好。不管是哪个策略都有其现实意义。不过我们更建议是“扬长补短”,而不是“扬长避短”,只要充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即可。
八、如何识破骗局?
1、 “皮纹测试”的骗局的套路是什么?首先造假者借用了很多的教育、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前沿理论,利用一般家长对这些信息不熟悉而导致的判断能力缺乏,通过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的方法炮制出一个结论就是“通过皮纹可以测试智能”,再辅助诸如哈佛教授、台湾技术、英国学者、专利技术、若干获奖等对什么遗传学、脑神经学等进行包装,家长面对这样武装到牙齿的骗局基本没有什么免疫力。
可是,由于核心内容错了,再好的包装也是没有用的。正如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教授说:“指纹是个人所独有,脑也是个人所独有,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两者的相似性到此为止,无法再延伸出去。在神经发展学上,这两个发展不同期、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指纹是无法预测脑纹的。”所以,当你面对一个很美的事物时,应该做的就是多留点心眼。
2、 教育界的骗局还有哪些?涉及到孩子的有如正在2005年,一种名叫“哈佛戴高乐”的增高药风靡一时,广告中宣称的“由美国哈佛大学投资2.5亿美元研制”、“经美国哈佛医学院、中国延边大学医学院、韩国汉城国立医学院临床实验,显示人体在服用一个星期之后有明显增高效果”,且已荣获“世界生命医学‘普林那尼’紫心勋章奖”,并得到“世界生命科学医学会全球认证”等。看来,骗子们都比较青睐哈佛的牌子,以后看见哈佛的字样一定要小心啊。还有如叫“学习魔法石”的产品,该产品的宣传资料显示,由加拿大的神农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拥有的专家研制成功,“学习魔法石”可以提高智商和记忆力缓解人脑的疲劳,现在主要是针对学生和脑力劳动者。其实相比这些拙劣的骗局来说,还有很多骗局的欺骗性、隐蔽性更强。
3、教育骗局的两大类型。
一、瓤是假的,或者效能没有宣传那么好,但壳是好的。通常以产品、药物等居多,如“皮纹测试”项目的核心是假的,但包装是用了无数华丽的外衣。他们的语言往往很有煽动性,如台湾MITQ天赋商数皮指纹测评原创公司,采用最新纳米科技演算,结合皮纹学,胚胎学,脑神经学,遗传学,儿童教育心里学,探索每个人的潜能优势,决胜关键,赢在起跑点!当然,本次在太原而引发的闹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背景,就是是“三公”特色,即公家、公益、公众,首先有个公家的身份,通过政府下文即成为一个非常有公信力的组织,让老百姓的顾虑少很多;第二高举公益招牌,通过读书活动获得好感和机会,让家长戒备彻底放下;第三通过集体组织的方式,利用人类的从众心理,同时又抓住了家长迫切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态,从心理上给家长点了死穴,让家长无处可逃。
二、瓤是假的,但有时候甚至有部分可能是对的(所以更有欺骗性),但壳却是假的。通常是以讲座、课程等居多。为了能够让人更容易接受自己,骗子会想尽办法用假的头衔来包装自己。比如广东有个叫攸武的针对早期教育提出一个“种子计划”,名噪一时。宣称“20年后,我将贡献1000名杰出人才”“30年后其中一个孩子获诺贝尔奖”。这个计划号称通过其网络传授经验、跟踪指导教学,可以“批量”培养“神童”。有500多名家长加入“种子计划”,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这个教育界的张悟本,嘴里念着一些稀里糊涂甚至荒唐的经。还有很多人用很多根本不能被证实的身份来包装自己,四处演讲。
不过最具备欺骗性的还是那些有一定正确性的,含科学道理和合理办法的,但却披着虚假的外衣和包装的人。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使更多的人相信,然后实现敛财的目的。由于教育是一个靠长期积累和研究才能成就的事业,这些操作者缺乏基本素养和积累,往往只能靠剽窃、抄袭等不端的手段来达到职称的晋升,或者项目的推进。总之抱着“能欺骗所有的人就是成功”的违背良知和道德的信念,一方面高调做人,另一方面猥琐做事。首鼠两端。不仅对学术的研究和建设的伤害非常严重的,而且对不成熟的青少年的影响尤大。
此处不一一列举,欢迎广大网友能举报。
后记
美国的一名小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写道:教育界有太多的江湖骗子,他们教上两三年书,然后就想出一些聪明的口号,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巡回讲座。在这个快餐型社会,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希望读这本书的人能够认识到,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骗子总是有各种伎俩,骗子唯一不变的目的就是敛财,骗子特别关心的事情就是挑战受众的平均智商。从“皮纹测试”一事可以看出,很多年轻家长的认识和教育观存在很大的不足。正是因为有如此的漏洞,才给了骗子以无穷的动力和想像力来施展他们的可耻行径。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有关监管措施,同时也希望我们家长朋友能擦亮你的眼睛。最好不要拿孩子的命运来促进我们认识的成长。
备注:
1、本文关于技术及有关数据部分引自网络,由于时间仓促,恕不一一列举。
2、对于您不确认的教育项目,欢迎大家提问,如发现有不端的可能请举报。